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宝宝育儿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龄前 > 护理保健

中医疗法治疗小儿肠系膜系淋巴结炎

出处:本站整理日期:2022-05-13 21:04:50编辑:乐乐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山东省济南市中医医院儿科专家崔文成主任医师以解毒燥湿、清热散结为治法,对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之消瘰丸和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之消瘰丸进行继承、发展和创新,研制出了消瘰止痛颗粒,用于临床,共治疗2000多例,均有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1典型病例。

  王某,男,5岁2个月。2010年5月10日晚饭2小时后出现腹痛,5~6分钟左右缓解。此后,活动、晨起时疼痛多次。后来,因脐周腹痛伴腹胀,腹痛较重,难以忍受,遂由家长陪同,于2010年5月16日10时来济南市中医医院儿科就诊。患儿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查体:咽红,腹软,未扪及包块,脐部有轻微压痛,脐周叩呈鼓音;舌红、苔黄微腻,脉滑数。血常规正常。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见多发肿大淋巴结。

  诊为腹痛、瘰疬(肠系膜淋巴结炎)。辨证属湿热蕴结,毒壅气滞。治以解毒散结,化湿清热,行气止痛。

  方用消瘰止痛颗粒:夏枯草0.5克,连翘0.5克,黄连0.5克,牡蛎0.5克,生姜0.5克,木香2克,砂仁0.5克,延胡索1克,白芍1克,浙贝母1克,大枣2克,甘草1克。全方共计11克。药物由江苏省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制备,提供单味中药配方颗粒。

  服法:每日1剂,水冲100毫升,分3次以上温服。

  2010年5月19日复诊,患儿述服药后疼痛明显减轻,晨起时已无腹痛,活动后时有腹痛,舌略红,舌根有少许黄腻苔,脉缓。证属湿热病后,气阴两伤。治以益气养阴,佐以祛湿散结。方以消瘰止痛颗粒加党参、麦冬。4剂后腹痛症状消失。随诊3个月,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未见异常肿大淋巴结,未见复发。

  消瘰止痛颗粒中,君以牡蛎,化痰、软坚、散结。臣以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夏枯草、连翘、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消肿散结。佐以延胡索、木香、砂仁、炒白芍,活血行气止痛;使以生姜、大枣、甘草,强健脾胃,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散结燥湿、清热解毒、行气止痛之功。

  复诊时湿热未尽、气阴两伤,故加党参、麦冬益气养阴。

相关阅读

编辑推荐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