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宝宝育儿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婴儿期 > 婴儿护理

父母必知的主要敏感期详解,家长们看过来

出处:本站整理日期:2022-03-27 18:03:11编辑:琴琴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小编今日主要分享的是父母必知的主要敏感期详解,乐乐又涂了一晚上的涂色书,我想大概是涂色的敏感期到了。小家伙最近说得最多的就是“我自己来”,也经常为独立完成任务而自豪,有时也因为东西丢失、顺序打乱而哭闹。

我深知这些都是敏感期的表现,所以总是给予最大的包容和理解,希望他能在充满爱和自由的环境中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自信、勇敢的孩子。敏感期理论也就成了为人父母的必修课。

敏感期是意大利幼儿教育家玛利娅·蒙台梭利提出的,是蒙台梭利的四大理论基础之一。

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蒙台梭利形容“经历敏感期的小孩,其无助身体正受到一种神圣命令的指挥,其小小心灵也受到鼓舞。”

一、手口的敏感期(0-2岁)

乐乐手口敏感期出现在4个月到两岁之间。此时正值夏天短袖短裤,我抱着他玩儿得正开心,突然一个牙印狠狠的印在我肩膀上,一阵钻心的疼啊!手口敏感期的乐乐就像一只牙痒痒的小狮子,看到什么咬什么,连枕头都逃不过他的小尖牙。

应对方式:

为了免去我的皮肉之苦,我给他买了牙胶以满足他的口欲,比如苏菲小鹿、香蕉牙胶都是极好的磨牙装备。每天清洁他的玩具、经常清洗被褥也成了我的日常工作,我不能阻止他吃手、咬东西,但我能保证他咬的东西干净卫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的手口敏感期顺利渡过。

敏感期解析:

手口敏感期是儿童必经的第一个敏感期,是他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新生婴儿是通过口腔来感知世界的,而感知世界的第一步则是用他的嘴来认识手,所以婴儿总是乐此不疲的吃手,直到手被完全地唤醒,口的敏感期过去,手的敏感期到来,儿童无处不在地到处触摸。婴儿就是这样通过口腔和手与世界发生了最初的联结。

二、自我意识的敏感期(2-6岁)

你是否强迫过孩子分享玩具?是否强迫孩子和人打招呼?是否对孩子打人的行为感到惶恐?是否为孩子总是说“不!”而生气。其实这些都是自我意识的敏感期到来的表现。

哪怕是从自己的玩具上掉下来的一个小零件对乐乐来说都是一件珍贵的宝贝,不能扔垃圾桶,也不能送人。他有个癖好,收集吃完了的零食包装袋,他总说“我的”,我的东西就不能送人。

不知道从何时起对于其他孩子的攻击,乐乐学会了强有力的还击,虽然我从来没有教过他“打回去”,我想只要孩子的自我意识得到正常的发展,自我保护就是一种本能,只是家长还需要正确的引导。

昨天他对我说“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来,我能做好。”从曾经常说“不”,到现在最爱说“我自己来”,他已经从界限的区分上升到独立意识的萌芽。

应对方式:

在这个阶段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尊重和自由,尊重孩子的物权意识,不强迫分享,尊重孩子独立完成某件事情的意愿,给孩子说“不”的权利和自由。

敏感期解析:

儿童0-6岁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构建一个完整的自我。孩子出生时身体上和母亲分离,但精神上还是一体的,他并分不清楚自己和母亲界限,0-6岁就是他的精神世界和外界分离的关键时期,也就是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要经历秩序、追求完美、执拗等多个敏感期,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常觉得孩子不可理喻,随即贴上“任性”“顽皮”的标签。

其实孩子只是在精神胚胎的指引下尝试着与外界分离,经历着一场浩大的蜕变工程,在生命最初的十多年里,儿童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成长为一个独立的自我。

三、追求完美的敏感期(2.5-5岁):

在所有的敏感期中,这是最让父母抓狂的。很长一段时间乐乐经常因为东西丢了、玩具碎了、床单铺得不够平整、书角不能压平等哭闹。

在他两岁的时候,我给他吃砂糖橘,我把橘子分成两半递给他,小家伙突然哭了不肯接过分开的橘子。我意识到他应该是不肯接受橘子的不完整,于是我重新给了一个完整的橘子给他,他很快停止了哭泣,自己剥开吃了起来。

应对方式:

乐乐的幼儿园老师曾经对我说过当孩子敏感期到来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我想追求完美的敏感期就特别考验父母的耐心。

东西变形了,他会着急的想让它还原,父母得耐心的陪着他复原复原再复原;东西碎了再也找不回来了,他会哭泣,父母得用爱心给他情感上的依靠。

敏感期解析:

吃的苹果上不能有斑点、饼干必须是完整无缺的,衣服不能少扣子,接的水必须是满满的一杯,看动画片不能被打断等等都是追求完美的敏感期的典型表现,他最爱做的事情就是重新来过。

