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宝宝育儿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怀孕 > 注意

孕晚期注意事项,胎儿即将降临,准妈妈你准备好了吗

出处:本站整理日期:2022-06-23 21:02:56编辑:琴琴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孕晚期孕妈要减少出门的机会,随时做好待产准备,预防早产也要做好。待产医院要提前联系好,待产包归位,做好一切准备迎接宝宝。准妈妈也要调整心情,放松心态。

1、孕晚期睡姿:

孕晚期最好选择向左边侧躺着睡,靠床那边的腿保持弯曲。腹侧贴着床,比较有安全感。腿部经常浮肿的准妈妈,侧躺的话,腿下面可以放枕头或抱枕,将腿垫高。这样腿的血液循环变好,减轻疲劳感。孕期要避免趴着或平躺着睡。趴着睡,腹部被压对胎儿和孕妇都不好;在孕晚期平躺着睡,变大的子宫会压到脊椎,妨碍到血液循环。

2、肚子疼:

在孕晚期,准妈妈夜间休息时,有时会因假宫缩而出现下腹阵痛,通常持续仅数秒钟,间歇时间长达数小时,不伴下坠感,白天症状即可缓解。如果准妈妈忽然感到下腹持续剧痛,有可能是早产或子宫先兆破裂。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切不可拖延时间。

3、拉肚子:

准妈妈一旦发生腹泻,主要治疗措施是适当补液,补足因腹泻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尤其是钾离子,补充因腹泻而失去的热量,同时要密切观察胎儿情况是否良好,有无早产的征兆。

4、孕晚期食谱:

接近怀孕末期,胎儿会越往骨盆腔下去,因此胃肠的压迫感小时,食欲会再次旺盛起来。孕晚期的妈妈应增加蛋白质的摄取,尽量多吃动物蛋白质和大豆类食物。还要摄取适量的必需脂肪酸,适量吃些动物肝脏来补铁。

5、单独外出的注意事项:

孕晚期准妈妈不要单独一个人外出,如一定要单独外出,就手机一定要随身带。

一个人外出如果发生意外或者不方便自己处理的事情,将会带来不少的麻烦。

6、做家务:

不很重的家务活,孕晚期的准妈妈还是可以从事的。但是,一些需要体位变化(如爬高)、会压迫到子宫的动作,尽量不要去做。做家务时,动作要轻柔、缓慢,不要太激烈。

7、水肿:

孕晚期水肿的准妈妈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多吃一些瓜果蔬菜,少吃含盐量高的食物,有助于消肿。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妊娠水肿,药物治疗都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必须改善营养,增加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以提高血浆中白蛋白含量,改变胶体渗透压,才能将组织里的水分带回到血液中。

8、耻骨痛:

接近分娩时刻,准妈妈体内会分泌一种叫甲状腺素的荷尔蒙,它会使胎儿更容易通过产道,耻骨结合处更宽松。这时胎儿的头部会受到耻骨部位的压迫,骨盆好像要往下掉,会感觉很痛。疼痛从孕后半期开始,直到生产,逐渐增强。这种疼痛会随宝宝诞出后一起消失。当疼痛非常严重时,躺下来,尽量不要受到耻骨压迫,好好休息即可。

9、便秘:

孕晚期便秘是一种正常现象,准妈妈日常要多走动,活动身体,多喝水,不吃油腻的食物。日常可以多做提肛动作,有助于锻炼肌肉群,协助肠道运动,缓解便秘情况。

10、孕期气短:

在怀孕后期,由于增大的子宫对膈膜产生压力,你会感到呼吸更加费力了,气短现象更加明显,尤其是如果胎儿胎位比较高,或者你怀的是多胞胎。孕期气短通常没有什么大碍,也很正常。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把节奏放慢一些,活动或运动的时候,不要太勉强自己。保持上身挺直,肩向后展开,让肺部尽量扩展开,尤其是在你坐着的时候。晚上睡觉的时候多用几个枕头垫高一点,可能会让你感觉好一些。

11、手指关节痛:

孕晚期的准妈妈经常会出现手腕手指等关节部位的疼痛,这是因为身体为了适应分娩的需要,会分泌大量的松弛激素,以增加身体的柔韧性,从而导致关节部位的的水肿肌腱也变得脆弱疼痛从而引起疼痛,建议你多休息,尽量减少对手指关节的刺激。

12、宫缩频繁:

如果准妈妈较长时间用同一个姿势站或坐,会感到腹部一阵阵的变硬,这就是“假性宫缩”。尤其在准妈妈感觉疲劳或兴奋时,更易出现这种现象,是临近分娩的征兆之一,但与真正的产前有规律的宫缩不同,它在产前2-3周内会时常出现。假性宫缩频繁,准妈妈不要自行用药,而且服用药物一般也不能缓解,这时,孕妈妈要注意休息,尤其不能刺激腹部。如果宫缩伴有较强烈的腹痛,如痛到坐立不安、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就需要去医院就诊。

13、入盆:

胎儿入盆后,你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宫缩,也有人会感觉尿频。入盆时间通常在孕36周到分娩阵痛到来之前,初产妇多在预产期的前两周入盆,而经产妇多在阵痛开始前入盆,但也有个别产妇在数天内完成入盆整个过程。

14、产检:

进入孕晚期后,你要更常去医院做产检哦,28周产检之后,会从每个月1次的产检改为每两周1次,36周之后更是每周都要去做产检,直到宝宝出生。

了解了孕晚期的注意事项,妈咪就能安心迎接宝宝,孕晚期预防早产也很重要,准妈妈要了解产前征兆,随时观察,做好待产的准备。孕晚期的准妈妈,你准备好迎接BB的到来了吗?

相关阅读

编辑推荐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