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宝宝育儿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婴儿期 > 婴儿护理

6岁之前的孩子到底该如何管教呢?

出处:本站整理日期:2022-03-19 22:04:07编辑:米乐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关于任性、自私、自杀、抑郁等,孩子长大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其实都是在6岁之前埋下的,所以孩子越小开始管越好管教。那么6岁之前的孩子到底该如何管教呢?

6岁之前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克制任性、防止压抑;学会克制、学会忍耐;防止自私、经历挫折。”这几方面的训练。

具体她建议爸爸妈妈不妨可以这样做:

1、克制任性、防止压抑——6岁之前要对孩子说“不”

李玫瑾教授认为,孩子6岁之前最重要的教养关键在于,对孩子说“不”。

因为孩子3、4岁跟父母闹的时候,顶多是躺在地上打个滚,但13、4岁的孩子,你不满足他,他跟父母闹的方式就会变成离家出走,甚至是跳楼自杀、服毒自杀。

李教授曾经接触一个12岁孩子被妈妈骂了之后服毒自杀的案例,孩子之所以会走上绝路,就是因为妈妈的爱在他的眼里是没有界限的,孩子知道妈妈爱他,所以就想用妈妈的爱来威胁妈妈,但他却不知道死的含义。

这就是父母给了孩子“爱没有限制”的错误信息。

那么如何对6岁之前的孩子说“不”呢?也是要经过训练的。

孩子在3岁之前的哭,代表了孩子有痛苦,3岁之后孩子的哭就开始有目的性了,而不是纯粹的痛苦。

比如,他想要什么玩具,不给他买,他就会哭闹,在地上打滚。

这时候,家长就需要做一个克制任性的训练。

当孩子哭闹的时候,把孩子抱回家,放进没什么危险的卧室,把门关起来,只留一个家长在卧室里与孩子一对一,一个家长管教孩子就够了。

这时,不要骂他,不要打他,不要说教,也不要走开。

当孩子哭得筋疲力尽的时候,给他擦把脸。同时问他要不要再哭了,想哭接着哭。

这样做,可以告诉孩子,无理取闹的行为,父母不会让步也不会心疼,也可以让孩子知道闹是没用的。

但同时也不能让孩子太压抑,可以告诉孩子,以后有什么事要好好跟爸爸妈妈说,如果他能说服家长就可以得到满足,这是在鼓励孩子跟家长交流,

鼓励的频率是三比一,即,交流三次满足一次,让孩子知道交流有用,但又不是所有的想法都能被满足。

这样的模式建立好了之后,孩子会知道无理取闹没用,如果自己特别想要会跟家长交流,这样到青春期之后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就容易相处了。

2、克制诱惑、学会忍受——等待可以获取更大的满足

以上是父母在孩子面前时的训练方法,如果父母不在孩子面前,孩子能不能自我控制呢?

这就涉及到克制诱惑和学会忍受的训练方法。

可以通过延迟满足的方法来训练孩子,比如找一些孩子喜欢吃的零食,三天给他一次。

当这种频率成为习惯的时候,跟孩子提个要求:如果这天给的零食能保留三天不吃,那么三天之后就给三份,如果吃掉了,三天后就不给了。

这样会让孩子知道,等待是为了获取更大的满足。

家长也可以告诉孩子,你现在的克制是为了今后的长远,训练孩子的耐性。

这里再介绍另外一种非常简单有效方法——吃饭的等待与控制。

也就是在每次吃饭前告诉孩子,大人不动筷子,自己不能先吃饭。

孩子一般四五点放学后就饿了,而大人至少要到六点才下班。这样孩子要跟大人一起吃饭的话,就得先饿一两个小时,这个过程孩子不会饿坏,但这个饿的过程,的确很难受。

人生最基本的痛苦就是饥饿,可是将来孩子走上社会,肯定会有比这痛苦千百倍的事情。

人只有自己痛苦,才能体会别人的痛苦,所以这种小小的痛苦也需要让孩子自己去体会。

自己经历过了,让孩子知道在这种小小的痛苦面前,别人跟他一样。

另外,还可以让孩子知道,“我们是一个家,一个整体。”

3、防止自私、经历挫折——替别人着想的孩子才能克服挫折

孩子成长过程中,自私是正常的。

因为孩子在幼年弱小的时候,习惯了别人来帮助自己。

上学之后学习压力很大,家长通常也只要求孩子管好自己学习,家里的其它事都不用他操心。结果孩子一直到上大学都习惯了,不为父母负责任何事情。

所以孩子自私的根源,就是家里人从来只让孩子顾自己不管别人。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可以从小校正孩子的自私行为。

比如,家里好吃的东西,要让孩子先挨个给家里的长辈吃,最后才轮到自己。

要让孩子从小有家庭意识,比如,吃饭时谁没回来,要单独留下一份菜,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孩子心里有别人。

当孩子形成了习惯,不用你提醒,也会主动为那个没回来的人这么做。

将来他跟同学、室友,甚至他的配偶相处,也会很自然地做到心中有别人。

往往孩子遇到一点挫折就什么想不开,只顾自己泄愤两脚一蹬跳楼,其实跟孩子小时候吃完饭,嘴一抹碗一推就出去是一样的。

不教孩子克服自私,往往孩子就不会为别人考虑,所以在面对挫折的时候只会想到自己有多么痛苦,当自己承受不了这种痛苦的时候就想用最便利的方式解决,完全没有克服挫折的忍耐力。

那么挫折忍耐力要怎么培养呢?

挫折的忍耐力是需要靠体力培养的,也就是从小让孩子吃一点体力之苦。

比如军训、游泳什么的。

建议可以带孩子去学游泳,开始时孩子肯定不想下水,但会被教练赶着下去。

回来之后说起第一次下水的感觉,孩子肯定会说,喝了好几口水,怕得要死,以为自己快死了。

这种感觉会让孩子铭记终身。以后再遇到挫折,家长就可以告诉孩子,其实这就像你学游戏一样,一开始以为要死了,但只要自己努力不放弃,就肯定死不了。

所以现在青少年自杀的案例屡见不鲜,除开抑郁症之外,很多都是因为孩子的性格从小没培养好。

而这种培养一定要在孩子12岁之前完成。

相关阅读

编辑推荐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