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喝水产后4小时要排尿
其实大多数的时候产妇在生完宝宝以后,子宫是可以顺利恢复的。但是想要子宫安全、快速地度过“后分娩时代”,还需要产妇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产妇在分娩后要多补充水分及时排尿,一般产后4小时内就要自解小便。主要是因为在分娩的过程中,由于膀胱肌肉受压,张力降低,黏膜充血,使膀胱对尿意的敏感性降低,加上不习惯卧床姿势排尿等原因,很容易造成尿滞留,进而妨碍子宫收缩,引起产后出血或膀胱炎等。
(2)不要赖床
老辈留下的传统是要产妇在分娩后卧床一个月,不要受凉,也就是所说的“坐月子”。但是何主任却提醒大家,现代人由于营养条件比老一辈好,一般情况产妇在产后6~8小时可以卧床休息,但是消除疲劳以后最好不要再继续赖床。产妇在产后第二天要尽量下床活动,这样对于子宫复原、体力和生理机能的恢复都是很有帮助的。
(3)优先摄取新鲜果蔬
产后产妇不能立刻进补高热量食物,需要循序渐进,可以优先摄取新鲜果蔬以防止产后便秘,另外何主任也强调,多喝水和清淡饮食可以帮助解除血液高凝状态,防止血栓形成,从而影响子宫收缩。
(4)产后出血要留意
一般生完孩子12小时内,产妇阴道都有出血,当阴道出血量大于月经期间的最大量时,就需要向产科医生求助。
(5)产后发汗要及时清洁
顺产的产妇第一天需要擦身,第二天就可以洗澡洗头,剖腹产三天后可以洗澡洗头,之前需要擦身,洗澡水温要达到45℃。洗后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6)营养与热量摄入要适当
多给产妇补充汤水,何主任推荐章鱼猪骨汤、木瓜鲫鱼汤都是产妇的首选汤水。
(7)生理性奶胀要疏导
产后第三天产妇会出现生理性奶胀,此时只要坚持让宝宝正确地吸吮,通常都能将乳腺管疏通。如果护理不当,乳腺就有可能堵塞发炎。除了让宝宝吮吸外,也可以用热敷后按摩。
新生宝宝的健康体征有哪些?
从剪断脐带脱离母体那一刻起,新生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生活在全新的环境中。看着刚刚生下来的宝宝,不少家长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疑惑:宝宝的耳朵怎么有点招风?会不会是扁平足?腿怎么不直?脸上怎么有皱纹,像个小老头.。。何主任介绍称,通产正常产新生儿在出生的24小时内会在产科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包含外观、生命体征、体温、皮肤、生殖器官等全方位评估,同时院方还会对新生宝宝进行听力筛查和疾病筛查,如果是早产儿还会在新生儿科进行视网膜筛查。
当具备以下特征说明你的小宝宝很健康:
(1)自己独立呼吸,出生后即会啼哭且哭声洪亮有力。
(2)自己摄取营养,当把乳头或手指放入婴儿嘴里时,婴儿会出现吸吮动作;用乳头或手指轻触宝宝唇边的面颊,宝宝会立即转向被碰触的方向,并开口作吸吮状,这在医学上分别被称为吸吮反射和觅食反射。
(3)正常新生儿如听到突如其来的响声或被猛然抱起,会手脚伸张,手指张开,膝盖拱起来。许多家长因此认为小宝宝是被惊吓着了。实际上,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射,叫做拥抱反射或惊吓反射。
(4)正常新生儿躺着时常常是头朝向一侧,四肢呈屈曲状,活动有力,能够紧握你的手指并抓住不放。
(5)当被强光照射正常新生儿会立即闭上眼睛。
(6)新生儿一般在24小时内排尿。有时尿的颜色较深,这与含尿酸盐较多有关,是正常的现象,不必担心。
(7)第一次排出胎便也应在24小时之内。胎便呈墨绿色黏稠状,这是由于胎便中混有胆汁而形成的颜色。新生宝宝出生3~4天后胎便排尽,大便颜色就会变成黄色。何主任特别强调,从出生后的第二天起,新生儿小便次数可达6~8次,大便2-4次,当小便或者大便次数有所减少就要关注新生儿,需要排查是否是因为奶量摄入不足或者其他问题导致。
(8)新生儿臀部或身上其他部位有时可见青斑,也有人叫它青痣、母斑、蒙古斑。这不要紧,孩子长大后它们会自然消失。
(9)新生儿出生时的体温和母体相同,来到人世间的初期会下降1~2℃,但8小时后会稳定在36.5~37℃左右。这也和环境温度,包裹的及时与薄厚密切相关。一般吃完奶后新生儿的温度可以达到37.2~37.3℃。
(10)新生儿每分钟呼吸34~35次,心跳(脉搏)120~130次;体重2500~4000克,身长≥45厘米。
观察以上各项之后,你对自己新生的宝宝是否健康应该心中有数了吧。当新生宝宝出现吃奶状况不好、尿量少、体温在正常值外、哭闹、或者不哭不闹反应差、以及皮肤发干就需要格外当心,另外新生儿中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一般只需要7—10天左右就可以消退,家长不用过分担心。
小TIPS:新生儿在出生后6小时内就可以接种乙肝疫苗,出生24小时后就可以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早产儿、难产、先天畸形、发热、腹泻及严重湿疹者暂不接种卡介苗。如果宝宝父母患乙型肝炎,新生儿出生后一天内还应肌肉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
呵护新生儿有方法
“新生儿期”是从母亲子宫内到外界生活的适应期,新生儿各系统脏器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免疫功能低下,体温调节功能较差,易感染,护理起来必须细心、科学、合理。因此在住院期间就需要让宝宝逐渐适应外界环境。
室内温度要在26~28℃、湿度在55~60℃,同时还要保证每天至少一次每次半个小时的通风,不少婴儿湿疹、皮疹就是由于通风不当导致。
老一辈带宝宝时,喜欢将宝宝紧紧的捆成“蜡烛包”,何主任特别强调不要给新生儿包裹“蜡烛包”,这样会影响新生儿的发育。建议入院前,家长可以给宝宝准备两套“和尚装”,如果天气比较寒冷,宝宝内衣外面可以用新生儿抱被包裹。
新生儿出生后医生会为宝宝进行脐带结扎,剩下1厘米左右的脐带残端。脐带残端在正常情况下会在宝宝出生后3~7天脱落。但是,脱落前的脐带很容易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诱发新生儿脐炎。宝宝出院后,家长要每天给宝宝洗1次澡。洗澡时要注意保护宝宝的脐部,使其不被脏水污染。洗完后要进行脐部护理:用安尔碘或者浓度为75%的酒精对脐带残端和周围进行消毒,从脐轮的根部向外消毒,然后用脐带卷包扎好。如果脐部出现异味、红肿就要及时去医院诊治。
在这里要特别提醒关于宝宝的臀部护理,不少家长都会在宝宝大小便后用温水擦洗,殊不知这样做会破坏小PP上的保护膜,这可是红PP最大诱因哦,何主任建议只需在宝宝大便后清洁PP,用专业的婴儿湿巾擦洗干净即可。
看了上述建议你是否对新生儿以及产妇住院期间呵护问题搞清楚了,最后祝您和您的家庭健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