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家是怎样表扬自家孩子?如何正确的鼓励孩子?都说孩子是父母心情的遥控器,当他们做了好事有进步,我们会发自内心地喜悦和自豪,继而送给他们由衷的称赞和鼓励,觉得他们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儿。
当他们做了坏事犯下错,我们就会把愁云惨淡的表情挂在脸上,不计轻重的批评随口迸出,当即认为他们是世界上最不让父母省心的孩子。
事实上,孩子的自我认知,一方面来自于对自己行为的观察,另一方面来自于父母对他们显性或隐性的评价。
所谓显性的评价,就是父母直接告诉孩子“我觉得你是怎样的孩子”,而隐性的评价,就是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出的表情,以及投射出的眼神。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小生物,也是天生的读心专家,无论父母的眼神中饱含爱意,还是充满嫌弃,他们都能一眼识别,因此能从父母眼中,逐渐形成对自己的评价。
孩子的自我认知,直接能够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以及是否形成强烈的自我驱动,自然也就影响他们未来的成就高低。
这样看来,为了让孩子形成积极、健康并且坚定的自我认知,父母的责任不可忽略。
一方面,要时刻观察孩子的行为,鼓励好行为、矫正坏行为,让他们通过观察自己行为,认识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另一方面,父母如何对孩子的好行为做出称赞,如何对孩子的坏行为做出反应,以及如何与孩子沟通价值观,对于他们的人格培养,和自我认知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但依然有一点需要家长注意,那就是每个人是基因与环境的综合体,在两者各占50%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先了解,孩子天生是个怎样的人,并且顺应他们的天生性格做出培养,而不是执意扭转孩子的性格特点,比如将一个天生内向的小孩变为活泼分子。
下面看看关于家长应该如何正确表扬孩子,以及如何对犯了错的孩子做出恰当反应。
▼
表扬的方式
称赞努力而非结果,但这只说对了一半
这一代的父母,都是好学上进、重视教育新知的父母。也许你已经听过这句“称赞努力,而不是结果;称赞行为,而不是称赞聪明”的话。
这句话来自闻名教育界和心理界的斯坦福教授Carol Dweck的研究,她的研究结论,主要是:
如果经常夸奖孩子“真聪明”,就会让他们逐渐形成“固化型思维”(fixed mindset),也就是让他们相信“成功是智商和天分决定的,即使是努力也无法使能力得到提升”。
这样称赞的结果,就是孩子会将挫折和失败,看作“自己能力不足”的标志,于是就会惧怕挫折、逃避挑战,始终在自己的舒适区活动,维护自己“很聪明”的事实。因为挑战难题就会有失败风险,这样就会对自己“聪明”的形象造成威胁。
这样一来,固化型思维的孩子如果遭到挫折,就会脆弱得不堪一击,自我修复能力差,更学不会从失败中提炼经验。倘若心理素质更差点,还会做出后悔一生的选择。
而相反地,如果夸奖孩子“很努力”,或者“这件事你为什么做得很好”,就会逐渐形成“成长型思维”,也就是认为“成功来源于艰苦卓绝的努力,并非既定天分,而且智力也是可以通过努力,获得成长的”。
这种思维主导的孩子,就会乐于挑战、不惧失败,因为他们觉得失败就是经验积累的好机会,所以也不太容易被失败打倒。
所以,在Dweck教授的理论体系下,家长表扬孩子时,应该“对事不对人”,也就是根据他做的事情做出表扬,比如“你付出了很多努力”、“这件事的xx地方你做得很好”,而不是“对人不对事“的称赞,比如“你最聪明了”、“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你真棒”等。
Dweck教授的表扬理论,是关于”表扬艺术“的指导中,较为先进的。
但最近我看了一些东西,发现了更启发新知的表扬理论,这种新的理论,对Dweck教授的理论提出了质疑,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也非常值得家长们看一看。
关于道德行为的表扬,可以“对人不对事”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Joan E. Grusec和Erica Redler想通过实验了解,当我们要求孩子做出慷慨行为,和当我们要求孩子拥有慷慨品质时,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实验内容,是让一批7、8岁孩子进行比赛,而赢者会得到玻璃球作为奖品。结束比赛后,实验人员会建议赢了的孩子,将自己的奖品捐出去一些给贫困儿童,然后会给予做出捐赠行为的孩子一些评价。
只不过,对于不同的孩子,评价是不同的。
有些孩子,会得到针对慷慨行为的称赞,比如“你能把玻璃球分给贫困的孩子,这样做非常棒”;而有些孩子,得到的称赞使针对行为背后的品质,比如“我猜,你是那种帮助他人的孩子,你很nice”。
得到评价以后,孩子们就回家了。
两个星期以后,他们又回来参加实验,这次的实验,是让他们置身于一个可以选择给予和分享的场景。
结果证明,那些因为品质得到称赞的孩子,会比因为行为得到称赞的孩子,更加慷慨、乐于分享。
这和Dweck教授的理论几乎相反,究竟是为什么呢?
