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宝宝育儿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生儿 >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发生黄疸的原因有哪些

出处:本站整理日期:2021-12-16 14:00:59编辑:乐乐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虽说新生儿黄疸是宝宝出院前最常遇到的问题,但也可能是一些疾病的症状,

处理不善容易影响宝宝健康。

那如何查明黄疸的原因,判断症状的严重性呢?

新生儿黄疸形成原因

胆红素累积

胆红素是红血球老化后的代谢产物,最终需要通过肝脏排出体外。

如果胆红素产生过多,或是肝胆系统发生疾病,导致代谢产物无法顺利排出体外,过多胆红素累积在身体里,就会造成黄疸现象。

新生儿为何常见黄疸呢?

人体胆红素可分为结合型与非结合型,血液中的非结合型胆红素,需经过肝脏酵素转化成结合型,才能溶于水经胆道排出。

新生儿的肝脏酵素尚未成熟,但胎儿时期制造的红血球,又容易分解生成非结合型胆红素,因此常见宝宝在出生第2天发生黄疸,第4天到达最高峰,第7天之后消失,2周后胆红素的浓度降至正常。

这种情况十分常见,爸爸妈妈无需担心。

如何发现黄疸?

室内光明是第一

不要在太暗的环境下照顾宝宝,有时候希望宝宝好睡,会一整天都把光线遮蔽起来,这样会看不到宝宝的肤色,延迟发现黄疸的症状。

如果宝宝黄疸,会发现他眼白变黄,虽然新生儿看起来红通通的,但皮肤在轻微按压去除血色之后,黄疸的颜色也会露出。

如果黄疸越往下肢蔓延,代表体内胆红素越高。因此如果怀疑宝宝有黄疸,可先用非侵入性的经皮黄疸测试仪筛查,如果测试结果过高,就要进一步抽血确认。

新生儿发生黄疸的原因多

1.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分生理性与病理性,如果是生理性黄疸,爸爸妈妈不用太担心,1周左右黄疸现象就会消失,2周后胆红素的浓度就会降至正常。

但是,有些因素会加重生理性黄疸,例如早产、红血球过多、头血肿、身体瘀青、体重过轻,或是胎便延迟排出等。

如果是病理性黄疸,则需要找出原因并加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母乳虽是“宝”,也可导致黄疸


医学界认为,某些母乳宝宝黄疸时间较久,可能是母乳中的某些成分,会影响非结合型胆红素转化成结合型胆红素的过程,或者促进胆红素从肠胃道的再吸收(肠肝循环)。

不过大部分母乳宝宝初期之所以黄疸较严重,反而是因为母乳吃得不够多、热量不足所导致。

此外,因为黄疸需要通过排便来排除,当宝宝吃得太少,排便次数也跟着减少,肠肝循环的机会反而增加,这就使黄疸更为严重。

母乳性黄疸的类型

病理性黄疸巧辨别

所以如果宝宝有以下情况,就可能是病理性黄疸,家长与医护人员要提高警觉:

太早出现黄疸

一般黄疸都是出生第2天才开始,因此如果出生第1天就有黄疸症状,要小心宝宝可能有溶血疾病、内出血、先天性感染、败血症等,要尽快查明原因,加以治疗。

胆红素上升太快或太高

胆红素上升速度超过每天5mg/dl或胆红素的值太高,就要小心溶血疾病或肝细胞损害等,最精确的监测法是抽血、扎脚跟血,如果是门诊初步筛查,可用经皮黄疸测试仪。

黄疸持续太久

黄疸持续超过14天,就要怀疑有病菌感染、代谢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遗传疾病等,要找出原因治疗。

结合型胆红素升高

代表结合型胆红素从肝脏的排出受阻,严重时宝宝大便因缺乏尿胆素与粪胆素而呈现灰白色。可能的原因有病毒感染、新生儿肝炎、代谢疾病、胆道闭锁等,要找出原因加以治疗。

核黄疸

要注意的是非结合型胆红素过高可能造成急性脑病变,称为核黄疸。

所幸现在随着光照疗法的进步,包括特定波长蓝光与光纤背毯等设备的完善,已经大幅降低交换输血的需要与核黄疸发生的概率。

白色便便的警讯

如果发现宝宝排出白色便便,要小心有以下可能:

★胆道闭锁症

胆道闭锁症是宝宝输送胆汁的胆道因不明原因关闭、阻塞,导致胆汁无法排出,使宝宝大便因缺乏尿胆素与粪胆素而呈现灰白色。

为避免肝脏进一步受伤害,导致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早期发现与早期治疗是唯一的方法。

★新生儿肝炎

新生儿肝炎是一群疾病在原因尚未查明之前的统称,会造成肝功能指数上升,宝宝除了黄疸、灰白便,也可能胃口不好、呕吐。

原因查明之后,可细分成病毒或细菌感染、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滞留症、肝内胆管数目缺少、代谢疾病等。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

如果遇到宝宝黄疸,家长不用慌张,只要配合医护人员的指示,必要时进行检查与光照治疗,黄疸大多能消退。

如果检查出病理原因,则要针对原因治疗,例如患了胆道闭锁症,就要尽早进行葛西手术。

总之带宝宝回家以后,记得要每天观察宝宝肤色变化,也要比对儿童健康手册上的大便卡,看他有无排出灰白便,有疑问就尽快就医,让医师帮忙找出宝宝黄疸的原因!

宝宝出生后,会有很多变化,爸爸妈妈要多观察哦。多数的新生儿黄疸是生理性的,爸爸妈妈无须担心,如果是病理性的,找出原因积极就医才是良策。

相关阅读

编辑推荐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