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宝宝育儿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生儿 >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护理│出生后困扰妈妈的“面子”问题

出处:本站整理日期:2021-12-23 23:03:32编辑:乐乐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 ◆ ◆

新生儿粟粒疹

粟粒疹是由一些皮脂腺分泌物造成的小白头或者黄色点点,分布在整个鼻头、面颊或者下巴,整个鼻头都是小白头最常见。

粟粒疹是良性皮肤问题,与汗毛孔未打开但皮脂腺已经开始分泌有关。粟粒疹较硬,有时像细小微的疙瘩,皮下的小白点是堆积的皮脂腺分泌物。粟粒疹是新生儿常见的皮疹,不需要特别处理,一般在出生后2~3周,或者几个月后会自行消失。


◆ ◆ ◆

婴儿痤疮

婴儿痤疮是新生儿、婴儿常见的良性皮肤问题。常出现在出生3~4周左右,皮疹成小疙瘩状,常见于面部、颈部、胸部、背部,可持续数日或数周。

新生儿痤疮与婴儿出生后体内激素变化有关。婴儿出生后,胎儿时期经胎盘传至婴儿体内的母体激素水平开始降低,随着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降低,皮肤会迸出小疙瘩样痤疮。

婴儿痤疮也不需要特别处理,更不能人为挤破以免造成感染,只要保持皮肤清洁,痤疮会自然消退。

◆ ◆ ◆

新生儿红斑

有些新生儿出生后面部或者全身的会出现红色丘疹。刚出生的婴儿皮肤娇嫩,皮下血管丰富,皮肤很薄,表面角质层发育不好。出生前婴儿浸泡在羊水里,处在温暖潮湿的子宫环境,出生后皮肤暴露于干燥的空气,受到光线、干燥空气、空气中理化因子的刺激,包括沐浴露的刺激等,使新生儿皮肤变为斑状鲜红色,以面部暴露部位最明显,称为新生儿红斑。

一般新生儿会在出生后一周内出现,3~4天自行消退,不需要任何处理和治疗。

◆ ◆ ◆

鹤吻痕、天使之吻

鹤吻痕是形容婴儿从头皮上、从颈部到背部或者横穿眼皮的皮肤上,或者任何部位出现的粉红色斑块,分布在人体中线附近。

“鹤吻痕”的命名是关于鹤的神话故事,传说鹤是抓着婴儿的背部和颈部将其偷走的,还有一种说法是婴儿被鹤嘴衔着的位置。而“天使之吻”的命名则是因为传说是天使亲吻婴儿的部位是眼皮。

实际上它们是皮肤表层存在的过多的细小血管所致。当婴儿哭闹或者发热时,血管就会充盈,斑块就会变的较红。大约1/3的婴儿出生时可见到鹤吻痕或者天使之吻。随着婴儿的长大,这些斑块大概会在18个月内消失。这些正常的色素沉着,不需做特殊处理。

◆ ◆ ◆

胎斑

胎斑颜色是蓝色或者紫色,常位于腰部或者臀部,有时会向下扩延到腿部或者扩大到肩部。胎斑的实质是色素细胞堆积引起的皮肤颜色变化。有些会伴随一生,但大多数在3~4岁内会褪至正常颜色。

◆ ◆ ◆

胎痣

胎痣也是由色素细胞堆积所致,绝大多数成人都有痣,而且这些痣多数在出生时即已显现,胎痣可位于全身任何部位,其形态、大小各异,绝大多数属于良性。

◆ ◆ ◆

湿疹

湿疹又称特异性皮炎,主要由“过敏”引起的一种皮肤病,而并不是字面意思由于湿热或者湿气太重引起,相反的得了湿疹的患儿,患处皮肤要保持湿润才能促进康复,反而最怕干燥。

湿疹的皮肤表现为发红的皮肤干燥、起皮、或者有液体渗出,少数情况下,也会表现为小的、充满液体的水泡。当湿疹发展为慢性(持续很长时间),皮肤就有可能变厚、干燥,形成粗糙的痂皮。

