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宝宝育儿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怀孕 > 优生

当心,这6种常见病会遗传给你的小baby!

出处:本站整理日期:2022-05-17 16:01:53编辑:艾艾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作为父母爱的结晶,每个宝宝身上都会延续父母的某些特点,比如肤色、身高、口味,甚至性格等,这一类遗传能够拉近父母与宝宝之间的距离,让父母欣喜。但也有另一类遗传会让父母苦恼不已,那就是遗传病。

遗传病,听起来虽然可怕,但如果提前做预防,它的危害也是可控的。今天梅姐来带领大家了解一下常见的几类遗传病。

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哮喘会遗传,是不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上海华山医院就已经调查证实:50.9%的过敏性哮喘患者有家族过敏疾病史。国外一项类似研究表明:62.6%过敏性哮喘儿童,有家族过敏疾病史的占到31.4%。

过敏性哮喘的遗传性不言自明了吧?

建议

尽管过敏性哮喘的遗传几率超过50%,但还是有回旋的余地。所以,孕前检查很重要。

妈妈们要力争让身体在良好的状态下受孕,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心理负担,这种情况下怀上的宝宝一般来说身体条件较好。

如果宝宝确实遗传到了,那就坚持母乳喂养。医学研究显示,母乳喂养能够有效防止哮喘和过敏性皮疹的发生概率。

还有家里不要养宠物,花开时节减少宝宝外出接触花粉的机会。如果要外出,请记得一定要戴上口罩。

高血压和高血脂

高血压、高血脂这些“富贵病”只有成年人才会得?如果这样想,你就大错特错了。

现在很多学龄前的孩纸们也开始受到波及了。除了饮食结构不合理、不注重锻炼等因素外,还有一个导致小胖墩们提前出现的重要因素就是——遗传!

爸爸妈妈中有一方患有高血压或高血脂,宝宝的患病几率还好。如果双方都有高血压或者高血脂,那么宝宝患病的几率就是相当高了。

建议

从优生优育的角度考虑,患有高血压或高血脂的爸爸妈妈们在备孕前要努力调理好身体,尽量减少对宝宝的影响。

在怀孕期间,孕妈妈要多注意饮食方面的健康,多锻炼身体,减少脂肪的堆积。

同时,也有研究表明,母乳喂养能够减少宝宝患高血压和高血脂的几率,所以,准妈妈们做好母乳喂养的准备吧。

肥胖症

我们早就知道小孩的体重和父母的体重密切相关。到目前为止,许多研究将肥胖如何传递的焦点放在怀孕前或者怀孕期间准妈妈们的饮食上。

但是呢,最新研究表明,如果双方父母都是天生肥胖,其所生小孩身体肥胖的概率确实会相对较高。

所以说,有一种胖,是喝口水都长肉;也有一种胖,是一生下就自带”肥胖基因“。

建议

孕前已经患有肥胖症的妈妈们,在怀孕期间一定要严格控制饮食,远离油腻、高温油炸等这些容易让你“胖上加胖”的食品,适当锻炼,确保体质比例和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当然,即使父母都是肥胖症患者,即使出生时就是巨大儿,只要ta坚持健康饮食,坚持锻炼身体,打破肥胖基因影响、成为一个体重正常的孩纸也是有可能的。

中耳炎

不要小看了中耳炎,这个也是会遗传的,并且概率还不低。

美国医学会期刊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中耳炎与基因遗传有73%的关连性。震惊了吧?

建议

在备孕阶段,如果妈妈耳朵发炎了,一定要治愈后再受孕,以免给宝宝带来不好影响。同时,要保证家里面没有尼古丁感染,减少吸入二手烟的机会。

如果已经给宝宝造成了影响,那还是记得坚持用母乳喂养来补救一下。

不过对于中耳炎,爸爸妈妈们也不用过于担心。一般孩子在7岁以后,耳朵感染的几率会自动减少。

视力差

随着越来越多近视宝宝的出现,“视力差会遗传”这个话题又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美国Orinda在研究中发现:爸爸妈妈都患有近视,宝宝出现近视的几率为40%;爸爸妈妈中有一个近视,宝宝出现近视的可能性为20%~25%;双亲没有近视,宝宝出现近视的可能性为10%。

建议

父母们要清楚知道,高度近视是没有办法可以缓解的,矫正的力量也很有限。

所以,准妈妈们能做的是,在怀孕早期,即胎儿各个器官开始形成雏形的重要时期,要注意饮料和细粮的摄入,合理控制体内糖分。医学实验证明,如果孕期糖分摄入过多,胎儿晶体过早发育,容易出现近视。

糖尿病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科学家就在研究中发现,在糖尿病患者的家属中,糖尿病的发病率远高于普通人。因而,他们认为糖尿病会通过基因遗传给子女。随着相关研究的逐步深入,糖尿病的遗传基因已经初步确定。

建议

孕期,妈妈要合理控制饮食,严格注意糖分摄入。

在宝宝出生后,一直坚持母乳喂养到6个月,然后才添加辅食可以稍稍降低1型糖尿病的患病几率。

对于2型糖尿病来说,要确保孩子的身体得到充分锻炼,确保孩子的饮食营养丰富,多吃水果、蔬菜等。

宝宝是父母的心头肉,谁都希望宝宝生下来健健康康的,但希望归希望,如何把美好的希望落到实处呢?

建议各位准爸爸准妈妈们能够提前储备相关知识,及早预防,切实减少各类遗传病的影响。


相关阅读

编辑推荐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