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前孩子发展出健康的自主意识,将受用终身。因为自主意识差的孩子,没有界限感,没有主见,内心不能独立,容易盲从,缺乏生活的主观能动性。
自主意识薄弱的人,生活中还不在少数。那么我们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来看看自主意识到底有多重要?
没有界限感
婆婆是个很好的人,从来都是先人后己。但大多数亲朋好友都不会对她的付出有多大的感激,因为她是一个没有自我,没有界限感的人。
比如在与公公的关系里,她无论何时无论何事,总是以公公优先,仿佛把自己一直放低到尘埃里,可这种付出并没有带来她所期望的回报。
再比如在与子女的关系中,她又是把自己放在最后一位。
常常是“你好,我就好了”,
“你听话,我才开心”,
“你有出息,我就跟着享福”这样的心态。
她会在晚上九点多,直接用钥匙打开我们的房间门走进来,会事无巨细事事都想给点意见。虽然我知道她是好心,但心里总会有些不舒服。直到后来自己学了心理学,才对这些行为渐渐释怀。
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没有界限感的人,而很多家庭矛盾的产生,也是因为没有界限感的原因。
界限感不是因为太爱对方,而变得无私。而是因为缺乏界限,导致缺乏爱的能力。所以,在生活中不断地追求控制,以弥补自我意识萌发期没有得到满足的缺憾。
比如丈母娘不由自主地想参与到女儿和女婿的生活中,婆婆不受控制地想涉足儿子的生活,妈妈希望知道孩子所有的事情,从吃饭睡觉到穿衣打扮,再到写作业、交朋友,凡事都想参与。孩子一有想要脱离掌控的行为,妈妈就会焦躁不安。
这些都是典型的没有界限感。而这种行为,将会使得自己或者家人都很痛苦。可见,健康的自我意识到底有多重要。
没有主见
没有主见的孩子最容易盲从。比如我身边有个朋友,竟然连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都不能够确定,最后还是根据父母的安排出嫁了。
嫁人后就坚定地“从夫”,好不容易奋斗到丈夫有点小钱了,结果人家出轨了。出轨的对象无论相貌还是人品都不如她,说白了,那个小三就是她老公发泄欲望的工具。
她还因此断定,老公是爱她的,只是因为自己那方面不能让他满意,所以他找那样一个女人,也情有可原。她的原话是“毕竟是我不够好!”
其实,仔细想一下,在学生时期,她的这种没有自我意识的行为就已经表现的淋漓尽致。比如她经常哭闹的事情是“父母不高兴,朋友不高兴,肯定是我做错了什么!”而且还是个不会拒绝别人的老好人,总是怕因为自己的拒绝而导致关系破裂。
在青少年犯罪的案例中,大多数都是被教唆犯罪的。为什么呢?因为被教唆者缺乏主见!比如对于有主见的人来说,如果有人引诱你“你不抽烟,算不算男人?”,在你自己心里肯定有个男人的定义,不会被他这样的三言两语而蛊惑。而没有主见的,就很容易去盲从,很容易被引诱被蛊惑。
“妈宝男”与“乖乖女”
前段时间朋友圈里有篇被疯传的文章,叫做《幸福的婚姻,多少都有点“六亲不认”》作者写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啊。其实她说的就是界限感和自我意识。
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自杀的新闻,很多人都知道吧?原因就是她妈妈把活着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她身上,三十年来,无论女儿走到哪里,母亲都要紧紧相随,并操控她的人生。导致女儿三十岁了都没有正式谈过恋爱,没有自己的生活空间,没有朋友,没有异性相伴,彻底沦为了母亲的傀儡,最后感觉人生无望,只能寻求自杀来解脱自己。
而生活中又有多少婆婆,总是因为儿子的“娶了媳妇,忘了娘”而耿耿于怀。孰不知,新娘代替老娘,本来就是自然规律,不然生命怎么得以延续,人类怎么继续发展?作为母亲,最需要学会的事情是,接受孩子的逐渐分离,这或许才是母爱的真谛!