湿疹需要在医生确诊后,积极排除过敏原,轻度湿疹做好皮肤保湿护理,严重的湿疹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激素和抗感染药物。

公众号搜 “ 湿疹 ” 有具体的对应处理方法

◆ ◆ ◆

热疹

热疹又称为痱子,红色的丘疹或者小水泡群。热疹一般出现在孩子的颜面、颈部、肩部、肘窝、腹股沟、腋窝等部位。婴幼儿所以会患热疹,是因为他们的汗腺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当周围环境的温度过高时,皮肤通过汗腺分泌调节身体的温度,但是调节功能不全就会引起热疹。

引起热疹的原因是室温过高,穿盖太厚,空气不流通等导致汗液不能很好的排出。

热疹的处理方法非常简单,只要保证孩子不要穿盖太热,室温适宜,孩子的穿着是否合适,用手摸孩子的后颈(脖子后面)或者后背温暖即可,手脚凉不能判断孩子冷热。勤洗澡勤换衣服床单,保证孩子皮肤干爽,可自愈。如果热疹非常痒,孩子抓挠,外涂炉甘石洗剂可以止痒,没有副作用。如果皮肤被抓破,糜烂需要带孩子去医院就诊排出感染。

◆ ◆ ◆

吸吮小泡

(图片是小润润刚出生几天的照片)

宝宝嘴唇上有白色小泡叫吸吮小泡,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与喂养体位和吸吮动作有关,是嘴唇脱皮的过程。不知道有多少奶奶外婆月嫂们说,这是母乳妈妈吃盐太多了所以孩子嘴上起泡,或者奶粉喂养的宝宝“上火”引起的,不是因为妈妈吃盐多,不是吃奶粉上火的原因!

◆ ◆ ◆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几乎每个婴儿都会面临的问题。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不需要处理可以慢慢消退,病理性黄疸需要考虑原发病,治疗原发病才能彻底消退黄疸。

生理性黄疸

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生后3~5天出现黄疸,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3~4周。

生理性黄疸是用“排除‘法进行诊断的,足月儿<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256μmol/L(15mg/dl),是生理性的。排除病理性黄疸,即可认为是生理性黄疸。但是临床发现,早产儿血清胆红素低于此值,也可发生胆红素脑病。所以采取日龄活小时龄胆红素值进行评估,目前已被多数学者接受。

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

  • 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

  • 血清胆红素已达到相应日龄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

  • 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 黄疸退而复现

  • 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2mg/dl)

具备其中任何一项着即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也可能是造成病理性黄疸的原因之一,参考儿科学(第八版)母乳性黄疸分两种:

1、母乳喂养相关性黄疸: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出生1周内,由于热量和液体摄入不足、排泄延迟等,使血清胆红素升高,几乎2/3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可出现这种黄疸。这种原因导致的黄疸,通过增加母乳喂养量和频率就能缓解。一般不会发生胆红素脑病。

2、母乳性黄疸:是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生后3个月内仍有黄疸,表现为非溶血性高非结合性胆红素血症,但其诊断需要排除其他病理因素,其原因可能与母乳中的β-葡萄糖醛酸酐酶水平较高,增加肝肠循环有关。一般不需要治疗,停喂母乳24~48小时,黄疸可明显减轻,但是对于胆红素水平较高者应该密切观察。

公众号搜 “ 黄疸 ” 有具体的对应处理方法

◆ ◆ ◆

特别提醒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比对照片。如果不能确认,需要找皮肤科或者儿科医生进行确诊。像新生儿粟粒疹这样的皮肤表现比较容易鉴别,但是新生儿痤疮、热疹和早期的湿疹很难区别,尤其是湿疹是由过敏引起的皮肤表现疾病,务必确诊后进行护理而且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新生儿黄疸特别需要在医生检查检测后做出判断,排除病理性黄疸后,生理性黄疸不需要做任何处理,可慢慢消退。

相关阅读

编辑推荐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