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宝宝育儿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婴儿期 > 婴儿护理

再苦再难,也要陪在孩子身边

出处:本站整理日期:2022-03-28 10:02:54编辑:艾艾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那些留守儿童有多痛苦你知道吗?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是多么的幸福,家长即使再苦再难,也要陪在孩子身边。接下来看看下文,你就会了解一点。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新闻,广西那佐乡中心小学两名小学生,藏身于去县城的班车车底。

班车到站后司机来检查才发现躲在车底满身泥泞的俩人。

工作人员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俩人说太想念爸爸妈妈,想坐车去找在广东打工的父母。

小小年纪又不知道广东在哪里,只好先“搭”上去县城的班车再说。

看了真让人心酸,90多公里,三个小时,和滚滚前进的车轮如此近距离接触。

他们难道不害怕吗 ?

怕,怎能不怕!

但也许那长期被留守的孤苦 ,远比尚不可知的危险难熬罢。

我想起《变形记》节目中那些留守儿童孤苦的面容,有一期节目里学校组织学生在山坡上进行心理疏导,给孩子们一个机会倾诉被留守的感受。

16岁 的女孩常娇说:

妈妈走的时候说我长大了让我照顾好弟弟。

其实我一直很想他们,一想就努力克制,但就是克制不了。

我马上要毕业了,弟弟才十二岁连衣服都不会洗,爸爸妈妈也不回来,以后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15岁的吴云江说:

他们总是在电话里说很爱我们,平时却很少表现出这种爱。

我只有把对他们的爱藏在心里,却经常顶撞他们,让他们以为我很恨他们!

我觉得我最需要的是他们在身边关爱我。感觉他们在外面打工是对我们的一种放弃。

这些懂事的孩子一提到对远方父母的想念而不可得,都控制不住心中的伤感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太多的时候,孩子们的坚强是一种无奈的伪装。

你有没有被留守过?

网上很多人说:要是生活条件允许,有谁愿意骨肉分离?

也有人说:第一批留守儿童都参加工作了。

的确,留守儿童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实,他们的上一代也被留守过。

只是每一次面对仍然心酸。

我小的时候妈妈也常年外出打工,至今仍然能记起每次出发前母亲早起收拾行李的寂静。

也许是怕吵醒我们,母亲从来不跟我们道别。

直到脚步声随门远去,姐姐才在被窝里踢我的脚悄声说:

“喂,妈妈刚刚已经走了 !”

每次我都生气地回复她:“我知道!”

我们用这种倔强和沉默来掩饰不舍,怕的就是会抱头痛哭。

好在儿时的我们都热爱学习,转移了不少注意力,兄弟姐妹也多,学习之外还要忙生产。

然而现如今的农村早已不是以前生产热闹的景象。

孩子越来越少,夫妻俩都外出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和老人一起被留守、或是寄居在亲戚家的孩子恐怕更无从排遣父母不在身边的孤单。

孩子留守,你的爱留守了吗?

曾有一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显示:

32.9%的家长每天会和孩子联系一次,39.8%的家长每周会同孩子联系一次;

21.1%的家长每个月才和孩子联系一次,4.9%的家长每年才和孩子联系一次;

1.3%的家长甚至和孩子没有联系。

远离孩子本就是对儿童健康依恋关系的破坏,而疏于和留守孩子的亲情沟通,往往造成更致命的伤害。

之前曾听说,有一个广东省的11岁的男孩给外出打工的父亲发短信后自杀身亡。

这条死亡信息是这样写的:

爸爸妈妈,自从你们进城打工以后就好像把我给忘了。

我整天一个人在家,想你们也不回来,我想也许只有我死了,你们才会回家……

在很久都没有得到父亲的回复以后,男孩绝望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如果留守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至少让你的爱用另外一种合适的方式也留守。

告诉他今天的选择是无奈,明天会有新的期待。

离你的孩子近一点,再近一点

来自湖南农村的哈佛博士后何江,在谈及父母当年的教育时提到:

当时村里的青年劳动力大都去上海、广州等地打工,但何江的父母却双双选择留在老家。

他们坚持认为:

“不能为了打工赚钱,而让儿子成为留守儿童。”

“别人都出去种田,我们就多喂点猪,多种点田,舍不得他们”

儿子去美国读书以后,父母也叮嘱他:

“一定要电话回家,千万不要吝啬电话费。”

何江说这几年网络发达以后,自己坚持每天晚上都克服时差和父母通话。

并希望毕业后能回国来工作。

慈母手中的线,时时牵动着游子回归的心。

若不是当年父母那温馨陪伴的成长,何来今日勇创天下的坚强?

人生在世,又有什么能比一家人亲密无间地沟通与陪伴更温暖呢?

如果更多的父母能重新审视远离孩子的代价,或许就能选择离孩子更近一点的城市挣钱,有更多亲人团圆的机会。

离你的孩子近一点,更近一点 !

尊重生命的权力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

“夫妻关系是婚姻的定海神针,父母的夫妻关系就是孩子的命运。”

都说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可还是有很多生命的到来要承受不公平的命运,孩子生了不想养,不堪忍受婚姻的状况选择逃离。

可知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是上天的馈赠,他们的欣然成长也洗涤着父母的灵魂。

正确对待婚姻和亲子关系,是父母们势在必行的课题。

那些被迫长期和父母分离的孩子,往往更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

也更容易滋生出自卑、厌世的心理,和不愿与人交往的孤僻性格。

他们会特别期待得到关爱,却又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渴望被理解,却又拒绝被接近。

这种矛盾甚至会伴随人的一生,影响人们在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各方面的表现。

心理学家麦肯侬在研究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时指出: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

再苦再难也要自己带孩子

和这些把孩子留守的家庭相比,我更庆幸把孩子留在身边的抉择。

再辛苦地工作,再繁琐的生活,都渗透着参与孩子成长的点滴幸福。

每当在办公室聊起养儿的种种乐趣,同事佳佳常和我们诉苦女儿和她不够亲近。

佳佳曾经为了专心工作进修把女儿送到老家抚养,本来只想放三个月,结果狠狠心延长到一年、两年、三年。

到自己觉得合适的时候才接回来上学,但女儿每天非常想念乡下的姥姥,对爸妈的态度大都时候是好的。

只是执拗的小性子被触发的时候,爸妈怎么也哄不过来。

佳佳还发现女儿在学校表现得特别敏感和胆小,她特别懊悔。

在明明可以努力熬一熬自己带的年纪,缺失了对女儿成长的陪伴,如今不知要用多长的时间才能弥补回来。

曾有留守儿童写过一篇作文《我不喜欢月亮》感动无数人落泪:

我不喜欢月亮

我不喜欢月亮,因为,她不像太阳。

太阳多好,我睡觉,她也睡觉;

我起床,她也起床;

我不喜欢月亮,因为,她不像太阳。

太阳多好,我冷,她给我温暖:

我害怕,她给我力量。

可我彻夜不眠,可我内心火热,

可我感到孤单,可我单调平凡。

我不喜欢月亮,我却享受月光。

我不喜欢看月亮,

因为月亮每个十五都会圆,

而我的家人却没有团圆。

我是那么的希望

父母能和我一起吃团圆饭,

一起看月亮。

所以,再苦再难,也要陪在孩子身边。

若不得已要离开,请一定记得不要让你的爱也离开。

相关阅读

编辑推荐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