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不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首先是需要帮助和示范的,这样我们会更放心的尝试去做,努力将其成为自己会做的事。不管从女孩到妻子再到妈妈,还是从男孩到丈夫到父亲都同样需要帮助,但现实中往往没有现成的帮助指导,更多的是两个人各自摸索协同完成。其实好的婚姻从头到脚都是两个人的协作。
以前听别人说养孩子不容易,但是纸上谈兵跟实际操作那完全就不是一回事儿。何况那个时候,满心都是初生的喜悦。
很快,孩子到来,当我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做的时候,我的自恋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从最开始的学习喂奶、换尿布到后面的陪孩子玩耍,我好像所有的脑回路都被堵住了。难以相信自己,这么一点小事儿都搞不定。
我注意到,当我的丈夫站在孩子边上,诺大的手掌不知道该怎样抱起孩子的时候,他大概也是跟我一样内心正体验着不知所措。这个时候,我的妈妈在旁边说,不要紧,你就这样学着抱,慢慢就会了。
妈妈的话像一针安慰剂,给我和丈夫都吃了个定心丸。孩子爸爸慢慢放松了下来,开始认真的看我妈妈的示范。
孩子整个身体软软的,爸爸也抱的很笨拙,但终究完成了这个第一次,他抱起来了。孩子没有受伤。
之前孩子爸爸总是担心会伤到孩子的脑袋,怕自己抱不好。结果自己抱得越来越好,
越来越有经验。这个过程给我蛮大的启发。
当我们不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帮助和示范。
一个人无助的时候,会想当然的认为别人应该要会,这是一个婴儿式幻想,即我有一个想法,你就要满足我。
成人的这个想法导向的是情绪,因为还到不了这件事情要怎么处理就直接被卡住了,这个被卡住的部分就是你为什么不满足我。成人世界的规则就是,各自独立,并在各人所能的范围内自愿满足。
很多夫妻关系也是卡在这里的。大家只在情绪里面纠缠,无法去处理事情。
这里有一个很简单的真相,那就是,我不会做。这带来很大的无力感。如果会做,自然这个无力感就会消失。这里需要一些指导和帮助。那么就应该给予指导,比如请月嫂,向有经验的育婴师讨教,还有向有经验的父母学习等。
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对于情绪的安抚。在我经历的这个事情里,妈妈的安慰起了很大的作用。就像是两个没有任何经验的大孩子在面对一个更小的孩子。我们的内心是焦虑的,但同时又是非常期待自己是有力量的。
妈妈的鼓励起了很大的作用。首先她相信我们,这事儿肯定能学会,然后跟我们说,开始都是这样的,很正常,这个过程慢慢的来。短短几句话,就已经仿佛在大海里找到了方向,我们慢慢的把自己内心稳住,从零学习怎样才能带好孩子。
尽管这样,但丈夫有一些传统的观念。他认为,既然我休产假在家,他是赚钱主力,那么他就要保存精力,好好赚钱,我的任务就是专门带孩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极其认同他这个想法。我当然没有意识到这个观念里的自我贬低会把自己带到一个关系的死胡同。
这表现在我尽量要以他的事情为重,他要休息,那是全情支持。如果,带娃过程顺利,可能还没啥。问题是,我没经验,又焦虑,还在不断学习中,遇到各种搞不定的挫折,这一切的情绪堆上来的时候,我开始质疑这个观念的缺陷。
我体验到的是,在最无助的时候,竟然还要把眼泪往自己肚子里吞,做一个所谓贤妻良母,这对我的内心没有帮助啊。我真实的需要就是,丈夫能够和我一起来带孩子,咱们同舟共济,你上班重要,我带孩子也重要啊,大家的劳动都很有价值啊。
我不能这样继续自我贬低下去,认为自己做的事情微不足道,之前我简直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合谋。我同意他这么对待我,他当然就这么做了,还理所当然。好吧,我改,现在我认识到了,那这个问题即将终结。
我决定从自我做起,我现在带孩子是在做一件跟他一样很重要的事情,非常非常有价值。停止自我贬损的最大好处就是,你提一些要求是理直气壮的。
为了让这个理直气壮被我使用起来更加有力量,我使用了温柔而坚定的方式。自体心理学大师科胡特一直这样教导我们: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深情。看清关系价值的基本形式,我跟老公约定,每周开个会,处理我们之间及养育孩子遇到的困难。
本着平等尊重的原则,我们分配了一些基本的事物,比如晚上睡觉,喂奶是我的事情,如果是换尿布,就由孩子爸爸来做。孩子哭了,两个人轮流安抚。
周末时间我拿出半天来用于休息。他也拿出半天来。其余时间共同照顾孩子。
遇到一些临时的事情,两人商量着来办。当一个人很累的时候,要说出来,另一个人多做一些。
起初,他是不愿意的,因为那个观念,他对这些建议有点抗拒。但是,我一直坚持自己的想法意见是合理可行的,并且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去评判他。同时,动之以情,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大家都受到波及,还不如给我一些空间。让我感到舒服一些,跟大家在一起的时候更高兴一些,对孩子们的成长也更好一点。
他也确实感觉得到,我的情绪对他及孩子的影响。加上他对自己成长经历的一些思考,在这件事情上,他开始有一些改变。并愿意多配合一些。
现在想来如果当时,我一直指责他“就觉得自己重要,我就不重要嘛”之类的话,估计会把他推的更远。以我对丈夫的理解,他不是那种眼里只有自己的人,他只是某些观念跟我不一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改变一个人是很难的,我也没那个本事。我选择的是放弃改造,直接说出自己想要什么,绕过那个最难攻的堡垒,慢慢接近自己的目标。不知不觉中,他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变得更尊重我。
别人对我们的尊重,更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先尊重自己。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更多聚焦在吃喝拉撒睡,渐渐的孩子越来越大,他们需要更多向外的探索。
这个时候,我认为孩子需要更多的时间单独跟父亲呆在一起,这意味着,作为一个父亲,他可能要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是,他还是比较倾向于认为孩子需要我更多一些。
我在苦恼怎样让他更多的参与到父亲这个角色里来,我有时候无意间给他讲一些我看到的人和事。也会谈到在我们彼此的成长里,父母对我们的影响。
他的父亲,在他小的时候,总是三天两头不回家,在外面忙。我抓住这些机会,在他动情的聊到这些的时候,说,你看,爸爸能在孩子身边多重要啊。这样一点点说,貌似起了一点做用。
就这样,累积到某一天,他突然跟我说,以后他要多陪孩子们玩,带他们出去看世界。我很诧异,问他,为什么是现在?他说,他今天跟朋友们聊天,发现大家都在谈自己的小孩,很多人在谈爸爸陪伴的重要性。
我心里真是喜出望外,我当然不会仅仅认为他和朋友们的这一次聊天就促成了他的改变。是很多次的努力在这一天出了一个成果。
果真,那天之后,他以一个丈夫的角色,以一个父亲的角色,真正的参与到我和孩子们的生活里。这也就出现了跟大家分享过的那一幕,我下班回到家很累,他以自己做父亲的智慧跟孩子们在一起的场景。
有母亲的爱,还有父亲的爱,孩子们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