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我有和大家分享过几次关于带娃外出的话题,比如带娃出门有什么必备行头、带娃出门怎么吃怎么睡,不过这些计划型的安排似乎更多地适用于小月龄宝宝;在娃1岁之后,随着自主意识和认知发展不断增强,带娃出门对于爸妈们的考验事实上不再是吃喝拉撒,而是更多地转向要怎么应对说来就来的小娃情绪问题。所以今天咱们就补个漏,和大家聊聊带娃出门的应对招数,纯干货、上手就能用。
想带娃出门从容不抓狂,你需要不断观察和暗自总结!
说实在的,带娃出门想要从容淡定不是想想这么容易的。 娃的情绪可不受你控制,时间一久,各种负面状态都会出来——等上菜等不住了开始作、犯困烦燥了怎么哄都不是、感觉被我们关注少了各种黏…
一到这个时候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想“武力镇压”,一种咆哮,但是治标不治本,不是迎来更大的哭声就是过了这次下次更闹,出门成闹剧,好好的心情全没了。
所以出门在外,面对熊娃的行为能见招拆招才是王道。但这样的本领大多时候是被娃多次“暴击”后的经验累积,又或者是通过观察旁人的做法总结而来。
这就像我们最初是职场小白时,看公司那些大boss都那么沉着稳定有气度(就是像贺涵的那样的装B范儿);几年历练下来后才知道,他们碰到捅漏子的下属时,内心也是炸毛的啊,但之所以他们可以继续“装”,就是因为足够有经验,手上的可调配资源相对多,所以当他们儒雅地锁起眉毛时,他们只是在迅速计算利害损失,以及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所以面对种种状况的娃,道理是完全一样的,你是否可以在笑咪咪迎过去的几秒里想好应对方法,直接决定你带娃外出的“优雅度”,hohoho。
妈妈可以没有妈咪包,但一定要有这样的“工具包”!
想要得心应手的前提就是你的手上既要有必备工具,也要有一堆实用的解决方案。闲话不多说,这就给你一个“工具包”,也是我带OK外出很多次,结合朋友带娃出门总结出来的有用法子,屡试不爽。
1) 给钱包。适合于娃感到无聊时的哭闹。
钱包为啥好玩,因为里面有钱?!因为钱一张张,还大小不一样,可以把它摊得那么平整,也可以把它们揉成一团团的,变化多。小朋友玩着觉得超有成就感。(但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钱不干净,那么就把钱换做纸,我会放一堆五颜六色的纸在钱包,让他们抽进抽出,各种折。)
我的随身小手包里还有一堆的卡、钥匙,这简直是最接地气的最活的玩具的,因为宝宝最喜欢用大人用的东西,他天天看着你在用,心里早琢磨着要玩了呢。不过记得玩好一定要清洁手。产品么,甘尼克的免水洗手液和白因子便携装都很好用,包中必备,地位等同尿不湿。
2) 找找找。适合娃认为你忽视她,异常黏人无比纠缠的时刻。
其实很多游戏书也会有“找找找”这种项目。“找找找”需要比较高的专注力,娃会忘记其他事投入进来。
这里有个诀窍,娃喜欢找他认识的东西。所以在让娃“找找找”时,你设置的题目要“投其所好”。比如这个房间里有什么黄色的东西啊?菜单上有几个一样的杯子啊?有什么红色的菜啊?我们还能和孩子轮流找,比赛一场。又或者出门时就带上一本专门有“找一找”的绘本。
3) 涂个鸦,简单又方便,但不同的娃缓解的程度不一样!
嗯,这个方法很简单,不用动脑子但又显得很有气质。掏出涂鸦板,让娃儿尽情画呗。说我这是懒方法,哼,能选到又能缓解情绪还能给娃儿艺术启蒙的好工具,这也是不容易想到的。当然这个方法不能适用于所有的孩子,OK很沉迷,可以玩很久,但有些娃完全不吃这套。
4) 现场道具随时利用,白糖包和纸巾是太好用的玩具!
利用现场一切可利用的工具,比如吃饭的餐桌上的白糖包,洒到小盘里让娃小手沾沾玩,也是早期的一种触摸感官的认知和学习;娃稍微大点,他的手如果是干净的,可以让他舌头尝一下,感受一下味。
没有白糖包,那么就撕纸巾。很多纸巾是多层的,小的娃,你把多层分离成单层一张张递给娃儿玩,这样可以减少浪费,纸巾撕起来也更容易飘,更灵动好玩。大点的娃,锻炼手指精细运动,让娃自己分层,然后撕撕撕,没有孩子不爱玩这个游戏。但我不主张把碗啊筷啊给娃玩,不够安全。
5) 给吃的,看似最没技术含量,但却真的可以缓解娃的情绪!
哦,如果以上方法你都嫌烦,或者你就是个暴君,一碰到娃儿开闹脑子就短路,那么这个方法就是最后的“救命稻草”(当然并不建议总是使用)。出门一定要带点好吃的,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靠这个可以堵上娃的嘴。别以为这个方法太没技术含量,研究表明,孩子在吃食物时情绪会得到缓解,适度使用完全OK。
6) 啥都没带,你得知道只用手就可以和孩子玩嗨的游戏
如果你碰巧也没带,两手空空,没吃的、没玩的、也没钱包… 那么两个手也是治娃武器,哦,不是打过去,是做点手部小游戏,而这款游戏可以从低月龄一直跨到大月龄。
3-6个月,玩躲猫猫,两手合起遮住脸再打开脸,打开的同时表演出夸张的表情;
7-9个月,唱拇指歌;
10-15个月,猜猜哪只手;
16-24个月,用手指做数字;
2岁以上玩剪刀石头布。
犯困是硬窗口,困了最好能及时睡!
以上都只适合娃儿感到无聊时的烦燥和情绪,并不是犯困。
对于一个犯困的娃,即使用这些小方法可以提他一时神气,但犯困时的专注力会急剧下降,以至于玩什么都换不来好脾气。所以犯困时最好的安抚方式是立刻让他睡,这是最基础的“满足”原理。
但如果当下条件不适合睡、没地方睡,那就只能坚持度过这个犯困窗口期。用上面的工具包当然没问题,但很可能配合度会很低,当这些工具都不起作用时,最顶级的工具就是抱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