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耳朵进水,容易引发中耳炎
宝宝耳朵进水一定要及时处理,否则容易引起外耳炎,甚至感染到中耳,引发中耳炎。人体的外耳与中耳以鼓膜相隔,在中耳腔内,有一条管子通往鼻咽部,称咽鼓管。婴幼儿期,咽鼓管短而直,而且管径较粗,因此更加容易感染。宝宝有鼻塞症状时更应注意。
宝宝得了中耳炎的症状
对于父母来说,必须注意宝宝的行为,感冒时有无耳痛、流脓表现。如果宝宝得了中耳炎,比较轻的话,一般就是吵闹、甩头、用手抓耳朵等情况,如果比较重了就会有高烧,耳朵里流黄水。
父母平日需注意宝宝听力表现,一旦有异常情况就要尽快就医,以免耽误治疗,加重病情。
宝宝耳朵进水要如何正确处理?
宝宝耳朵进水先将宝宝侧躺着放于自己的大腿上,使进水一侧的耳朵向下,用手掌紧压宝宝的耳根,然后快速松开,连续数次,将水“吸”出来;或者用手指轻轻按压宝宝的嘴唇,诱使其做张嘴动作,反复数次,以便活动颞下颌关节,促使水从外耳道流出。
紧接着固定宝宝的头部,妈妈可以使用软棉棒,在头部把棉花撑呈蓬松状,轻轻插入耳朵旋转,但不要太深,前提是一定要固定好宝宝的头部不能动。如果几次擦干后仍有臭味,就要到医院给耳朵点药水。如果宝宝不能配合,请不要轻易给宝宝掏耳,否则会有鼓膜穿孔的危险。
具体步骤:
1、滚动一清洁、柔软、吸水性好的棉织品,或柔软、结实的棉纸,卷成一个灯芯绳(不要使用棉花包上尖头的棉棍或薄纸,这东西可能会脱落在耳道里。不要使用任何种类的小棍棍)。
2、将灯芯绳放进小儿的耳朵里。灯芯绳潮湿时将它撤出。
3、再用一清洁的灯芯绳来做替换。每天至少3次重复进行这些步骤,直至耳朵不再弄湿并且没有脓液从耳中流出为止(通常需7-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