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玩具时,总喜欢对着玩具说话,孩子喜欢对着玩具说话有心理问题吗?下面看看这背后的心理问题一定要重视。
最近,发现,家里俩娃有点儿“异常”:
豆豆边摆弄玩具边嘟囔:“卡车你怎么不开心?”
果果经常吵着给洋娃娃吃饭、洗澡、换尿不湿。
2~7岁的孩子与玩具“对话”,家长可能认为孩子在模仿动画片,其实这是孩子的泛灵心理。
什么是泛灵心理?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幼儿特别是3~4岁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泛灵心理,即认为世间所有事物都有情绪、有生命和有感情。
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TA 不能理解什么是“活的”、哪些东西有“运动能力”。
因此,孩子常常说“玩具车不高兴了”“洋娃娃快吃饭”“臭粑粑你走开”……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认知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泛灵心理会逐渐消失。
放大泛灵心理的积极影响
泛灵心理是孩子正常的发展阶段,如果家长站在孩子的视角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其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1.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
孩子对世间万事万物都充满好奇,2~4岁是孩子的语言爆发期,所以家长每天都能收到各种各样的奇怪问题。
-
如果家长用标准答案“正经”地回答孩子,2~4孩子的认知水平难以理解复杂的原理。
-
如果家长无视这些问题,孩子得不到家长的回应,这将大大打击TA 探索世界的热情。
-
如果粗暴地敷衍孩子,“去去去,跟你说了也不懂。”孩子可能不再提问,但也失去了对事物的好奇心。
家长可以利用孩子的泛灵心理,用拟人化的回答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为什么有时候下雨、有时候天晴呢?”“宝宝会哭、会笑,天空爷爷也有喜怒哀乐呀!”
面对孩子的发问,家长耐心地回应来满足TA 的好奇心,同时也刺激孩子语言技能的提高。
2.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岁是培养孩子生活习惯的好时机,但家里熊娃根本不配合怎么办?
既然孩子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生命,那家长就和孩子将这场戏演到底吧!
场景一:孩子乱丢玩具
有娃后,家里就是“震后”第一现场。每天家长都在收玩具——吼孩子——收玩具的循环中度过。
如果利用泛灵心理让孩子心甘情愿地不乱丢玩具,那么家长花在收纳上的时间将大大缩短。
朋友圈一位妈妈的吐槽
很多时候,家长说:“玩具丢得到处都是,家里多乱啊!”
说完这句话,渴望得到妈妈关注的孩子反而扔得更起劲了!
换一种方式试试看呢?
“小汽车被摔得好痛啊!”“洋娃娃躺在地下会着凉的,你抱着她好不好?”
一般情况下,将玩具视为朋友的孩子欣然接受家长的话。
场景二:孩子不肯刷牙
给孩子刷牙是一场追逐战,尤其是小宝宝,娃又哭又闹,那场面堪比杀猪啊!
家长可以跟孩子说:
“你今天吃了大苹果,苹果在牙齿里生出很多很多细菌……你希望细菌在你的牙齿里安家吗?”
“你今天吃了哪些好吃的,妈妈看看它们在你的牙齿里做什么吧?”
这些拟人化的语言符合孩子的泛灵心理,相比强迫和命令,这种方式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家长用孩子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孩子自然乖乖配合。
3.引导孩子“换位思考”,培养同理心
2~3岁是培养孩子同理心的最佳切入时间。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有助加强对个人和他人意愿、情绪的理解,增进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很多孩子逛公园时,喜欢践踏草地或随手摘花,家长可以说:
“你踩在小草的身上,小草会痛的!”“你把小花摘下来,它就找不到妈妈啦!”
站在孩子的视角看待问题,用孩子理解的语言表达,才是聪明家长施加教育的好方法!
避免泛灵心理的消极影响泛灵心理是一把双刀剑,家长要尽量减少泛灵心理对孩子产生的消极影响。
1.避免恐怖的画面、吓唬的语言
受泛灵心理的影响,加上认知能力有限,三四岁孩子很难分清楚想象和现实。
家长尽量避免孩子见到恐怖的画面、听到恐吓的语言。
不要吓唬宝宝说:“怪物来抓你啦!”同时挑选适合宝宝年龄、没有恐怖情节的绘本和视频。
2.正确看待孩子遇到的挫折
孩子犯错或遇到挫折时,家长要避免利用泛灵心理来推卸责任或安慰孩子。
经常看到,孩子摔倒了,家长狠狠地拍地:
“桌子不好,磕到了宝宝。”“地不平绊倒了宝宝,打地。”……
看到“绊倒”自己的桌子和地面受到“惩罚”后,孩子的情绪会慢慢稳定,但这种做法并不妥当。
如果家长惯用这种方式与孩子交流,孩子会变得推卸责任。任何事情发生了,TA 会认为“都是别人的错,不关我的事情。”
孩子从小就学会推卸责任,长此以往,可能养成不负责任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