研究人员认为,因为品质得到称赞,可以帮助孩子将好品质,内化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这些孩子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以及得到的称赞,了解到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并肯定和接受这种人格设定。
以上结果,和另一位心理学家Christopher J. Bryan的研究结论相吻合。Bryan教授发现,对于孩子道德范畴行为的称赞,名词的效果好于动词。
比如,为了让一个3-6岁的孩子帮助做事,鼓励他们“成为一个小帮手”的有效性,要比说“来帮帮忙”的效果好22-29%。而如果你不想让孩子撒谎,那么说“请不要成为一个小骗子”,要比“不可以撒谎”的效果高50%。
这个结论在说,当我们的行为,成为反映我们人格的指标,我们会更加倾向于道德和慷慨的行为。久而久之,这些行为反映的特质,就会逐渐被内化,真正成为我们人格的一部分。
这和那句“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真正做到之前,先假装你已经做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关于这一点,有个研究曾说,底层家长如果经常学习中产家长的思维方式、处事方式和教育策略,孩子就会和中产出身的孩子相差不多,未来地位也会有所提升。
比如说,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博物馆接受熏陶,或者父母自己养成爱读书、爱思考的习惯,并且关心时事、政治,参与讨论,以及时不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孩子体验体验好一点的生活(如去一家有格调的餐厅等),从而避免遗传穷人思维。
而这些行为都会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孩子拥有更广的视野,和更大的格局,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成就。
上面两个捐赠实验的研究者还发现,针对品质的表扬,还需要看孩子的年龄。
事实证明,当孩子能够逐渐发展出强烈的自我认知时,这种称赞才会显得更有影响力。因为,当研究者对5岁小孩子的品质和人格特质进行表扬时,获得称赞,对于孩子好行为的维持力量,似乎并不是很大。
其中原因,主要应该是因为,5岁的孩子还太小,以至于他们还不能将父母对人格特质的评价,内化为自己的自我认知。
那么,孩子是从哪个年龄,开始将得到的评价内化为自己的品质和价值观呢?
关于儿童发展的理论说明,8岁的时候,孩子开始能够将慷慨行为和品质联系起来,并将得到的评价、观察到的行为等这些概念性的东西,内化为深刻的自我认知。
当孩子进入10-11岁,称赞行为和称赞品质这两种行为,所得到的效果就不会有那么明显的差异了,两种方式都会有效。
所以,从上面这个研究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呢?
