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摔倒了会不停地哇哇大哭?为什么孩子搭不好积木就发脾气?为什么孩子和小朋友玩时太在意输赢?为什么孩子有“三年级”现象,到了小学中年级成绩会一落千丈?
这都是爸爸妈妈们育儿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完全相反的现象:
有的两三岁孩子摔倒了,会若无其事地爬起来继续跑着玩儿;有的孩子积木没搭好,会一遍又一遍无比耐心地重新搭建;有的孩子和小朋友玩,无论输赢,都能开开心心地参与;有的孩子开始时学习成绩平平,但随着年级升高,却越来越好。
为什么不同的孩子,会有如此不同的表现呢?
两种不同思维模式:固定性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博士在她研究生涯的早年,遇到了一些“奇特”的孩子,她给一些10岁左右的孩子一些从易到难的智力测验题目,观察他们如何应对困难。
让她诧异的是,有个孩子摩拳擦掌,欢快地大喊:“我爱这个挑战!”另一个孩子努力做题,抬起头来时“满脸开心”:“你知道,我就想做这种信息量大的测验!”
为什么有人会热爱困难、热爱挑战,并且不害怕其中可能潜藏着的失败?沿着这个发现,她深入研究下去,最终完成了她关于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的理论,并写出了她的重要著作之一《终身成长》。
她认为,对于自己的能力,人们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
固定型思维模式——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要么是聪明,要么是不聪明,要么是能力强,要么是能力差,然后自己要做的,就是证明你的能力。他们很害怕失败,因为失败意味着对他们能力的否定,甚至是对他这个人的全面否定,所以他们的自信很脆弱,抗压和抗挫折能力也不强,有时候他们甚至会逃避做出努力,以避免遭遇失败。
成长型思维模式——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的。“即使人们在先天的才能和资质、兴趣或者性情方面有各种各样的不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成长。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相信自己要做的,是不断培养自己的能力,他们勇于尝试,乐于接受挑战,乐于付出努力,而不担心遭遇失败。他们的自信很强韧,抗压和抗挫折能力也更强,因此也更容易取得成就、获得成功。
两种思维模式的说法,不是什么成功学鸡汤,而是德韦克作为人格心理学家在长期、专业的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成果。它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当我们用它来分析孩子和爸爸妈妈身上的一些现象时,却会发现它具有强大的解释力。
两种不同思维模式的孩子
我们的孩子,其实从很小的时候起,就会不自觉地以这两种不同思维模式,来应对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各种事务,并且有不同的表现。
搭积木搭不好就一把推倒、万分恼怒的孩子,不小心摔了个跟头会哇哇大哭上好半天的孩子,遇到稍有难度的学习内容就丧失信心的孩子,他们其实都是“固定思维模式”的受害者。
他们会觉得,做不好这些,都是“我不好”“我不行”“我没有能力”“我很差劲”“我不如别人”,于是很小的一件事,都会为他们带来极其糟糕的感受,甚至放弃继续努力,当然他们的能力也很可能就停下来,或者发展缓慢。
而一遍一遍耐心搭积木的孩子、摔倒了自己若无其事爬起来的孩子、遇到困难的学习内容坚持一点点学下去并且让自己的成绩越来越好的孩子们,他们无疑受益于更积极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他们会觉得,搭不好积木没关系,我继续尝试,一定能搭得越来越好,摔倒了没什么可沮丧的,我下次小心点就好,遇到难题也不怕,我多花点时间,总是能做出来,遇到这些状况,不说明我不够好、我没能力。于是,他们迎着大小困难、信心百倍地继续努力,直至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甚至做得非常出色。
孩子思维模式的种子
孩子在思维模式上的差异,无疑来自父母,而不是在他们的头脑中自动生成。事实上,当孩子自己跑来跑去玩第一次摔倒时,不同的爸爸妈妈就开始把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植入他们的意识。
对学步阶段的孩子,爸爸妈妈通常都会呵护有加,很少让孩子摔倒,即便摔倒了,也很少责备孩子,但是当孩子能自如奔跑时,大人就会有不同的表现了。
有的爸爸妈妈是这样做的:孩子摔倒了,马上奔过去,扶起孩子,同时责备他,“你怎么这么不小心,跟你说多少遍了,不要乱跑,看着脚下,你怎么就是不听?”
