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学习西方的教育理念,学习育儿专家的教育方法,摒弃了虎妈狼爸式的“棍棒教育”。
但当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不要对孩子让步了,该揍的时候还是得揍”的言论一出,很多爸爸妈妈又开始迷惑了:
面对撒泼打滚的熊孩子,到底打还是不打?该如何培养出礼貌温和的孩子?
我们先来说说规则。
其实规则是成人制定的,孩子一开始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行为,什么是不对的行为,因而需要引导告诉他们如何做才是对的。
当孩子试图在墙上乱涂乱抹的时候,可以给他一个画板或者一张纸,告诉他涂在上面。
当孩子打你的时候,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你喜欢妈妈,就这样轻轻地摸一摸妈妈。
而规矩一旦设立,就不要轻易妥协。
在商场无数次看到过这样的场景,孩子为了要一个玩具在商场哭闹甚至倒地打滚,那个最初说着坚决不买的妈妈最后选择向孩子妥协,小朋友拿着玩具欢乐地跑开时,带着胜利的微笑。
很多妈妈为此很苦恼,但又表示很无奈。
应采儿曾支招说,如果儿子想用哭闹的方式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她绝不会妥协,就让他在地上打滚闹情绪,直到自己平复为止。
几次下来,Jasper就不再撒泼打滚要东西了。
这里其实暗含着规矩设定的过程,一个宝宝学习规矩的过程是这样的:发现得不到—哭闹耍赖—明白不可能得到—平复情绪—找机会试探—确认真的不可能得到—明白规矩所在,从此不再试图打破规矩。
设立规矩,严格执行,就对了。
那些被贴上“熊孩子”标签的孩子任性发脾气、调皮捣乱的背后,往往有着求关注的诉求。
用心去破译孩子的“坏行为”,给他一个拥抱,听听孩子的真实想法。
比如孩子接了一大盆水,漏了一路最后倒进了花盆里,当你耐心听孩子说,你会发现他只是想帮你浇浇花,而不是你以为地在玩水。
很多时候,训斥或者打孩子,只是爸爸妈妈在发泄自己的情绪而已。
很多时候,问题的根源是大人的情绪失控了。
做好情绪管理,在动怒前先冷静下来,深呼吸,问问自己“我为什么生气,生气能不能解决问题,如果不能解决,我应该用什么方式来解决”。
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和安全感。
绘本《大卫,不可以》中,大卫是一个调皮捣蛋、让人头疼的小男孩,妈妈是一位严厉甚至有点粗暴、内心却充满温情和浓浓爱意的母亲。文中用大量篇幅描述大卫的调皮,以及妈妈对他说“大卫,不可以”,却在大卫真的闯祸时,选择让妈妈给他一个温暖的怀抱。
所以,准备动手打孩子之前,先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吧!
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获得社会行为,观察结果会进一步转化成模范行为。
家庭是孩子模范的主要场所。
父母是孩子模范的主要对象。
父母怎么说话,怎么处事,他都会学习和模仿。
父母用粗暴的方式,孩子也会有样学样,用粗暴的方式。
而父母用爱的方式,孩子也会学着用爱的方式。
这里不得不又要提到陈小春和应采儿了。他俩是演艺圈里的模范夫妻,陈小春会在两个人吵架的时候,毫不犹豫的低头认错。应采儿也会在提到老公时,一秒钟变迷妹,夸他唱歌好,演技好。
正因为父母的彼此爱护和尊重,Jasper才会如此暖心,每天奶声奶气地跟爸爸说:爸爸,我永远爱你,看到爸爸不小心划伤时,会追着爸爸说:你受伤了,我要看……
那要不要对“熊孩子”的“熊行为”实施惩罚呢?
当然!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全书》中分享了自然惩罚的方法,指的是让孩子自己认识到自己错误的行为所产生的自然后果,从而吸取经验教训,下决心以后不再犯。
比如,下班回来,发现孩子把玩具扔的到处都是,弄得客厅一团糟。自然惩罚的方式是让孩子自己收拾,并告诉他,如果不收拾的话,那下次就不要玩玩具了。
这样孩子就会记住自己的行为和产生的后果,明白其中的因果联系,从而在未来经历类似的情况时,可以自行判断是不是可以这样做。同时,还避免了因父母进行人为惩罚而带来的情绪对抗。
南京市一个小学生在参观六朝博物馆时,拿走了展厅两块鹅卵石,几天后,他在妈妈的陪同下,将鹅卵石送回去,并递交了一份道歉信。
这位妈妈采用的就是自然惩罚法,让孩子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一方面让他自己认识到要遵守社会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以后不再犯这样的错误,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孩子知错就改的品质。
要注意的是,一岁以内的孩子,正处于和妈妈建立依恋关系的重要阶段,不要实施任何形式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