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班给小魔王讲了故事,让我思考良多,忍不住想要分享给大家探讨一下,故事是经典的曾子杀猪。
曾子的夫人要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哭闹着想要一同跟随,母亲不同意遂哄劝道:“你回家去,我回来给你杀猪吃。”儿子一听有肉吃,便乖乖回家了。曾子的夫人去完集市回家时,只看到曾子正拿刀杀猪,她连忙上前去说“我只是开玩笑哄骗他罢了,你怎么真的杀猪呢?”
曾子说“既然话已出口,给出了承诺就一定要兑现,哪有言而无信的。况且言传身教,家长的做派最能影响孩子们的行为准则,我们应该以身作则才对。”曾子的夫人听罢觉得有道理,随即便帮助曾子杀猪,为孩子做了一顿丰盛晚餐。小小的故事,却能让家长与孩子都能有所领悟,告诫孩子为人要言而有信,也告诉家长以身作则。
不轻易许诺,要说到做到
想必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家长会像曾子的夫人那样,为了一时的目的与孩子开玩笑,轻易地就给出许诺,但事后却又将事情忘得一干二净,或是从一开始就没有兑现承诺的打算。清明节小长假,我们一家三口出门游玩,选择了一座不远不近的山带上了装备零食就出发了。
本想着清明假期外出踏青,可谁成想青是没踏成,人倒是乌央乌央一大群,家里的小魔王早就变得不耐烦,好在有零食在总算是乖顺许多。但旁边的小朋友就没那么走运了,一直不停地大吵大闹要回家,家长为了止住他的哭闹,不停地在说“宝贝,你再坚持一下,等到了山顶,有你最爱吃的火锅。”我听了只觉好笑,心想这家长哄人手段也太不走心,山顶哪来的火锅啊。
可是一看那孩子却是立马喜笑颜开,梦想着自己心爱的火锅开心地跟着家长继续爬山。等到了山顶,没见到心爱的火锅,那位小朋友竟一时悲从中来当场大哭,家长也由刚开始的好声相劝,变成了后来的“我就只是说说,这大山顶的哪来的火锅啊?!”“你不要在这里胡搅蛮缠。”“再这样下去妈妈不爱你啦!”“你看大家都在看你,你不要不懂事”最后好不容易以“回家吃两顿火锅”为筹码才总算哄好。大家再一次人挤人地排队下山。
在别人眼里孩子大吵大闹,不顾家长哄劝可能是不懂事,刁蛮任性,可在我看来这件事的主要原因应该归咎于轻易许诺却又无法兑现的家长。就像曾子的夫人一样,家长们总是为了一时的清净,或是懒得与孩子沟通,用一些开玩笑的手法哄骗孩子。像是“你做完作业就带你去看大恐龙”“你喝了这瓶药就给你一颗糖”等等,明知道是难以兑现甚至无法兑现的,却还是轻易给出许诺。
家长总想着孩子忘性大,做完一件事先前说的话就会忘记,但殊不知,孩子总是抱有期待的,每时每刻都在观察着你,满心欢喜地期盼着自己的奖励,到头来却什么都没有难免会伤心难过。
长此以往他们会逐渐意识到他们受了骗,“时刻在意着的爸爸妈妈竟然会骗人”这样的重大打击很容易就让他们不再轻易相信家长的话,这样一来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做到不轻易许诺,说到做到,才能在孩子心中树立良好形象。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曾子杀猪的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言而有信的重要性,但从另为一个角度,我们也会发现,家长的言传身教其实也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孩子成长过程中,总是会下意识地模仿大人的行为准则,俨然一个“小大人”。就比如说我同事的女儿常常会拿着妈妈的化妆品想要变身小公主,这让我想起年幼时期的我偷偷穿妈妈高跟鞋的事情。
我家里的小魔王也经常对着他爸爸学着我的口气,请他帮忙拿东西。通常情况下,我们对这种做法往往都付之一笑,但是否也忽略了,如果家长做了什么欠妥的行为孩子是否也会照样学习呢?
曾子的夫人为了一时的清净,欺骗孩子回来就会为他杀猪吃,当时是否会想到以后孩子也同样会为了一点眼前的好处就欺骗家长呢?家长为了孩子写完作业,哄骗孩子去看大恐龙,当时是否会想到以后孩子会为了想要出去玩耍,哄骗家长说作业已经写完了呢?
言而有信不仅仅是家长教育孩子的口头说辞,也是要身体力行融入生活当中的日常准则。曾子在回答妻子疑惑时说道:“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大意为孩子没有是非判断的能力,全靠父母平日所教,如今你欺骗他就是在教导他欺骗别人。
家长往往认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对孩子造成不了过分的影响,但却没有想到年幼没有判断力的孩子其实时刻都在注视着家长,希望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如何成长。因此家长的标杆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往往以为孩子年纪小不懂事,忘性也大,常常会为了尽快止住哭闹而口不择言,许下无法兑现的承诺。哭闹是止住了,但事后无法兑现却会让家长形象在孩子心中大打折扣,孩子们甚至会效仿家长,欺骗别人。
正是因为孩子年纪小,所以他们的视线才会一刻不停的锁定在家长身上。不能因为一时的清净就用荒谬的谎言哄骗孩子,也不能想当然地以为孩子不会“有样学样”就在言传身教上松懈,言而有信以身作则才是育儿的首要捷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