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妈妈开“坐谈话”,一聊天难免扯到带孩子,有个字总会由某位妈妈有意无意脱口而出:累! 都说咱中国人是一大家子带一个娃,而国外妈妈却是一个人带几个娃,为啥中国的妈妈总在喊累?
首先要肯定的是,中国妈妈一定是世上最累的妈妈。下面,我们将继续冒着被骂“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风险,着重分析一下,为什么中国妈妈带孩子太累,希望能尽量帮到一些妈妈从无休止的疲累中解脱一下,享受更多的带娃乐趣。
中国妈妈过度关注孩子
中国小孩普遍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有了名的,反观美国小孩,不论成绩出众与否、长得丑俊,一开口都是趾高气扬、活灵活现的,内心深处觉得自个儿是个人物。换句话说,这些孩子都特别自信。这跟中国家长“过度呵护”脱不了干系。
中国妈妈对孩子爱之深关之切,生怕孩子受一点伤害,很多已经突破了保护的范畴,变为“放不开手脚”。世界固然复杂,但别忘了孩子有一种成长中必须获取的品质,叫冒险精神。若孩子一直在妈妈的避风港下成长,等离开了这遮风避雨的庇护,真的会不知如何去生活。这类妈妈为什么累?因为对孩子的担心,永远是妈妈脑子中绷得最紧的一根弦,所以,她们总会满嘴抱怨:自从有了娃,真是身心俱疲啊!
把未实现愿望强加孩子身上
《虎妈猫爸》想必大家都看过,这种妈妈就是爱把“未实现愿望强加孩子身上”的典型,听话成为评判孩子好坏的标准。在这种妈妈眼里,孩子没有按父母规划的人生路走,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独立的思想,就是叛逆、学坏了。如果你用心观察的话,会发现这种案例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比如那些都结婚立业后,很多事依然要妈妈拍板的妈宝男。
这类妈妈往往在事业工作中处于不顺利或上升期阶段,知道奋斗之苦,于是,潜意识的将后半生的主要精力全部投入到“望子成龙”的拼搏中,为了让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发展,对孩子的生理、心理状况置若罔闻,这样一来,即便孩子取得了某些成绩,本身却很难活出自我,人生迷茫感也将常伴左右,妈妈不仅累心费时,孩子也难成大气候!
“中国式”攀比心
“别人家孩子由于暑假上英语辅导班,这月阶段性测试取得了全班第一,咱家孩子要不要恶补英语,如果不上辅导班,孩子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别人的孩子都在穿名牌,我们只给孩子穿普通的衣服,会不会被其他家长笑话很穷?”
在相当一部分中国父母生活私房话中,别人时时刻刻都占据着话题的重点,孩子要做什么、怎么做,常常以别人家孩子做什么、怎么做为指南。渐渐的孩子成了父母攀比的砝码,渐渐的通过身教,孩子也把只把眼睛盯着分,不知为何学,更不懂学以致用。而妈妈呢,既要时刻盯着别人家孩子,又要鞭策自己孩子时刻努力跟上,以免掉队,如此怎能不焦虑、不累心?
高人一等、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这些话在中国人的耳畔已经回响了几千年,不得不说,中国人活得太累了!所以,就不要让孩子成为中国式攀比的牺牲品了吧。
中国妈妈不能富养自己
有的妈妈时常感慨当妈前后的巨大差异:当妈后没了自我,一生都在为子女忙碌,为子女挣钱,完全不顾及自我价值体现。与丈夫相处的时间少了,与朋友的联系少了,与社会的接触少了,业余的兴趣少了。为了家庭和孩子,推掉了单位组织的大多数聚餐和旅游活动,甚至放弃原本辉煌的事业,无论是心甘情愿,还是被迫无奈,似乎只有这样,才称得上称职的中国好妈妈。
可结果呢,果真像这类妈妈想的这样伟大吗?真不一定。但它的副作用却相当明显,可以负责任的说,不能富养自己的妈妈,首先就摈弃了富养孩子的机会。
中国妈妈活得太操劳
很多妈妈常挂嘴边一句话是“孩子拉扯这么大我容大吗?”“拉扯”二字就极其形象地表达了中国妈妈为带孩子所付出的操劳辛苦。天一亮就为孩子准备早饭,完了送孩子上学,下课后给孩子辅导作业,深更半夜洗衣服。那,爸爸呢?
现如今,网络上有一种很犀利的说法,叫“丧偶式育儿”。就是这样吧。说的就是爸爸不参与育儿、缺席孩子成长的状况。
不得不承认,爸爸不参与管孩子,带孩子是妈妈一个人的事儿,是很多中国家庭的常态。但这并不科学,爸妈协同带娃,既能分担育儿生活中的具体工作,也可以随时商量关于孩子的各种大小问题,得出一致见解。这样做既分担了工作量,又使亲子关系的亲密度更进一层。当然最关键的一点,父母的共同陪伴,才能让孩子的心理和人格,发展得更健康、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