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宝宝育儿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婴儿期 > 婴儿护理

令人招架不住的Terrible2,学会这6个小技巧就够了

出处:本站整理日期:2022-03-18 14:02:09编辑:小宝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可怕的2岁”,孩子表现为经常“唱反调”,实在拗不过他们的时候,原本修炼了几天的佛系妈妈人设瞬间崩塌。见识了传说中的terrible2,很多麻麻都会感慨:还是小时候可爱啊!简直每天都想“退货”!

是的,提及2岁多的孩子,总会给他们冠以“可怕”的前缀。其实,宝宝只是2岁了,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使他们开始挑战规则。

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到合适的鼓励方法,既能满足他们对“我要自己做”的需求,又能和大人配合,顺利度过2岁的“可怕期”。

忽视不好的行为

聊天中,有个朋友和娃爸闹着玩,随口对娃爸说了句“滚”。本来娃当时在另一间屋子玩玩具,听完妈妈的话,竟然重复了一遍“滚”字,夫妻俩很惊讶:孩子明明在干别的事,竟然对不好行为的学习力这么强。

听到孩子奶声奶气的“滚”字,夫妻俩先是错愕,反应比较快的爸爸立即上前制止,告诉他这个词不好听,爸爸妈妈也不应该说。

娃压根没听进去,又重复了一遍这个字眼。

娃妈也开始向他认错、讲道理。

看到爸爸妈妈这么紧张,孩子更加觉得这个词好玩,那天一直在不断重复。

这确实很符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2岁的宝宝正处在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会通过不断重复的行为来学习。

2岁的宝宝不知道说出的某个词,大人会不会生气,不懂这个行为好与坏,他的认知水平有限,只要爸爸妈妈对于某句话反馈与平时不一样,他们就觉得自己成功吸引了大人的关注,会找机会继续试探,如果大人继续阻止,他就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准确”。

所以如果2岁宝宝有了类似“不好”的行为,忽视是最好的办法。

给宝贝个“意外”惊喜

但是,宝宝对父母反应强烈的事情充满好奇心,也不完全是坏事,为了强化孩子的正确行为、培养他们的幽默感,我们可以采用夸张的表现和孩子互动。

比如吃饭时推不动餐椅,我们可以假装吹一口气,让自己更有力气,再推;比如风太大吹走了孩子的帽子,我们也可以假装风把自己吹倒了;比如孩子把玩具收到了固定位置,我们可以很惊讶:哪个小天使把漂亮的球送回家啦!

这种夸张,不仅让宝贝们开怀大笑,也会给宝宝埋下幽默的种子。

少说不,只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

自我意识萌发的宝贝,对于大人禁止的事情,提取的信息和我们说的正好相反,咱们在《宝宝总说“不不不”?这5招肯定有效》里和大家分享了和宝宝说话的正确打开方式——使用积极的语言来指导和改变小盆友们的行为,而不是一味禁止和说不。

比如不想一下楼就让宝宝跑开,就和宝宝说:我们一会儿出去像小鸭子一样,慢慢悠悠走吧!

比如想让孩子自己穿衣服,就和他们说:咱们比赛一下谁穿得快吧,并且有技巧地让他们赢,以增强他们的自信。

让宝宝承担责任以寻求合作

还有个朋友说,孩子在开饭前完全闲不住,要么玩得不吃饭,要么就是开饭的时候来回动,很抗拒坐在餐椅里。

还有穿衣服不配合,早上起床穿衣服跟捉泥鳅一样,刚穿好一件,拿另一件的瞬间,就跑开了。

吃饭的时候总动来动去,可以让他们参与到餐桌“劳动中”。比如碗筷放到小朋友能够着的地方,每次吃饭都让他们帮忙拿碗筷。

穿衣服可以幽默地进行。比如提裤子时,故意连裤子带人一块儿提起,一边惊讶一边说:“呀,今天的裤子怎么这么重?”或者让孩子帮忙:“妈妈找不到宝贝衣服上的小‘山洞’了,这可怎么办。”

让宝贝能“掌管”一些事情,会激发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责任感,这样和宝贝说起要求来会更容易合作。

用孩子们感兴趣的方式,把需要他们配合的活动表述出来,能吸引他们的注意,也更容易得到他们的配合。

分解要求

很多时候,我们又想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又想让他们配合我们的日程,孩子却在磨磨蹭蹭。

比如穿鞋子,我们跟宝贝说:“宝贝儿,出门了,快去穿鞋子。”

如果他们不配合,咱们又不想帮他的时候,可以把穿鞋子的过程分成几个步骤:

找鞋子

“宝贝的鞋子在哪里呢?我们像小兔子一样跳着去找吧。”

选鞋子

鼓励他们自己穿鞋子的时候,给予个选择,宝贝是要穿毛毛虫还是穿小白鞋?

放到宝宝手上

如果还是拒绝不配合,可以变变戏法,吸引他们的注意。“鞋子要飞起来了,飞起来了,飞到哪儿去呢?”

“呀,鞋子想飞到宝宝手上呢。”

鼓励穿鞋子

“妈妈忘了鞋子应该是穿到哪里的?是穿到鼻子上的?还是穿到头上的呢?”——引导宝贝说出鞋子要穿到脚上。

“哦,是穿到脚上的。”

“那你知道怎么能把鞋子穿到脚上吗?”

引导他们独立完成某件事时,可以像这样把想让宝宝完成的“任务”细化分解,多些耐心和引导,宝贝多半就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任务啦!

教会孩子认知情绪

2岁的孩子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情绪,不高兴了只会本能地来表达。这时爸爸妈妈要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并慢慢学会如何表达。

比如有的小朋友生气了会打人,我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气是可以的,但是打人就是不允许的,不高兴可以去自己的房间里冷静一下,或玩会玩具,但不能推打爸爸妈妈。

认知情绪是表达情绪的首要步骤,每次观察到孩子的情绪,我们就及时告诉他们这种情绪是生气、沮丧、害怕、高兴或平静等等。

对孩子来说,情绪没有好坏,哪种是生气、沮丧也没关系,理解孩子的情绪,也是在接纳孩子。只有当孩子觉得“我表达情绪是安全的,不会受到指责”,才更愿意与我们分享,我们才有机会引导他们如何正确处理情绪。

就像上文提到的打人,孩子必须明白“生气、愤怒的情绪可以表达”,但行为上是受限定的,他们可以冷静、可以捏枕头、踢沙袋,但不攻击别人是绝对不允许的。

和情绪有关的绘本也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像《情绪小怪兽》这类绘本,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哦!

相关阅读

编辑推荐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