那就是,当孩子的行为有关道德,比如慷慨、关心他人、乐于分享等,关于品质的称赞,会比关于行为的称赞,要更加鼓励孩子继续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尤其对于8-10岁的孩子,他们的认知能力,比如容易将收到的评价,内化为自己的人格特质。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内,就可能需要对孩子有关道德的好行为,做出针对品质的评价,比如“你真是一个慷慨的孩子”,“你是一个喜欢帮助别人的孩子”,或者“你喜欢关心别人,这很好”等等。
而当孩子过了11岁,家长可能更加需要针对行为做出评价,因为此时孩子的价值观内化已经形成,也有了一定自我认知,道德理念也初具雏形。
此时的他们,会开始质疑父母、老师的权威性和正确性,也对于“该做的事”和“不该做的事”有了强烈认知,对于父母对自己的评价,也会开始有所质疑,因此8岁时那种“将父母评价内化”的过程,可能会有所减弱,家长的一句评价,或许难以撼动他的自我认知。
等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对他们的影响就会不如同龄人,孩子们也开始对对与错形成抽象的思考。所以父母的评价,可能会让他们产生质疑,影响也不会和8岁时那样深。
不过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家长需要区分不同的情境,给予不同的评价,也应该避免用“你真棒”、“你真聪明”这种表扬。而关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针对品质、人格的表扬也无妨。
▼
表扬的程度
表扬程度,还需要看孩子的自信程度
科学家对于“家长如何表扬孩子”,做了非常多的研究。不过很多研究,都是将夸奖带给孩子的影响,当做一个定量,并假设一种表扬对于所有孩子的影响,都是一样的。
直到2014年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成为第一个探查“夸奖的强烈程度如何影响孩子”的研究。
这个研究的论文,被发表在期刊Psychological Science上,专门针对“过度夸奖的影响”进行了实验测定。
所谓“过度夸奖”,就是对孩子的赞扬已经超过孩子本身的能力,哪怕比平常的夸奖多一个词,都算作过度夸奖。比如频繁在一般形容词前面加上“非常”、“极其”或者“最”、“不可思议地”等副词,亦或是经常用“完美”等这样的形容词夸奖孩子。
如果说“你做得不错”和“你擅长这件事”,是个很简单的夸奖,而“你简直太擅长这件事了”,就是过高的评价。
一般以来,家长们给孩子的表扬,都是善意的,哪怕孩子能力不够,也希望通过很夸张的赞扬,试图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对于平时就不怎么自信,甚至有点自卑的孩子,家长们更加倾向于给出过高夸奖。
但是2014年这项研究就发现,对于不自信的“低自尊”孩子,过度夸奖反而会害了他们,而对于很自信的“高自尊”孩子,过度夸奖就会让他们获得前进动力。
原因也很好理解。
低自尊孩子,会因为过度夸奖而徒增压力,尽管他们看起来非常需要强烈的夸奖,和十足的肯定,但他们的不自信,会因为过度夸奖而约束住前进的脚步。
就像经常被夸“聪明”的孩子一样,低自尊的孩子会因为害怕失败、暴露自己的缺陷,而不敢去尝试更难的事情。
这个结论的论证过程也很有意思。
研究分为三个实验,在第一个实验中,一批成年人会得到一些假想孩子的资料,这些孩子中有的是低自尊,有的是高自尊。
然后,大人们会被询问,如果这些孩子完成数学试题,他们会怎样给出夸奖。
研究者发现,25%成年人给出的夸奖,是过度夸奖。而对于低自尊的孩子,大人们会倾向于给出更高的夸奖,也就是更为过度的夸奖。
第二个实验也印证了这个趋势,低自尊的孩子会得到更强烈、更高程度的夸奖,因为大人们希望给他们更多鼓励,以为这会让胆怯不自信的孩子得到安慰、提升自信。
第三个实验中,你就会看到过度评价的负面影响。
这一轮中,240个年龄在8-12岁的孩子,都被要求临摹梵高的一幅画。同时,他们被告知,一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等会儿会给出评价,而评价的方式是通过纸条。
事实上,并没有什么艺术家,纸条上的评价都是研究者写的。
这些孩子随机得到两种评价,一种是实事求是的日常夸奖,写着“你画了一幅漂亮的画”,另一批孩子则得到过度夸奖,写着“你画了一幅非常美丽的画,简直太棒了”。
在这之后,这些孩子又被要求临摹另一些图片,图片内容有的简单、有的很难。研究者还提醒他们,你可以选择你想临摹的图,而如果你选择难画的图,可能会犯很多错误,但也可以学到很多。
结果呢?
