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熊父母,父母是孩子一生中的教育导师,下面我们看看这21个礼仪好习惯一定要教给孩子。
在乘车时,在聚会时,相信很多人都碰到过这样的孩子,为此深感烦躁。
所谓“子不教,父之过”,从一个孩子的表现中也可以窥见其父母的教育方式。
孩子行为不当,父母若是及时纠正,批评教导,“熊孩子”知错能改,就会变成“小天使”;
若是父母极力袒护,过分宠溺,熊孩子只会越来越嚣张,终究成为没教养的大人。
教养是家庭教育的综合体现,良好的礼仪行为受用一生。
下面和大家分享21个礼仪好习惯,以便各位家长从简单普通的生活细节中,逐渐引导孩子们成为讲礼貌的人。
我们不强求孩子做到“人见人爱”,但希望他们可以成为举止得体的人,具备高尚的人格与良好的教养。
吃饭时,怎样才算有礼貌?1、让孩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享受每一顿饭。
这种感恩,包括对各个季节给我们带来各种当季的美味的大自然,包括对培育这些食品的人,也包括给我们补充营养和能量的这些食物。
2、培养孩子先让长辈先入座,并先给长辈盛饭的习惯。
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要做好示范,吃饭时先请家中长辈入座,并先给长辈盛饭。
在长辈还未动筷之前,晚辈不应自顾自地先吃起来。
在家长把碗递给孩子时,孩子应双手把碗接过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
3、培养孩子正确地拿筷子。
其实只要1个小时就可以教会孩子用筷子。单单是一个用筷子,就可以让一个人显得很有教养。
我们老祖宗发明了筷子,一种道具可以用于各种食物,蕴含着深厚的以不变应万变、以简单应对复杂的传统文化精髓,这也是我们必须要传承的。
4、避免让孩子在盘中翻来翻去。
不要为了挑自己喜欢吃的菜而用勺子或筷子在盘中翻来翻去。
有的人甚至将自己喜欢的菜从盘中全部调走,而把不好吃的留给别人,这是一种很失礼的行为,并且显得比较自私。
5、要求孩子不要一边吃饭一边干别的事情。
吃饭的时间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时间,也是加强亲子沟通的最佳时间。
提醒孩子,吃饭时不可以玩玩具。吃饭时也尽量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不要让孩子边吃饭边看电视。
同时也要提醒父母,再忙也不要在吃饭时长时间接手机,以给孩子带来不良示范。
6、培养孩子饭后帮助清理餐桌、收拾碗筷或者帮助洗碗。
对大部分家长来说,春节期间,跟家人、客人一起进餐的机会比平时多很多,而这也是对孩子进行餐桌礼仪教育的极好机会。
每个家长都希望带孩子出去时获得朋友的赞赏。不过,家长的功课要做在前面,要从平时就开始关注孩子的餐桌礼仪,培养孩子勤劳、乐于助人的好品质,多多帮助主人清理餐桌、收拾碗筷或者帮助洗碗。
在公众场合,有哪些礼仪?7、注意自己的言行要端正。比如咳嗽或打喷嚏时,尽量捂住嘴;千万不要在公众场合挖鼻子。
8、开门时要注意:先环顾四周,看下是否有人也需要开门,不要立刻松开门把手。
9、入座时的礼仪:在膝盖上放一块纸巾,必要时就能拿它擦嘴。
10、正确使用餐具。如果你不知道如何使用,可以询问爸爸妈妈,或者看看周围的大人是怎么使用的。
11、即使现场演出或讲座很无聊,也要安静地坐着。因为演员、演讲者在尽力做到最好,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与人交谈时,有哪些礼仪?12、请求:在请求别人做事的时候,要说“请”字。
13、帮助:在接受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这个人往往就会愿意再帮你一次哦!
14、插话:如果你需要立刻获得某人的关注,用“不好意思,打扰了”来开始谈话是最礼貌的方式。
15、道歉:如果你撞到了人,就立刻说“对不起”。
16、等待:除非有紧急情况,不要打断大人之间的谈话。等他们谈完事情后,自然会注意到你,并且会给你相应的回应。
与朋友相处,要注意什么?
17、不叫绰号。除非是在私下里的谈笑,其他时候,尤其是在公开场合,不要随意叫他人绰号。不管绰号如何,都是对他人的不尊重。
18、不评头论足。除非是赞美别人的外貌,否则不要去评头论足。
19、不开过分玩笑。不要以任何理由对他人开过分的玩笑。因为这对于别人来说,都会是残忍的。
20、表达关心。当别人问你近况时,回答完问题后,你可以同样地反问他,以示关心。
21、表达感谢。当在朋友家的时候,要对TA的爸爸妈妈的招待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