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把你的不断催促当成了耳边风,你别认为他没听见,宝宝这种表现,只是一种自我屏蔽的自我保护,你试试如果你说出他感兴趣的话,他立马听到了并有反应。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下,为什么宝宝会磨蹭拖拉?
1、宝宝缺少时间观念
由于宝宝生活阅历少,并不清楚3分钟、1小时究竟代表了什么,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一个数字。所以往往时间到了,他们还没意识到。
2、大人不断催促
孩子的专注力本来就不如成人,如果在孩子做前一件事时就催促他赶紧做下一件事,孩子的注意力反而会被分散,甚至在紧张之下不知道做什么,把手上的事情做得一团乱。
3、不愿让孩子接受拖拉的后果
当家长在面对“孩子很磨蹭”这个既定事实时,很自然地就做出了“催促孩子”、“为孩子代劳”这种选择。于是,孩子从没直接得到迟到的教训,也从没感觉到拖沓会带来什么后果。
好的,我们明白了原因,就能有招,让宝宝“勤快”起来。
1、让孩子对时间产生紧迫感
大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从10开始倒数,也可以从3开始倒数,形成时间观念。比如“睡觉倒计时开始了,你现在只有三秒的时间,3,2,1”,让宝宝明白,原来数1个数的时间就是1秒啊。
倒数还能给孩子留出过渡时间,让他们有所准备,无论从心理上还是行动上,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2、让孩子得到肯定
一味的批评、催促只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当孩子哪件事做得好就应该适当表扬,引导孩子以此为荣,通过一件事慢慢扩散到更多方面。
但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在孩子受到表扬高兴的时候泼冷水,提以往的拖沓行为。
3、让孩子对事情产生兴趣
比如和爸爸妈妈比赛穿袜子,看谁更快。家长在比赛时,可以故意放慢一点,让孩子觉得有取胜的可能,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做得很快。
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孩子最大的榜样就是离自己最亲近的父母。
4、让孩子承担“后果”
家长不妨规定做事情的时间,甚至可以给孩子列一个时间表,要求孩子按时完成,同时让孩子承担做不完事情的后果。比如迟到、吃不饱、完不成作业等,那就坚决让他去感受后果,你和老师事先沟通好,使老师明白你这样做的目的,让老师批评他……当他感受到后果了,之后自然他会重视,只要养成习惯,以后孩子的生活就会有规律了。
不过在这里需要提醒各位家长一句:给孩子制定时间表,一定要考虑孩子做事的速度以及事情的难度,不要过度要求孩子,否则,长时间完不成任务,反而会使孩子产生挫败心理,自暴自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