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宝宝育儿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怀孕 > 保健

刚怀孕要注意什么? 这20条不可忽视!

出处:本站整理日期:2022-06-24 15:07:52编辑:艾艾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怀孕是个大事,孕妇刚怀孕时总会有不知所措的感觉,尤其是第一次怀孕的孕妇更是心里慌张,也不知道要注意什么,那么孕妇刚怀孕要注意什么呢?

1 、有的孕妇喜欢吃市场上出售的薯片,虽然它们接受过高温处理,龙葵素的含量会相应减少,但是它却含有较高的油脂和盐分,多吃除了会引起肥胖,还会诱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增加妊娠风险,所以也不能贪吃。

2、怀孕前3个月避免或减少性生活。因为在早孕期胎盘和孕妇母体的子宫壁连接还不太紧密,如果性生活不当,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造成流产的可能性。

3、孕妇因体型改变,重心也比较不稳,因此应尽量避免拿高处的东西。最好能将家中常用的物品,放置在与孕妇肩膀同高的高度,避免发生重心不稳跌倒的意外。

4、怀孕初期,常会有血样状的阴道分泌物,或阴道出血,有的还伴有轻微下腹疼痛,这样的情况称之为先兆性流产。临床上,早期怀孕约有1/4的可能会出现出血,其原因可能是生理性的着床出血或病理性的子宫颈病灶。特别是性行为后出血,更应确诊是否有子宫颈息肉或子宫颈出血。大部分的出血会维持数天甚至数星期,医师会嘱咐病人多卧床休息并停止性生活,必要时给予黄体酮或针对子宫颈病灶做处理。

5、若是在怀孕6-7周时超声检查仍不见胎心出现,就要怀疑是否是萎缩性胚囊。胚胎萎缩有60%左右是因为受精卵染色体异常,或受精卵本身有问题所致,因此,这并不是由准爸爸准妈妈的粗心大意造成,而是自然淘汰的结果。遇到此类情况,父母双方首先应做坦然接受,并配合医师做适当处理,才是应该有的正确态度。因为,自然因素而导致流产的几率高达15%-20%。

6、发生产前出血时,应尽快就医并找出出血原因。超声波可得知有无前置胎盘,如确定无前置胎盘,则应进一步确诊是否有子宫颈或阴道疾病。另外,尿液检查及凝血功能测试也可提供进一步资讯。某些特殊情况,比如胎盘早期剥离,如果具备剖宫产的条件,以尽快生产为宜。

7、六个月之前的胎儿,约有一半胎位不正,直到32周以后,胎位不正的比例才降到10%。所以,胎位不正在怀孕8个月前,颇为常见,父母无须担心,因为大部分宝宝在8个月后,便会很规矩地转正。

8、恶心、呕吐是相当常见的怀孕症状,大约5-6周就会开始出现,准妈咪如果出现严重的呕吐情形,甚至喝饮料也会吐,有可能是妊娠剧吐症,应该立刻就医。怀孕末期若仍然恶心、呕吐得很厉害,还伴随头痛、血压升高的情形,也有可能是妊娠高血压的征兆,须特别注意。

9、如果尿频同时还合并解尿灼热、解尿疼痛、尿急得无法忍受、发烧等现象,可能是膀胱受到感染引起发炎,此时须尽快就医进行药物治疗,才不会延伸到肾脏,造成更严重的急性肾脏发炎问题或败血症。

10、怀孕期间应注重钙质的补充,尤其在20周以后,要多摄取含钙量较高的食物,像是起司、小鱼干、海带、芝麻等。

11、怀孕期间如果需要变换姿势或位置时,应尽量放慢速度,且最好不要长时间站立,建议每隔30分钟就坐下休息。

12、如果准妈咪发生眩晕的机率相当频繁,或是短暂休息后大多无法获得改善,建议最好还是到耳鼻喉科检查为宜。

13、准妈咪出现腹痛的情形时,最好能卧床休息、放松心情,不舒服的现象就可渐渐改善。如果腹痛的情形一直持续,且疼痛感愈来愈严重,就需要提高警觉,怀疑是否为其它原因所造成,必要时应该主动就医检查。

14、为了能及时了解胎儿的发情况和您自己的身体状况,孕妇就定期进行常规的产胶检查。产前检查是由产科医师对孕妇实施的一项专门检查。从早孕开始,孕妇应每月检查1次。妊娠28周后,每2周检查1次。到36周后每周检查1次。若在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应随时就诊。

15、孕期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来达到休息的目的。一般每天晚上至少要保证8-9个小时的睡眠,如有条件,可以下午睡1-2个小时。孕中期以后,孕妇的最佳睡姿是左侧卧位,切忌仰卧。

16、在怀孕期间,适量的产前运动可帮助您松驰肌肉和关节,减少产道的抗拒力,令生产过程更顺利。

17、孕妇应避免穿紧身衣裤、牛仔裤、口过紧的丝袜等,不要穿高跟鞋。鞋孕妇到了孕期的中晚期,应注意坐立姿势,背要直,腰部收紧。当提东西时,先屈膝,不可弯腰,以免腰痛。起床时,先侧身,再用手帮助支起上身。睡觉时,向左侧睡较好,这样可避免胎儿压着元静脉,而保持血流畅通。

18、孕妇牙龈容易出现充血、肿胀疼痛和出血等症状,因此,应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刷牙应选用软毛牙刷。

19、用电脑时穿防辐射衣,看电视时离电视机两米,微波炉使用时要走开,不要将手机挂在胸前等等。

20、为了预防胎儿畸形,准妈妈从孕早期开始(最好从计划怀孕开始),就需要补充叶酸(可去医院购买)。

相关阅读

编辑推荐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