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发病时抽搐的表现的确与大孩子不一样。我们认为,发现新生儿有手足抖动的情况时,既要考虑到属于“正常”的可能性,也要考虑到存在“疾病”的可能性。
这样,才能避免片面看问题而产生错误的判断。要仔细观察‘抽搐’的情况和其他伴随的症状、体征,再下结论。
首先要认识新生儿抽搐有自己的特点,新生儿极少会发生全身性的典型抽搐,有时仅仅表现为“闭气”,即呼吸暂停,面色青紫,或仅仅表现为眼球震颤、双眼凝视。因此绝对不能用一般抽搐的症状、体征来判断新生儿抽搐症状的有或无。其次,新生儿手足不典型的抽搐并不表现为手足的抖动,而是前臂的来回摆动或下肢的踏水车样动作,或可呈阵发性肌张力增高、双手握拳屈曲、上肢强直。
未满月的孩子如果发生抽搐,肯定不会表现出很典型的症状,但若手足抖动、翻动身体后抖动得更厉害的情况,正是新生儿手足抖动的典型表现,而不符合典型的抽搐表现,而且这孩子并没有任何异常的病史。如果只因他是一个新生儿,就说他手足抖动是一种不典型的抽搐,那是缺乏根据的猜测。
当然,高度警惕有不典型的抽搐存在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不能让这种警惕性弄得草木皆兵。
可引起新生儿抽搐的常见病
新生儿的手足抖动不是病,但新生儿的抽搐的确需要引起重视。正如众多读者来信所提到的:低血糖、低血钙、脑膜炎和先天性代谢疾病等,都有可能引起新生儿抽搐。下面我们简要列举常见的几种疾病:
1.新生儿手足搐搦症。这是由于新生儿暂时的生理性甲状旁腺功能不足,新生儿的肾脏排磷能力低或人工喂养牛奶中含磷高等因素,使血中出现低钙高磷,导致烦躁不安、肌肉抽搐、发绀、震颤、惊厥等症状。症状可在初生第一天就发生,但一般多在出生一周左右时发生。给予钙剂治疗有特效。
2.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有手足搐搦、惊厥和喉痉挛等表现。手足搐搦具有特征性:腕部弯曲,手指伸直。发生惊厥时既无发热,也无其他原因而突然知觉丧失,手足发生节律性抽动,面部肌肉痉挛,眼球上翻,大小便失禁(婴儿有时仅见面部痉挛)。每日可发作1~20次不等,每次发作数秒到半小时左右,不发作时患儿神情正常。喉痉挛使呼吸困难,吸气拖长发生吼哮,可由于窒息而致死。主要发生在2岁前的婴幼儿。在给严重的手足搐搦症患儿进行肌肉注射时,有可能诱发喉痉挛,应引起注意。总的说来,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一般见于较大的婴幼儿和儿童,6个月内的婴儿很少发生此症,而且此症往往伴有睡眠不安、易惊哭、易出汗等神经兴奋的症状。
3.其他原因的缺钙引起的手足搐搦症。①碱中毒时,血中钙离子浓度下降而发生手足搐搦症状。②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小管排磷的功能减低,血磷增高而血钙降低,一旦血钙浓度极度降低,或因输入碱性液体使血清pH值上升时,即可出现惊厥或手足搐搦症状。
4.电解质紊乱引起的抽搐。①由于输入枸橼酸盐抗凝血液或腹泻迁延过久,或因为酶的缺乏影响镁的吸收等使血清镁浓度降低到1.6毫当量/升以下,可发生低镁性抽搐,补钙无效,但注射或口服镁剂即可控制症状。②在治疗婴幼儿脱水酸中毒过程中,因大量补液,血钠上升、血钾降低而出现抽搐。
5.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破伤风潜伏期一般4~6天,发病时面肌痉挛,牙关紧闭,形成所谓苦笑面容,吞咽困难,四肢抽搐呈阵发性痉挛,或强直性抽搐呈“角弓反张”,严重者喉肌、呼吸肌痉挛而引起窒息,甚至死亡,且多数有发热。
6.生产性损伤、先天性脑部发育不全、各种急性感染性疾病、败血症、低血糖、癫痫等引起的抽搐。
疑新生儿抽搐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如上所述,新生儿抽搐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有些还很有风险。因此,对新生儿抽搐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像本例孩子的手足抖动,具有新生儿手足抖动的典型表现,若无其他疾病的征象,就没有必要送孩子到医院看医生。倘若发现有异常的病史、症状或体征,怀疑有疾病存在,就必须立即送孩子到医院诊治,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