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宝宝育儿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婴儿期 > 婴儿护理

孩子在公众场合吵闹,家长应该怎么做才对?

出处:本站整理日期:2022-04-03 14:04:31编辑:乐乐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10月9日著名节目主持人孟非在微博发布一则消息:“高铁上很多熊孩子发出的噪音其实远不如他们爹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哄孩子发出的噪音。国外已经有女性专用车厢,中国高铁为什么不可以有熊孩子和父母的专用车厢?”

这条消息引发了网友上千条议论,有人认为不能一竿子打死,要学会包容和理解;有人认为熊孩子背后一定有熊家长的存在,孩子哭闹是家长没有管教好;也有人表示孟非不明白,这是小孩子的天性;还有人认为孟非作为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发布情绪化的意见会给公共秩序的治理造成干扰。

其实小孩子在公众场合吵闹引发热议话题已经不是第一次了。5月12日晚,在大连某饭馆内两个4岁的儿童互相追逐玩耍,一名女大学生不堪其扰向其中一名儿童踹了一脚,随后孩子家长护女心切动手打人引起现场一阵骚乱。

此类事件之所以会造成如此反响,一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在公众场所被小孩子吵闹打扰过的经历:电影院里,后座的小孩不停地大声问问题、踢椅子;你在用餐,几个小孩子追跑打闹,还发出刺耳的尖叫;你想在飞机上安静地睡个觉,旁边的小孩哭闹不停。二是因为很多家长无奈表示自己的孩子就是别人口中的熊孩子,孩子处在某个特定年龄段,他们也无能无力。

对于孩子在公众场合做出的不礼貌行为,我们真的束手无策了吗?你可以试试下面这些方法:

选择适合孩子的公共场所

孩子在比较小的时候,即使没有人逗他,他也会经常发出嗯嗯啊啊各种声音,这是一种非意识控制的生理发育现象,这个时期家长不宜带孩子去图书馆、书店这类封闭性比较强的场所。类似音乐会、话剧这种需要观众安静的场所,则适合年龄稍大、有一定自控能力的宝宝。此外,由于中国目前没有电影分级制,一些涉及恐怖、色情、暴力画面的电影千万不要带孩子去看,刺激的声音、惊悚的画面等很有可能引起孩子的哭闹,甚至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了解孩子的需求

外出时不要忽视孩子的基本需求,仔细观察很多孩子“鬼哭狼嚎”的背后其实是有原因的,他们往往是通过哭闹乱叫等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诉求,比如:饿了、渴了、尿了、累了、想引起大人的注意力了,家长要及时回应,并在出门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比如考虑到孩子有可能在正餐开始之前就饿了,提前准备一些小点心等。

出门前约定好规则

孩子通常自制能力比较差,由于年龄小的缘故对一些东西也是似懂非懂,所以每次出门前,耐心和孩子交代好将要带他去哪儿,都要做些什么,会见什么人,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所,不可以乱跑吵闹,有问题要及时告诉爸爸妈妈,不能乱发脾气,如果你答应了一会出去就要做到,否则就不可以出去了。

孩子是一个好动的群体,即使你做好万全准备,有时候依然会状况不断,那么当孩子已经出现哭闹、尖叫、乱跑乱跳等行为时,家长可以怎样做呢?

安抚情绪

当孩子出现“胡闹”行为时,不要急着训斥和指责孩子,而是应该先稳定孩子的情绪并加以疏导。比如可以蹲下来抱抱孩子,问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是不是有什么要求,然后和缓地安慰孩子。

明确制止

很多小孩的不良行为都是无意识的,通常情况下家长可以在孩子出现某些行为后及时出声制止,明确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可以的,会打扰到别人,这样的行为不礼貌,如果乱跑乱跳还可能会受伤。如果孩子还是没有终止当下的行为,可以考虑将孩子带离现场,并告诉孩子离开的原因。

有些家长会以孩子尚小为理由纵容孩子,当孩子在公共场合过于喧闹时,选择视而不见、任其发展,这样做是十分危险的,孩子的是非观需要从小建立。

耐心引导

有时候小孩子大喊大叫是为了表达兴奋或者不耐烦,那么父母就要做好正确引导,让孩子明白靠提高分贝并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要学会分清场合,在一些特殊的场所要保持安静,这其实也是孩子成长认知的一个过程。

家长还要注意教孩子的过程要有耐心,不能敷衍了事,除了告诉孩子不可以,还应该让孩子明白其中道理,理解他人的立场。

转移注意力

有些时候孩子屡劝不止,家长越说孩子吵得越厉害,这很有可能是因为孩子太小听不懂道理,自己还没意识到犯错了,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用一些孩子喜欢的玩具或者感兴趣的话题快速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有一位家长曾提到每当她家宝宝哭闹的时候,她就轻轻地把孩子的嘴挤成金鱼状,孩子因此被逗笑,屡试不爽。这是个不错的思路,相信家长都会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有效方法。

言传身教

孩子在公众场合没礼貌,家长也不妨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是不是自己某些不良行为给孩子留下了错误的印象,孩子有样学样,比如:乱插队、大声喧哗、说脏话、乱丢垃圾等。不要小看榜样效应,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亲身示范正确的、有教养的社交技巧,比单纯说教效果会更好。如果你发现自己身上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请为了孩子努力改善,成为孩子名副其实的好榜样。

要求孩子成为有教养的孩子之前,请先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教养的家长。

孩子的天性不能压抑,但是规矩和礼貌也是教育必备的,它们之间并不冲突。为人父母不能一味放任孩子的不良行为,而是要循序渐进,让孩子养成适应和理解不同环境的能力,只有这样做才能让孩子获得真正的成长。

相关阅读

编辑推荐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