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对妈妈表现出惊人的依赖性,因为父母能够给他们想要的安全感,妈妈们总是担心他们会不会受伤,吃的饱穿的暖不,那么孩子很黏妈妈,这是有问题的信号吗?
“慢点跑,别摔倒!”
“不要往街上跑,车太多了!”
“别碰那个玻璃杯,摔碎了可能伤到你!”
多数父母经常不厌其烦地在孩子耳边唠叨,总是担心孩子受伤,尽其所能地去保护孩子。
但如果孩子经常这样“关心”父母,比如,“你煤气关了吗?”“你带钥匙了吗?”“咱家窗户关上了吗?”,那么,父母就需要注意了。
或许一些父母认为,这是孩子成熟的表现,但也可能是焦虑的表现。
这样的孩子做事情总是很谨慎、细致,他们十分敏感,常常能觉察到别的孩子注意不到的事,但因为他们不知为什么会这样,就只能默认这样的方式。
“焦虑”的孩子什么样?
其实,导致儿童焦虑的根源主要源于恐惧,比如,有些孩子不愿参加社交活动,玩游戏输了以后会哭泣,被小朋友碰了一下也会哭泣……这些都恐惧的表现。
因为这些孩子多数被保护过度,他们害怕陌生事物、陌生环境和陌生人,只有在父母的身边才会觉得安全。
这样的恐惧在不同年龄段会有不同表现:
比如,婴儿期会表现为陌生人恐惧,在幼儿期则会表现为分离焦虑;小学期是现实危险恐惧,如对火、雷电、疾病等的恐惧,等等。
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恐惧是儿童成长的必然阶段,但如果因家庭教育问题导致儿童没能学会应对这些“恐惧”,就可能导致未来的焦虑。
孩子可能会对一些本不必担心的事“小题大做”,他们会低估自己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他会变得脆弱,长期感觉疲劳无力、身体不适,学习成绩也不太好,较少有朋友,等等。
是什么导致儿童“焦虑”?
研究显示,焦虑家庭中的儿童患焦虑的比例是非焦虑家庭的7倍。
虽然似乎遗传在起着作用。但事实却是,很多有焦虑症的父母,孩子并不焦虑,这一方面说明焦虑成因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显示,家庭环境对儿童焦虑有较大影响。
比如,一些受到过虐待的儿童,或者经受过失去重要亲人或父母离异的儿童,就可能变得焦虑,而这与遗传无关。
另一个导致焦虑的原因,就是父母的家庭教养方式。
有研究表明,家庭互动将影响焦虑儿童对某些情况的反应倾向,进而影响儿童的行为。
比如,有些父母对孩子保护过度,无论孩子磕了,还是碰了,父母都表现出高度的关心,甚至焦虑的行为。
一方面,父母的表现,让孩子“学会”了焦虑;另一方面,孩子本来对周围环境存有恐惧,而父母的过度反应又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想法。
有些人将这样的父母称为“直升机父母”,他们会经常围在孩子身边,不停地问孩子,“你冷吗?”“你热吗?”“你饿不饿?”“你疼不疼?”……
虽然父母出于好心,但这样的过度关心和保护,将使孩子放弃主动应对困难和挑战的信心,进而缺乏掌控感,总对未知困难充满忧虑,甚至可能出现焦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