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在小区里散步,刚好遇见邻居带着1岁多的儿子,就停下来聊了聊。她焦虑地问我:“我儿子都15个月了,每天还是咿咿呀呀的,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从宝宝八九个月开始,爸爸妈妈们就开始互相比较了,生怕自家娃开口晚了。其实,宝宝说话有早有晚,爸爸妈妈不用太担心,学学下面几招,帮宝宝一起锻炼语言能力吧。
有技巧地跟宝宝说话
8、9 个月开始,宝宝的语言理解能力慢慢增强,爸爸妈妈要多跟宝宝描述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宝宝接收的语言多了,才有可能更早说话。但是也不要没完没了的唠叨哦,跟宝宝说话也是有技巧的。
给宝宝描述正在发生的事情,让宝宝通过语境来理解语言。
例如,一边给宝宝洗澡,一边描述“宝宝洗澡啦,来,给宝宝脱衣服”“宝宝拍水,宝宝真开心。”
给宝宝描述他看到的东西,注意同一个物品的名称要前后一致,以免宝宝产生歧义和混淆。
例如,叫家里的小猫,不要一会儿叫“小猫”一会儿又叫“小咪”。
描述时,多用短句,多重复,尽量高音调,让宝宝更容易听懂。
例如,宝宝看到小狗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说 “宝宝,看,小狗,那是一只小狗,小狗跑过来了,小狗真可爱。”
多配合动作、手势和表情,帮助宝宝更好地理解你说的话。
例如,吃到很好吃的东西,一边做出夸张的开心表情,一边说“真好吃。”
重复宝宝的话
宝宝学说话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到 1 岁左右,他发的音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清晰。虽然可能表达还不准确,爸爸妈妈也要重复他的发音。
比如宝宝发出“嘎嘎哒”,你也跟他一样“嘎嘎哒”。这种重复就是向宝宝发出交谈的邀请,不仅鼓励了宝宝,还激发了他对说话的兴趣。
让宝宝听指令、回答问题
借助宝宝熟悉的活动和物品,向宝宝提问题或者下指令,注意不要超出他的能力范围。比如指着小猫问“这是什么?”,指着苹果下指令“把苹果给妈妈”。宝宝还不会说话的话,就鼓励他用手势回答,比如发出喵喵声,两只小手放在脸旁表示是小猫。
成功回答问题和执行指令会让宝宝产生成就感,增加对语言的探索和兴趣。
扩展宝宝的语言
虽然大部分 1 岁左右的宝宝还不会说话,或者只能说很少的话,但是他们可以用手势跟别人交流,爸爸妈妈要多鼓励,当然也要仔细观察,及时替他表达,翻译他的手势。
比如,宝宝指着开过去的车,分享他的发现,爸爸妈妈可以说“嗯,宝宝看到了汽车,汽车开走喽”。 宝宝指着桌上的苹果,表达他想吃,这时爸爸妈妈要说“宝宝要吃苹果,妈妈帮宝宝拿苹果”。
有的宝宝说话早,1 岁就能说短词了,但是表达的意思可能不清楚。爸爸妈妈可以扩展宝宝的话,让表述更完整、更准确。
比如,宝宝说“小狗吃”,爸爸妈妈可以帮忙把话说全“小狗在吃什么呢?”,或者“是的,小狗饿了”。不纠正宝宝,而是把他的话进行扩展,让宝宝受鼓励的同时学会正确的表达。
看图片、读绘本、去游乐场玩......在日常生活的任何场景中,都可以采用上面 4 个小妙招来教宝宝学说话哦。
爸爸妈妈还要谨记两点,一是回应,二是等待。
及时回应宝宝的任何声音、手势和表情,跟宝宝说话的时候,要等待宝宝回应,不要自顾自地唠叨不停。回应和等待交替进行,让宝宝从小就明白语言交流是一来一往、轮流进行的。
虽然 1 岁大的时候宝宝能说的词很少,发音也不准,不过只要宝宝在努力地发声,那他就是在练习讲话啦,你回应得越多,越把它们当成真正的讲话,就越能激发他的交流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