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付有起床气的孩子?什么是起床气?如何避免孩子起床气?接下来这篇文来看看破解起床气的最全攻略。
我从小就知道自己是一个“起床气”很大的人。
我很怕起床前听见任何尖锐的声音,怕听到震耳欲聋的叫醒声,也怕手机消息发出的小声短促的提醒声,这些声响都能把我立刻吓醒,醒来的时候,往往伴随着心惊肉跳,胸闷气躁的不适感,在我身上无法消停。
小时候每次被这样叫醒,我基本上本能地就对大人吼着发脾气了,惭愧地说,家里所有长辈几乎都经历过我起床后的“不可理喻”。(捂脸)
那时候,起床气的焦灼和难受,几乎在一瞬间“控制”了我的言行。
慢慢长大,知道自己的起床气也会让别人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学会了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会再出现对别人吼和发脾气的情况了。但是被吓醒时候的那种不适感,并不会因此而减缓。
很多时候,因为睡眠被中断和强行叫醒,我起码得花上20分钟才能缓解,而且后劲十足,严重时还会影响我的工作状态,感觉无精打采、闷闷不乐。
正因为我自己一直以来都深刻感受到起床气的难受,所以面对孩子的起床气,我的态度会比较释然,也会尽量避免让孩子也经历被吓醒的不适感。
但面对两个每天要起早上幼儿园的孩子,早晨不经历唤醒是不可能的,所以今天的文章,就想和大家谈谈好好地说下起床气这件事,以及在孩子有起床气的时候,我们可以怎么做。
1.什么是起床气
大家都知道,起床气就是起床后脾气不好。但产生起床气的原因还挺多的,有可能是因为我们自己的身体状况不适,比如低血压,睡眠不足等;也有可能是我们对某些环境因素比较敏感(比如我的诱因便是尖锐的声音)。
然后,等我们整个人已经被起床气笼罩后,表现出来的样子也是有差异的,有的人会暴躁易怒,甚至会出现在盛怒之后大哭的情况。
最后这些情绪反映到具体行为上,可能就会出现不愿意配合啊、拖延、无精打采、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等状况。
放到实际情境下,如果是像我家这样,有多个孩子的家庭,早上起床就真的很考验全家人彼此的配合度了。
因年龄问题,我家哥哥 Joshua 和弟弟 Eric 这一年并不在同一所学校,所以他们的起床时间也不一样。这让我早上的行程变得更复杂了,先叫谁起床、怎么叫、需要花多少时间,如何合计好最佳的起床节奏,真的是我每天都在计划的事情。
如果我没算好,导致一个还在睡,而另一个已经在门口准备要出门了,我的早晨就会变得非常忙乱,我们家孩子还面临着“时间小偷”的挑战,不在时间点内出发,就会出现堵车迟到的问题。
所以,哥哥弟弟一有起床气的时候,我怕的不是他们脾气不好,而是完全不愿意配合行动,甚至不受控制的大哭起来,这些都会影响到整个早上的节奏,有时候,我们就大眼瞪小眼,非常无奈,只能等起床气舒缓下来。
2.如何避免孩子起床气?
其实,解决起床气的唯一办法就是“避免触发孩子的起床气”。
首先,在起床气的状态下,孩子的身心是非常难受的,像我童年一直所经历的那种压抑和不适感,有过起床气的大家,应该能理解。
那如何避免触发孩子的起床气,让一天的晨间安排更温和友善呢?
研究起床气研究多了,就会发现,不同特质的孩子的起床气“疗法”也是不同的,背后的原因涉及到了孩子的先天气质,具体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先针对孩子的行为表做一下区分,根据不同的表现行为,匹配相应的帮助孩子过渡“起床气”的方法和优先次序,有侧重地去尝试。
需要补充的,优先次序不一样,不代表方法不适用哦。下面所列的所有方法,大家在实际操作中都可以全部运用起来哦,从方法引导上,“多管齐下”永远都是解决任何起床气问题的好办法。
↓ 磨蹭的孩子
我有个好朋友的孩子就属于磨蹭型,晨间的行为表现就是不管朋友如何“叫醒”,都会磨蹭一段时间再给出反应。
每天基本上约好7点钟出门,孩子总得到 7:30 才准备妥当,有时候还要临时满屋子去找要带出门的玩偶。朋友本来是一个急性子,可是她的紧迫感和催促大战,对孩子的“速度”毫无影响,最后反而把自己气炸,孩子就更加不愿意配合出门了。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其实不是催催催,而是接受事实,孩子并不是一个习惯于早起的人,孩子晨起从半醒半睡到真正睡醒,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意识到这点,这一步可以让我们降低期望,帮助我们保持耐心,也让彼此的关系缓和一些。
第二步要做的,就是把我们原本的计划,统统提前至少半个小时准备好。
比如,给孩子设定的闹钟时间提早半小时,最好是让孩子自己设定时间,选择自己觉得舒服的音乐铃声。
第三步需要提前到头一天晚上去完成了,尽可能让孩子也参与进做准备的过程中来。让孩子把衣服和鞋子选择好,摆放在床附近,以及把书包和作业收拾起来……
当孩子能对自己的作息有决定权和准备节奏的时候,他们对晨间流程的意识也会越强,也会更加有效地减少起床气。
↓ 焦虑的孩子
之前萌芽社群里有妈妈留言咨询,孩子突然不愿意上幼儿园了,每天叫醒就发脾气,还大哭着裹到被子里,说什么都不肯去上学。软磨硬泡都不管用,孩子就是不愿意配合,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其实孩子会有这样的“起床气”,根源在于孩子的内心同样是焦虑的。