急忙奔过去,是告诉孩子“这件事很严重”,责备孩子,是否定他的能力,这都是在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你不够小心,是你不好,你不行。
事实上,父母的这种态度,会比摔倒本身带来的疼痛,更让孩子沮丧。所以很多孩子,从小就养成了只要摔倒,不管疼不疼都哇哇大哭不止的习惯,因为这意味着他是失败的。
另外一些爸爸妈妈是这样做的:确认孩子没有受伤,会既不紧张,也不会着急,更不责备孩子,只是告诉孩子:“摔一下没关系,,自己起来继续玩儿吧。”
这样,孩子就会明白,摔倒这件事,它就是一件小事,没有什么的,我下次小心点就好。——成长型思维的种子就慢慢种下了。
当然,父母在孩子小时候种下思维模式种子的机会,还不止这一个,穿衣、吃饭甚至大小便,任何一个生活细节,当你用紧张、责备或者轻松、鼓励的方式来对待时,都是在为孩子种下“固定型思维”或者“成长型思维”的种子。
爸爸妈妈的两种思维模式
在育儿生活中,父母其实也有两种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孩子是否“天生如此”?
使用固定型思维模式的爸妈,倾向于把孩子很多表现归为“天生”:孩子天生聪明、孩天生就笨、孩子天生淘气、孩子天生不爱阅读。因为有了“天生如此”的认知,他们会认为,孩子笨是我没办法的事,而且也无法改变,孩子淘气也无法改变,孩子天生不爱阅读,我再努力也没有办法。
——于是他们在育儿的很多方向上会放弃努力,或者降低对孩子的期许,孩子的能力,也就被“天生如此”给固定下来。
使用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爸妈,很少使用“孩子天生如此”的说法,他们不用“聪明”“笨”来评价孩子,也不把淘气、不爱阅读之类归为天生,他们认为,孩子的能力会慢慢发展起来,而父母的责任,就是给孩子有效的家庭教育,帮助他们发展能力。
——于是,他们会更努力地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同时也给孩子更积极的期许,孩子当然也会越来越棒。
2、给不给孩子“贴标签”
使用固定型思维模式的父母,更喜欢给孩子贴各种定性标签:孩子不认真、孩子不听话、孩子专注力差、孩子叛逆——这些标签,无疑都是否定性的,而且否定的都是孩子的能力。孩子经常被贴这样的标签,很容易就对自己产生“固定”的看法,认为我就是如此,再怎么努力也不行。
使用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父母,很少甚至根本不使用标签,他们更倾向于给孩子积极的赞美,而不是负面的评价,遇到问题,只是就是论事,而不会上升到评价、否定孩子能力甚至整个人的程度,孩子就会慢慢明白:我哪件事做得不够好,不是因为我不行,我能力差,只是我还没下足够多的功夫而已。
3、“我能行”还是“我该怎么办?”
使用固定型思维模式的父母,更多地问“我该怎么办?”——他们遇到超出以往经验的新问题,很容易觉得束手无策,比如如何面对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就是很多父母觉得超级困难的事。
他们经常忧虑,那些难题,是自己根本无法解决的,于是经常向外求助,但从他人那里获得的经验,显然无法完全适合自家的现实状况,于是问题越积越多,直至觉得养孩子痛苦万分,简直是一场人生灾难。——他们的误区在于,没有用“成长型思维”来看自己,而是认为,自己做父母的能力就是固定的,不会的就永远不会,不行的就永远不行。
而使用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父母,他们相信做父母的能力,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来提升的,遇到超出以往经验的事,他们第一反应是“我去弄明白”,遇到一时困惑的问题,他们会想“我去想办法”。于是,问题一个一个得以解决,做父母的能力也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提升。
当然,使用两种不同思维模式的父母,也会带出不同的孩子。使用固定型思维模式的爸爸妈妈,会更容易带出自信不足、不够努力,抗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都不够强的孩子,而父母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采用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他们的孩子,会更自信、更努力、更能经受压力,更抗挫折,也更勇于面对困难。
你想做哪一种父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