追求完美是孩子的天性,保护它就是保护一个追求完美的人。父母应该保护孩子对完美事物和规范事物的感觉。只有这样,他的心中才会有标准,才会追求事物的完美、和谐、规则,并为此而忘我地工作。

每个理想主义者都具备这样的品质,它成就了艺术家、科学家、优秀的教师和各行各业出色的人。

四、秩序的敏感期(3-5岁)

秩序的敏感期和追求完美的敏感期一般同时出现。有一段时间乐乐总是指定妈妈抱他下车,如果是爸爸打开了车门就会大哭,然后必须关上门让妈妈重新打开。

还有一段时间每天刷牙前都要给我们挤牙膏、接水,而且顺序必须是爸爸的、妈妈的、乐乐的,如果忘了一个环节都必须重新来过。

过了四岁以后,秩序的敏感期发展得更完善了,幼儿园放学后他总要到教室外面的阳台上把同学放乱的木马摆放整齐才肯回家,在家里也一样,玩具不玩了一定会自己准确归位。

有一次他生病在家休息,我去上班了,他用奶奶的手机给我打了电话,电话那头已经泣不成声了,原来他把玩具箱里的玩具全部倒出来了,现在他不知道哪些玩具是放在哪里一个箱子里的,但是他必须准确归位,秩序被打乱了他很着急、很生气。最后我告诉他先把不知道该放哪儿的玩具集中到一个新的箱子里,这才慢慢停止哭泣。

应对方法:

我们没有太多的能力把握生命内在的秩序,但我们清晰地知道,秩序的敏感期到来时,我们应保护儿童、理解儿童、尊重儿童、协助儿童,尽可能给儿童提供一个有秩序的外在秩序和环境。

为了帮助孩子维护内心的秩序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满足孩子重新来一次的要求。这个阶段的孩子看起来非常的执拗,不可变通,父母不能简单粗暴的镇压孩子内在的秩序感,也不能给孩子贴上“任性”的标签。

孩子有可能为了维护物品在他心中的摆放次序而花费很长时间调整物品的位置,显得很“磨蹭”,家长应该适当放慢脚步等待他调整好。

敏感期解析:

热爱秩序是幼儿的一个特点。对于幼儿来讲,秩序是生命的一种需要,就像呼吸需要空气一般,当它得到满足时,就产生了一种自然的快乐,这种快乐意味着一个人对他自己环境里的所有细节方面都能支配。

秩序感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是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的第一步,秩序感得到充分发展得孩子,懂得物品要及时归位,拥有清晰的分类、对比、序列等思维能力。

秩序敏感性是大自然赋予孩子的一种神奇的能力,如果孩子所处的环境阻碍了这种秩序敏感性的正常发展,孩子就会变得焦躁不安。因此,家长需要耐心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理解并帮助孩子秩序感的发展。

五、绘画的敏感期

乐乐最近正处于涂色绘画的敏感期,每天晚饭后我让他出去玩,可是人家就要在家里涂颜色,而且一涂就是一晚上。

应对方法:

四岁的乐乐还不能很好的控制笔,涂色的时候总是涂到线框外面,但是我从来不会纠正他必须画到线框内,有时候他会把天空涂成黄色,我也不会提醒他天空实际是蓝色的。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保护他不被打扰的专注力,不打扰,少指导,多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和感受。

敏感期解析

与此相似的敏感期还有音乐的敏感期、空间的敏感期、识字的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数字的敏感期等。当这类敏感期到来时,孩子会乐此不疲的重复着同一件事情,拥有极强的专注力。

有的家长苦于孩子艺术兴趣的培养,其实在孩子敏感期到来时,你只需提供不被打扰的环境和”有准备的熏陶环境”,因为孩子学习的热情和毅力与生俱来,不用人教,不用夸赞和奖励,不用培养和锻炼,但要加以保护。

以上只是列举了比较典型的敏感期,除此之外还有空间的敏感期、婚姻的敏感期、人际交往的敏感期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妈妈们可能要问了,这么多敏感期我记不住,更不知道何时来临,错过了怎么办?我认为重点不是将敏感期与孩子的年龄对号入座,更没有必要为错过敏感期而自责,因为敏感期理论的本质还得回归到蒙台梭利所提出的“精神胚胎”上,精神胚胎伴随着婴儿的出生来到世上,其中藏有心灵成长的密码。并且,只有孩子自己通过自己的行动、感受和思考才能解开这个密码。

那些敏感期只有一个大概的规律,我们无法找到一个精确的时间表,也就无法主动地操控,而只能由孩子的自发行为去发现,孩子目前正处于什么敏感期。

儿童的智慧是天然的,只要让孩子不受打扰的成长,给他爱和自由的环境,孩子的敏感期就能得以保护,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

相关阅读

编辑推荐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