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跟随大流,自己没有一点主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这样的情况,爸妈该如何处理?我家孩子现在三岁三个月,从一岁多开始喜欢模仿,刚开始觉得是模仿期不觉得怎样,直到现在,只要她跟小朋友一起玩,不管跟谁,比她大的还是比她小的,别人干什么她就干什么。
我家孩子现在三岁三个月,从一岁多开始喜欢模仿,刚开始觉得是模仿期不觉得怎样,直到现在,只要她跟小朋友一起玩,不管跟谁,比她大的还是比她小的,别人干什么她就干什么。
比如,大人们一起吃饭带了另一个小朋友来,人家吃什么菜她就吃什么菜,人家不吃饭了她也不吃饭了;人家喊妈妈,她也喊妈妈,人家要拉粑粑她也要拉粑粑……
就是完全失去自我的那种,像这种现象怎么解决呢?
Eleven:模仿敏感期,是指0-2.5岁期间,孩子喜欢模仿一些词语、一应一答,或是动作、表情等。
这是孩子通过重复言语、动作来认知信息的过程,是无意识地、自然而然的一种基于动作的学习过程。
一般到了3岁之后,也依然会有“同伴之间的模仿”存在,比如“随大流”,别人回答什么,我也回答什么。
这时候,父母和周围的人如何回应孩子,才是最关键的。
如果我们说:“怎么别人吃什么,你也吃什么?你不是平时不爱吃这个菜吗?”
“怎么人家不吃饭了,你也不吃饭了?一点主见都没有?”
那么,本来“无意识地”模仿,就被孩子“意识到了”。
孩子发现,父母对我的“模仿”很敏感,甚至有点反感,再加上孩子的感觉很可能是“被否定”了,“被禁止、批评”甚至有种被“纠正的”感觉,那么这种模仿就有可能成为“有意识采用的按钮”来让父母难受,以此和父母扯平。
也就是逆反,你越嫌我,我越要这么做。甚至完全无厘头“人家拉粑粑,我也要拉粑粑”,至此更加让父母觉得“完全失去自我”(跟随同伴)。
但其实,这种“坚持模仿”恰恰是孩子“坚持自我”(不跟随父母)的一种表现。
这就是“负强化”的作用,无论父母期待孩子不要去哪里,一旦用力过猛,孩子都会和父母较劲。
其实,是我们先有了一个担忧:“这种模仿有可能是失去自我的表现。”但我们除了“禁止、否定”,并没有做什么“加强自我”的引导。
那父母应该做些什么呢?比如:
1、 接受孩子无关痛痒的“模仿”。
你可以模仿,这本身就是一种“授权”,孩子当然有权利去模仿吃哪个菜、也不吃饭了想去玩、也喊妈妈逗逗你或者气气你……
当我们忽略这种“无关痛痒的模仿”,允许孩子这样模仿,本身就是在“加强孩子的自我”,因为这正是他自己的选择。
一味地不让他去模仿,才是在教孩子如何“失去自我,听父母的”。
2、 多角度提问,启发孩子明确自己的意愿。
“你也想吃这个菜?好啊,你试试看味道怎么样?喜欢吗?还想要吗?”
“你也不想吃了?是因为你也想去玩了?你想和他一起去玩?”
“你也喊妈妈,是觉得很好玩吗?你也喊妈妈,是觉得妈妈会有点不高兴?你在和我闹着玩吗?”
“你也想去拉粑粑?你确定吗?还是你也想去玩?”……
反馈孩子的愿望,猜一猜孩子背后的意图,接纳你能接纳的,表达你要表达的,节制需要节制的言行。
——“你可以这么想,这么说,但是,你确定吗?你是真的想去拉粑粑?还是喜欢这样说,觉得很好玩?”
如果父母问完,感觉是后者,就采取适当忽略,避免负强化。
3、 除了告诉孩子“不可以怎么样”,更重要的是告诉孩子“可以怎么样”。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给孩子很多禁止,不可以做这个,不可以做那个,但孩子的愿望和需求还在,孩子要怎么办呢?
我们“堵了一条路”,比如不可以“模仿别人”,但孩子的需求还在,有时为了好玩,有时就是和别人想的一样,但妈妈觉得一旦“和别人一样”就是“失去自我”,那孩子该怎么做呢?
我们还需要“指一条明路”:你确定你自己的想法、愿望、需求,真的和别人一样就去做;和别人不一样,就说出自己的想法、愿望、需求,妈妈支持你去做。
最后,孩子的自我,首先是在父母的镜子里被照见的。
明确哪些是父母的底线,其他的能允许的尽量允许,孩子才有机会明确自己的真正需要。
宝宝到了一岁两个月了,开始对于自己玩得起劲的东西有一种守护感了。
有以下情况想请教:
1、某些物品担心有潜在危险,所以有时会拿走。他会生气到坐下头猛摔,有时都不小心磕到。对这些情况怎么处理好?
2、有时跟小朋友玩耍,相互拿玩具玩。其他小朋友有的会生气哭泣觉得拿了他的东西,有些可能会打人!这种如何处理好???
Eleven:1-1.5岁是自我意识和物权意识的萌芽期。
孩子有了自己的意愿,当他正在探索一个东西(潜在危险的),突然被拿走,会感到非常沮丧和生气,因为他完全不能控制大人把他拿走,这种感觉太糟糕了,就是“你们竟然想怎样就怎样?我还抢不过你们”。
所以,孩子会用极端的行为来表达愤怒。
我们需要把孩子轻轻抱过来,摸摸他的头、背,安抚说:
——“你想看看那个东西是吧?你还想玩,嗯嗯。”(反馈愿望和情绪)
——“那个危险,你看这个……”(简要说道理,转移注意力)
我们越接纳和理解孩子的失望,我们越能平和、淡定地拒绝孩子,孩子就会慢慢接纳规则,情绪平复,注意力被顺利转移。
1-1.5岁也是物权意识的萌芽期。
这也是同伴分享的基本规则之一:物品所有权。即:
a) 给不给的决定权:“我的东西,给不给别人,我说了算。”
b) 别人东西不可以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没有经过别人允许,不可以随便拿。”
家长引导原则:
1、不强制、不替代。
很多时候孩子不同意分享,都是因为家长在替代孩子发出请求;甚至直接就替孩子安排:你俩互相交换玩。
如果直接动手把玩具从孩子手里换了过来,孩子可能会非常生气,因为不经过我的同意,不打招呼就拿走交换了?太气人了!
2、示范、引导孩子自己发出请求,等待同意。
当然了,这么做,对方有可能还是不同意,但孩子需要养成“自己发出请求”的好习惯。
关键是:家长需引导“孩子”跟“孩子”之间的互动,而不是大人与大人之间,或大人只跟孩子沟通。
比如:
1、请孩子自己对另一个孩子发出请求:“哥哥,可以给我玩一下吗?”
2、或,示范给孩子看,怎么说,怎么做;
3、在孩子不会说那么长的句子,或不愿意时,父母可以帮忙表达;
4、但孩子必须都在场,尽可能看着对方,让对方知道是“同伴”在提出请求而不是“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