那些之前得到过度夸奖的孩子中,自信(高自尊)的孩子,会选择更难的图(知道他们自信,是因为他们在实验之初做过测试量表),而不自信(低自尊)的孩子,会选择更简单的图。
那些得到真实夸奖的孩子中,高自尊和低自尊孩子做出的选择,就没有那么大的区别了。
所以,这一系列实验表明,本来就很自信的孩子,也就是属于高自尊的孩子,得到很高的评价,会让他有意挑战自己,从而期待获得更高评价,因此高评价促使他们进步。
但如果孩子属于低自尊,那么选择简单的任务就会看起来更安全,所以高评价会让这些孩子蜷缩脚步、不敢尝试更难的挑战。这样看来,不自信的孩子,更需要实事求是的评价,和实事求是的夸奖,而非言过其实的赞扬。
因此,先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和自我认知的坚实程度,之后再选择给予多大程度的赞美,是各位家长应该思考的事情。
▼
怎样恰当地批评孩子
批评孩子:你只需让他羞愧,而不是羞耻
上一部分,我们说了孩子做了好事如何表扬,这一部分,我们来简单谈谈,孩子犯了错时如何批评。这是因为,孩子的自我认知,不仅依赖于父母对好行为的评价,还有关于父母对其坏行为的反应。
当孩子的行为造成不良后果,或者给他人带来伤害时,他们通常会有两种感觉:羞愧(guilt)和羞耻(shame)。
这两种情感体验看起来似乎相差无几,但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它们是非常不同的感觉,并会带来不同的后果。
羞耻,是一种觉得“我是个坏人”的感觉。
这是对自我认知、人格特质的直接负面评价,让孩子感觉自己渺小又无用,似乎怎么做也改变不了这种认知,而孩子通常对这种情感的反应,则是痛恨自己,或干脆逃避。
而羞愧,也就是内疚,是一种“我做了坏事”的感觉。
这是对行为的负面评价,而不涉及孩子的人格和品质,可以通过好行为去弥补和修正,改正以后依然是个好孩子。当孩子感到羞愧时,他们倾向于后悔,从而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了伤害,也会有意于通过正确的行为去弥补。
根据一位心理学家的研究,家长平时对于幼儿行为的评价,会直接决定孩子面对错事的感觉。
经常在做错事时被父母羞辱的孩子,会在自己犯错时条件反射般感到羞耻,而那些犯错时家长只是指出错误,并参与商讨改正方式的孩子,则会首先感到羞愧。
在一个实验中,很多孩子被给予一个布娃娃,而在孩子单独玩布娃娃的过程中,娃娃的腿会掉下来。
那些经常在家中因为错事而感到羞耻的孩子,会倾向于躲避研究者,也不会主动承认是自己弄坏的娃娃,心理负担很重。
而犯错时会感到羞愧的孩子,会倾向于主动修好娃娃,他们还会主动接近研究者,并如实解释刚刚发生了什么,不会掩饰自己的过失,也不会有太大的自我否定倾向。
在一篇关于儿童情感和道德感发展的论文中,作者提出,当孩子犯错时,如果父母表达气愤、撤回对孩子的爱,或者通过惩罚或威胁宣示权威,那么就会让孩子习惯于害怕犯错、掩饰犯错事实,并感到羞耻,觉得自己是个无可救药的坏人。
这样的情况下,父母的管教不仅不会起效,还会破坏孩子的自我认知,摧毁他们的自信心,从而让他们的道德感发育滞缓。
那么,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应有的正确反应是什么呢?
科学研究告诉我们,最有效的反应,就是表达失望。
根据一项研究,父母如果在孩子做错事时表达失望,说“你不应该这样做,我感到有些失望”,并解释为什么这种做法错误、会怎样影响到他人,以及孩子能够怎样修正自己的行为,那么孩子会发展出很好的道德感,不惧怕犯错,犯错时会主动修补。
此外,这种“表达失望,而不是羞辱”的做法,还会让孩子发展出健康的自我认知、良好的同理心,以及对他人的责任心和道德认同感。
这是因为,家长表达失望感受,可以表现出对错误行为的不允许,同时也伴随着更高的期待,又给了孩子提高的潜在空间,传达出“你是个好孩子,即使你做了错事,我也依然爱你,而且我知道你能做得更好”的信息。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即使犯了错,也不用担心父母会改变对自己的看法,自然无需逃避错误,他们有强大的安全感。
羞辱一个犯错的孩子,无疑等同于将他推向危险的深渊。
但很多家长,都会在气急败坏时喊出“你是一个坏孩子”、“我要离开你”、“我不要你了”之类的气话,虽然我们自己都知道,这些话每一句不是真的,但孩子一定会往心里去。
他们会觉得自己不值得爱,是一个怎样也挽救不了的坏孩子,所以有的孩子就会破罐破摔,真的成为家长口中的“坏孩子”,有的孩子慢慢孤言寡语,成为我们前面说的低自尊者。
想必没有一个家长愿意得到这样的结果。
▼
结语
时代在发展,社会环境在变化,竞争环境也在迭代,这意味着家长们的教育理念也需要不断进化。
至少我自己,在如何表扬和批评孩子这件事上,再一次更新了从前的观念。
我们都希望孩子成功、健康、快乐,但如何让他们有坚强的自我认知,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孩子对自己的认识,大部分都来自于你的语言和表情,相信你已经知道该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