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宝宝育儿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生儿 >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眼炎不容忽视

出处:本站整理日期:2021-03-18 18:02:02编辑:乐乐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新生儿眼炎 淋菌性眼炎 眼炎 失明 肺炎 药物 胎儿 

  新生儿出生28天内发生结、角膜炎,学名称新生儿眼炎。按致病元凶分为淋菌性眼炎和非淋菌性眼炎两大类。淋菌性眼炎是寄生在泌尿生殖道中的淋球菌,侵犯新生儿的结、角膜所致。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当,可导致角膜穿孔,轻者留下白斑致残,重者造成眼内容流出而终生失明。

由沙眼衣原体、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血杆菌或假单胞菌属、大肠菌属等引起者,统称非淋菌性眼炎,病情虽比淋菌性眼炎轻微,忽视防治亦会影响视力。

2000年秋,推销员小何出差忘了“洁身自爱”,出现尿频、尿痛,尿道口红肿并有少量脓性分泌物。去医院化验检查,发现大量沙眼衣原体,确诊为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先后使用红霉素、强力霉素、青霉素、先锋霉素等药物注射和口服治疗,同时对妻子隐瞒病史。到2001年元旦,快要临产的妻子感到尿路不适、尿频、尿急,白带增多略呈脓样,医院检查发现沙眼衣原体。妇产科医生动员其妻住院治疗待产,小何为了不暴露个人性病史,临产前不知在哪里请来一位产婆接生。孩子出生后不到3天,突然出现眼睑水肿,睑球结膜高度充血发赤。急忙抱孩子到大医院就医,专家确诊为沙眼衣原体性(属于非淋菌性)新生儿眼炎。

以往的性病主要有淋球菌引起的淋病和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梅毒症。近年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不断发现新的病原体,称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

1955年我国微生物学家在患者眼部缉拿到沙眼衣原体后,陆续在泌尿生殖道发现沙眼衣原体,列入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寄生于子宫、宫颈、宫口和阴道的黏膜上,当胎儿成熟临产离宫之际,其头面和身躯必须紧贴生殖道壁以滑出产门(阴道外口)。

眼睛是一双对外开放的窗口,沿途寄生的各种病原微生物乘机侵入眼的结膜囊。据《健康报》2000年报道,重庆大学对收治的125例新生儿眼炎,检测沙眼衣原体阳性率达41.6%。64例沙眼衣原体性新生儿眼炎中,检出沙眼衣原体的时间l例在出生3天.62例出生后1~2周,最长的1例在第3周检出。60例经产道分娩者是沙眼衣原体在生殖道入侵,4例剖宫产未通过生殖道,当属宫内感染。如果这些母亲能及早发现生殖道感染,及时治愈,当可避免新生儿眼炎。

相关阅读

编辑推荐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