绝大多数父母都向孩子大吼大叫过,只不过有的父母是偶尔的,而有的父母吼孩子是家常便饭。而且很多父母情绪失控后,也会陷入懊恼中,或者向孩子道歉,或者加倍温和地对孩子好。
这次飞日本逛街找新品,趁着端午假期和儿童节,带着六六一起去了。飞机起飞平稳之后,六六就开始抱着点读笔在看。后来我怕点读笔的声音会吵到其他乘客,就让她当成普通绘本看,小姑娘一样读的津津有味。
一般来说,在宝宝3岁之前,如果能一直保持一定的生活规律,这就将成为他的基本生活规律,幼儿期节奏混乱的生活状况也就将得到控制和减少。相反,如果不从小就帮助宝宝形成一定的生活规律,长大些后即使再想调整也为时已晚了。
家长庇护得了孩子一时,庇护不了孩子一世。为人父母,不仅仅让孩子感受到你的支持和无条件地爱,更要有为之计深远的智慧。做什么事都让孩子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对付出懂得回报,对帮助懂得感激。孩子才能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来面对生活。
小朋友还小,未充分认识自己情绪,亦未有足够能力控制情绪,难免出现家长眼中的「发脾气」、「扭计」行为,精神科专科医生钟国恒就有以下建议给各位苦恼的家长。
晚上幼儿园放学回家,孩子非要看动画片,我们的规定是每天看两集,到了两集要自己关电视。为教育孩子,婆媳吵成一团!老人袒护孩子该怎么办?
这个五月,一部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刷爆了网络。但是对于这部剧中展现出的印度父权与女性地位的部分,却也被疯狂地吐槽。你的选择,是不是剥夺了孩子快乐的权利?
一直以来,我们都过于强调对孩子的爱,都说母爱无私、父爱如山,但其实任何感情都应该是相互的,看到过很多家庭一味的爱孩子宠孩子,等自己年老之后,换来的却是孩子和自己的反目正愁。
老人常说“三岁见大”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小孩子与生俱来的特性有时候到长大也不会改变。如果您家宝宝有以下这几种行为,妈妈可千万不要阻止,宝宝长大会有大本事!
有的时候父母不是气孩子不听话,而是气自己说的话失去了权威。孩子越长越大,越有自己的主张。你让他动,他偏不动; 你让他不动,他偏偏动。
有一个国外小视频,讲的是一个叫凯拉的小女孩在父亲的陪伴下去上舞蹈课。凯拉在练习表演时,后排一个名叫彼得斯的小女孩趁老师不注意推倒了凯拉。由于老师没有发现凯拉是被别人推倒的,只是平静地提醒凯拉尽量站好,继续练习。
那天我在公交车站,听到两个中学生在聊天。一个说:“最近好烦啊,成绩上不去,我妈天天批评我。”一个说:“我更郁闷,我爸和我妈天天吵架,我天天担心他们真的会离婚,都没心思学习。”……
发小终于如愿留在了北京一家知名高校任教,我由衷的为她高兴,同时,也为她那几十年如一日严格的“虎妈”,松了一口气。发小的妈妈是名副其实的“虎妈”,对女儿的教育极为重视,一丝一毫都不放松,发小从小在妈妈的“专制”之下长大,那些从小遇到"虎妈"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
孩子越长大,越有自己的主张。有时你让他动,他偏不动,于是很多家长发明了“数到 3 ”,强硬地让孩子服从。然而,孩子因害怕而屈服,这绝对不是教育的本质。有时候,父母不是气孩子不听话,而是气自己说话失去了权威。
还记得那个《爸爸回来了》里面那个超级鬼马的甜馨吗?她2岁就跟着爸妈上综艺节目,却一点都不怯场,相反,她机敏的反应、妙语连珠的表现、加上灵活灵现的表情,让大家深深喜欢上了她。这些经典的表情包,连小编也有用过呢!
大多数小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人的首要行为目的都是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和你唱反调,你知道他想干啥吗?
一个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仅要看他的学业,还要看孩子的品行。孩子的品行即包括为人处事的风格,也包括待人接物的能力。懒惰、自私、内心狭隘的孩子是不可能有好品行的。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好的品行,即使文凭再高又有什么用呢?
和孩子沟通绝对是持久战,这点家长如果意识不到,那在与孩子斗争的过程中你一定会输的很凄惨。很多很多的时候,我们的孩子根本不听我们在说什么,这真的很令人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