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哭了到底要不要抱的观点,今日看看心理学家来分析一下,孩子哭了要不要抱?如果抱了,会不会宠坏他?如果不抱会不会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这其实并不是一个抱还不不抱就能简单粗暴回答的问题,今天就给大家一层一层的细细的讲,给你的育儿理念提供最扎实的理论依据(怼人的时候就更加理直气壮了呢!)。
哭了到底要不要抱?
为此布莱克曼博士专门写了一篇论文《Pick up the baby》(抱起你的婴儿),这名字一下就剧透了他的观点。
有名女性有两个孩子,一个四岁的女孩和一个九个月大的男孩。有一天这位妈妈在一本育儿书籍上看到一个观点说要让孩子大声的哭出来,不能一哭就抱,这样会强化孩子的哭泣行为,以此来要挟父母。
这个观点让她很焦虑,因为她做不到让自己孩子哭而不去安抚他,于是她觉得自己是有问题的,来让咨询师骂醒自己。当然我们先不谈这位妈妈为何对自己如此苛刻,老布在论文里说,单从技术层面考虑,他告诉这位妈妈:“你应该抱起你的孩子。”
哭了就抱,有什么好处或者意义?在孩子一岁以内,是建立他对这个世界的“基本信任”的关键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安全感。这份信任来源于他能够从一次次的被妈妈及时安慰的经验中总结出来:如果我出现一些需求的时候,是会有人回应我的。
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在一岁以内经常是不被回应或者不被及时回应的,那么安全感的建立就会非常糟糕。
让我来举个栗子:在父母那一辈的幼年,他们的父母可能由于工作或者农活,很多孩子是会被放在床上用被子围起来,只要不掉下床就好,妈妈可能半天回来喂一次奶。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孩子发出的绝大部分哭声、呼喊都是没有任何回应的,这对于婴儿来说是致命的,这种刻在人格核心处的不安全感会跟随一个人的一生,很难改变。
这也是为什么父辈的人,大多数在对待金钱或者物质的态度上特别的僵化、刻板,对待子女情感也很难生动起来。
孩子会因为太少受挫折被宠坏吗?这个问题确实是大部分家长都担心的,但是担心这些问题的人大多都混淆了一个概念:你认为的需要承受的挫折和一个婴儿应该承受的挫折完全是两回事。
来看看对于婴儿来说,什么是挫折:
在他感觉到饿,而你还没来得及把乳头或者奶瓶送到他嘴边的时候;
在他冷了,而你没有即使读懂他的信号给他加衣服的时候;
在他无聊了,想和你玩,你却以为他是想睡觉试图哄睡他的时候;
在他感觉恐惧需要拥抱,你却在上厕所没能及时抱住他的时候。
是不是觉得婴儿也太矫情了,那请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在热恋的时候如果对方回信息晚了五分钟,你是什么感受?
类似的体验中,你部分穿越回了婴儿时期,体会到了那种恐惧、焦虑、愤怒、伤心,而这些感受对于婴儿来说就已经是足够的挫折,让他可以逐渐获得现实感,逐渐成长。真的不需要你再去人为的制造一些哭了不抱的“延迟满足”。
哭了不去抱,有什么伤害呢?我截取了布莱克曼博士论文的片段:
如果你持之以恒的用哭了不去抱这样类似的方式去训练孩子成为更“坚强”的人,那你只会收获一个更“木”的孩子。
就好比很多成年人觉得对生活没有激情,没有热情,只是将就着活下去,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活,也没有感兴趣的事情,这样类似僵尸的活法其实就是被父母“忽视”或者“训练”出来的。
人是这样一种生物:我的需要,我的情感被看见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活着,人生就被点亮。而当我发出的声音没有回应的时候,就好比坠入万丈深渊,不断下沉,找不到存在的意义,甚至想死。
如果你是一个透明人,你的存在对周围人没有任何影响,那么又怎么证明你还活着?(这会儿夜深人静,一不小心哲学了一下,这个问题就此打住,想得太多了会头疼。)对于孩子来说,养育着(尤其是妈妈)对他的态度,就是他存在的意义和证据。
内容讲完了,接下来放一些供大家去文明撕X、打脸、怼人用的各学派的理论依据。(注:以下内容均来自于布莱克曼博士《Pick up the baby》论文原文节选)
依恋理论安斯沃斯的研究紧随 Bowlby 的研究,表明婴儿和母亲之间有组织的依恋关系是婴儿发展温暖和最终控制影响的必要条件。对安全的干扰会严重破坏对规则的建立,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考虑,尤其是在生命的第一年。抱起婴儿,就会得到安全的依恋。
客体关系理论
(哈特曼 et al .,1949;m·克莱恩,1946;生物型,2013;威尼康特看来,1975;e·雅各布森,1954;马勒 et al .,1975;o . Kernberg,1975;霍纳,1992;美国艾克塔,2003)Beebe 等人(2012)已经极大地展示了 4 个月大的母亲与他们的母亲的镜像和喜悦,这与马勒团队对“共生”高度的描述相一致。
皮亚杰(Sammons,2015)计算出一幅完整的他人照片和在一岁左右的婴儿身上产生“客体恒常性”。因此,当一个物体被移除时,1 岁的孩子可能不会注意到,但是当物体被重新引入时将会识别它。不抱宝宝的母亲可能会干扰婴儿客体恒常性的发展。
口欲驱动理论更新大约 6 个月大时,吮吸反射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婴儿常常可以被着,被交谈,被摇晃,而不需要被喂食。单独与母亲的关系可能足以让人感到安慰。斯皮兹称这是生命的第二个六个月,这是一个有区别的阶段。
到了第二年的后半段,如果孩子已经被抱起,那么吮吸和喝水就不再需要了。我们知道,当人们严重剥夺了母亲/口头的满足时,成年人可能会随身携带他们自己的“瓶子”——含酒精。(粽子妈注释:这里指的是,如果早年安全感没有被满足,相当于口欲期滞留,有可能在成年后会发展出酗酒、抽烟、暴食或厌食等与口欲相关的症状。)
最后,知道你们还是想听简单粗暴的总结,那就给一个:
孩子哭了,要抱,要及时抱,一岁以内尤其需要(一岁以后孩子逐渐发展出了自我安抚的能力,可以忍受短暂的挫折和失望)。
你可以因为:实在太累、心情沮丧、对孩子愤怒等等自身原因偶尔不去及时的抱起孩子,妈妈也是人,不必过度自责。
但请记住,这绝不可以被扭曲为:我是为了孩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