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长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活泼开朗,但想要了解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需要家长们时常与孩子沟通。那么要是了解到孩子出现了这几种情况,家长们应该重视起来。
明显的性格转变
如果你的孩子在某一阶段之前,一直表现的十分要强,很少哭泣。可最近的一段时间突然转变为了一名爱哭的“鼻涕虫”,比如他会因为不想吃饭而哭泣,不想去学校而哭泣,吃不到喜欢的东西急哭,穿衣服时愁哭,甚至会因为父母没有搭理自己而哭泣。
这些明显的性格转变,可能说明孩子内心已经开始惆怅生活,开始厌烦日复一日的重复,开始焦虑不安。家长要及时改变养育方式,给孩子尝试新鲜感,缓解他们的不安和哭泣。
对父母命令的抗拒
但孩子开始对父母的指令爱答不理,有时候甚至刻意气父母,比如每晚睡觉时,都不肯安稳的躺着,总会跳起来甚至在地上到处乱跑,家长一晚上因为睡觉这样简单的事情总会被折腾七八遭,原因就是孩子的不配合和抗拒。哪怕最后,孩子不乱跑也会躺在床上自言自语,知道疲惫拖垮了自己,自然入眠家长才能放心入睡。
这种行为上的抗拒,说明孩子开始厌烦家长的唠叨和指示,他们开始尝试小反抗来激起父母的怒火,他们开始缺乏安全感,并开始挑战父母的权威,这时候千万不要对孩子发火,当他表现得特别抗拒的时候,不如转变一下孩子的注意力,多陪孩子一段时间,让他慢慢熟悉父母,产生依恋,慢慢就会好转。
“病痛”增多
可能孩子在某一个年龄段,会整日缠着妈妈说自己难受,一会耳朵疼,一会牙疼,一会腿疼,总之孩子会说自己浑身上下都不舒服。而当家长去认真检查后,却并未发现异常,家长会认为孩子在“装病”,其实孩子确实病了,却不是身体,而是心理。
这是孩子内心不安焦虑的表现,他们渴望通过诉说自己的病痛去获得妈妈的关注和爱护,他们此刻最需要妈妈的怀抱和安慰,这是一个阶段,很多孩子都会有。家长切勿因为孩子的“撒谎”而指责孩子,也切勿置之不理。
玩具的依赖感增强
孩子喜爱玩具是正常的,可当某一件玩具孩子异常喜爱甚至从不放手,晚上睡觉也要搂着抱着,那说明孩子已经把自己的心寄托在了玩具上,而不是父母身上,他们的焦虑需要通过玩具来舒缓,安全感也需要通过玩具的“陪伴”来缓解。
孩子有这样的行为,家长要多关心孩子,多带孩子外出玩耍,慢慢的戒掉玩具的瘾,让母爱父爱来代替玩具的陪伴,尤其是那些日夜搂着玩具睡觉的孩子,如果长时间如此会变得内向,自卑,甚至自闭。
各位家长,你家的孩子有这样的表现吗?你是怎么解决处理的?有没有发现孩子在玩耍过程意外的“心灵丢失”?如果有就要抓紧应对了,尤其是5-6岁的孩子,最容易出现这些情况!别不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