这种时候,我们第一步采取的是预防性措施。孩子出现这类焦虑,之前一定有一些预兆了,比如有没有发生过什么小意外,或者不舒服的经历,孩子也提过“不想去上学”这五个字。
所以在睡前和孩子聊聊天,是很好的预防性措施。比如问问孩子白天做了什么,倾听孩子内心的苦恼,让孩子明白原来发生不开心或者不舒适的事情时,父母是和他站在一起的,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是预防“起床气”和“厌学”很重要的基础。
第二步是帮助孩子放松下来。在起床气发生的当下,和孩子讲道理往往是无效的,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让孩子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
第三步是倾听孩子的需求。如果已经完成了第一步的话,那么这一步的作用是强化倾听,如果没做,那么要结合第一步的要点,先走进孩子内心的需求,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真的理解孩子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第四步是和孩子一起讨论解决方法。如果,你感觉经历了前面几个步骤,孩子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了,就可以坦诚地告诉孩子,“我们能理解你此刻的心情,但是上学还是要上的,所以我们可以一起讨论一下解决的方法。”
可能,这个时候孩子想出来的方法五花八门,也有可能只是在找不去上学的借口。这个时候,我们一定不要讽刺孩子,或者给孩子“下套”,我们可以尝试尽可能多地答应孩子或给出优化方案,这不是溺爱,而是尊重孩子的需求,让孩子明白原来选择之间是有一条界线的,“学校一定要去上,但是怎么上,我们可以一起商量”。
如果早上孩子出现这样的焦虑情况,那迟到可能是必然的了,我们可以先做好心理准备,毕竟迟到一天并不算什么,找到孩子焦虑的原因,对症下药才是重要的事啊。
↓ 被吵醒/没睡够的孩子
这种情况可以说很常见了,可能你的孩子既不磨蹭也不焦虑,睡眠质量也有保证,但就是一大早的被大人“吵醒”了;
或者头天晚上睡太晚,导致第二天真的起不来,等到我们一叫醒,瞬间就引爆了“导火线”。
这两种类型的处理方式很相近,我总结起来和大家一起说说好了。
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保证孩子有充分的睡眠时间。比如,晚上早点入睡这点就很重要,只有睡眠时间足够,孩子才不会出现还没睡够就要起床的困扰。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在孩子3岁以后,午睡也会对晚上的入睡时间产生影响。
比如,对午睡1~2小时的孩子来说,晚上能在8:30~9:30之间睡着,就比较充足了。没有午睡的孩子,晚上能在7:30~8:30之间睡着,睡眠时间同样也是足够的。
第二步是使用轻柔的唤醒方式。大家记住一定不要用大动干戈的叫醒方式啊,我们也要注意走路动作不要太大,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或者毫不犹豫的拉开窗帘……总之,任何过度激烈的“唤醒方式”,都有可能引爆孩子的起床气。
//
我们可以轻轻地靠近孩子,摸摸孩子的小手小脚,温柔地在旁边叫他的名字;
或者是拉开窗帘的一丝缝隙,透出一点点的光线,让房间适度明亮但又不会反差太大;
说一些孩子平时里喜欢听的话,唱一些舒缓的歌,播一些动听的音乐等,都可以舒缓地引导孩子起床。
//
比如哥哥 Joshua 起床的时候,就喜欢我拉开一角的窗帘,然后牵着他的手,告诉他现在几点了,我们距离多久出门等等问题,等他自己准备好了,就会告诉我要起床了。
但对于3岁的弟弟 Eric,起床过程有时候就很戏剧化了,因为他特别爱吃东西,所以如果发现 Eric 赖床,我尝试了各种温柔的叫醒方式后,他还是打呵欠说“妈妈我还想再睡会儿。”
我就会凑到他耳朵旁说,“好啊,我等你醒来。客厅里准备了一些麦片,你起床了就可以去吃早餐了。”
对于小吃货的 Eric 来说,这个方法几乎100%的成功率(捂脸),他下一秒就会立刻弹跳起来对我说,“妈妈,弟弟醒了,我们去吃麦片吧!”
我时常觉得,面对孩子的起床气,最关键的是我们需要给自己平常心看待这件事。
有时候我们的唠叨紧张,往往是因为内心的压力和负担太大,孩子有过一次起床气,就跟迟到了,堵车了,耽误事情了联系在一起,甚至有些长辈还会上升到性格问题跟孩子说教。(偷偷说,我小时候起床气发作的时候,没少被担心过哈哈)
但面对起床气的漩涡时,孩子最需要的是我们给予的,清晰的缓解方法,温和的态度,还有陪伴他们一起前行的力量。要知道,孩子也会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错误中,一点点成长起来的。
就像前两天我讲的时间小偷的故事,同样是这个道理,我们如何看待一件事情的心态,会影响我们最终如何去解读一件事。
如果,我们能够将每一次的“起床气”,都当成是孩子的一次成长契机,也当成是自己的一次情绪调整的契机,这才是更积极、正向的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