那涵涵妈说了这么多缺乏自我意识给家人和自己带来的伤害,也该讲一讲,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
首先要给足孩子安全感
孩子三岁之前,安全感的储备很关键。安全感有没有给到位,决定了孩子以后会不会健康地从心理上跟母亲分离。
1岁前的婴儿,他是“不分你我”的,生命的最初,他依然以为自己还在母亲的子宫里,与母亲是一体的。他需要妈妈大量的亲密回应和及时抚慰,比如哭了就赶紧过来抱我,饿了就马上喂奶给我吃,让我这样尽最大可能地被满足。
然后,慢慢他的内心就会开始分化,形成个体化的自我,拥有自我界限和自我意识。而我们诸上所说的满足,就是给予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不要控制孩子
宝宝在2岁左右的时候,随着自我意识的加强,会进入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这是典型的行为表现就是说“不”。做与不做,同意与不同意他都喜欢说“不”。那是因为他要通过这种语言表现和不断地重复中,寻求“我”与他人分离的快乐。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这种行为没必要感到头疼,反而应该欣喜。因为正是这种从说“不”开始,到形成自己坚定不移的看法,再到逐渐形成独立的自我,才会渐渐派生出优秀的个人品质、喜好、性格和意志。那么一个人最核心的部分就健康地形成了!
父母此时切记不要试图去控制孩子,当然也不是事事满足他,而是允许孩子明白,“可以有所为,但也必须有所不为”。这当中的界限当然要靠父母去平衡。也就是我们总说的爱无条件,但要有原则。而这个原则除了公认的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环境,其他就是各自的家教家风注重的内容了。
让孩子认识自我
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能要什么?
人的一生都在回答着三个问题,可很多人却一生都不知道。因为他们对自我缺乏探索。
为什么同样的原生家庭带来的性格,很多人通过学习和阅读,救赎了自己,有的人却不能?这就是自我探索的差别。
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曾说,李奥尼所有的图画书都在追问都一个问题—“我是谁”,《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鱼就是鱼》都在讲述一个自我认同的过程。
而他的《田鼠阿佛》则是告诉孩子“我想要的是什么”。
眼看着冬天已经不远了,小田鼠们开始采集玉米、坚果、小麦和禾杆。从早到晚他们全都在忙活,只有一个例外,就是阿佛。
他们看到阿佛有时就坐在那儿,盯着草地看,他们说,“那,现在呢?阿佛?”阿佛简单地回答道,“我在采集颜色,因为冬天是灰色的。”
阿佛说着,田鼠他们清清楚楚地看到所有颜色,放佛有人把颜色图在他们的心头上似的。
“还有词语呢?阿佛?”
阿佛清了清嗓子,等了一会儿,然后,就像站在舞台上那样,他说:
……
当阿佛说完,他们一起鼓掌喝彩,“好啊,阿福,”他们说,“你是个诗人,真想不到!”
阿佛红着脸,鞠了个躬,害羞地说:“是的,我知道。”
作者李奥尼说:“对于四五岁的孩子,要让他们明白隐藏在故事背后的道理是不可能的,但这点并不重要。因为孩子们可能会觉得这个故事很好玩,会觉得这只田鼠好像和我一样啊。”
与其只是读懂了绘本而没在心里留下痕迹,还不如读得不太懂却在心里留下了点什么。
因为你会发现很多储存下来的知识,都会在突然的某一天,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或者令你豁然开朗。
被人教会和通过思考自己体会到,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而经典绘本阅读,就是在帮孩子通过阅读不断内化自我认知。就像《田鼠阿佛》一样,孩子会知道,与众不同不是可耻的,不是每个人都要和别人一样,关键在于“我想要什么?能要什么?”
在孩子6岁前一定记得培养他的自我意识。这关系着他以后的人生能否活得自主和快乐,以后的家庭是否会幸福和谐,以后在工作中是否能够独当一面,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是否耐得住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