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如果遇到孩子在电梯里捣蛋,你会怎么做?
翻白眼,瞪孩子或家长,小声嘀咕,不耐烦地让家长管教?还是直接教训孩子,甚至动力武力(估计会有很多人在心里想象这样的画面)?
我想我是第一类。
我自己也有小孩,但绝不会放任他在电梯里捣蛋。我不仅不喜欢熊孩子,也鄙视那种不管教孩子的父母——这样的素质,也难怪孩子会“熊”。
02、最近,我的新同事,一个小姑娘却给我上了一课。
有天和她同乘电梯,中途上来一个大爷和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孩子一进电梯就霹雳巴拉乱按一通,电梯里的气氛顿时就不对了,孩子爷爷却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端站着,一言不发。
我正打算和新同事交换一个白眼,却见她已经在孩子身边蹲了下来,笑眯眯地对孩子说,“小朋友,叔叔阿姨们赶着上班,你刚刚按了那么多层,现在每到一层电梯都会打开,这样我们都会迟到挨批评。你上幼儿园迟到的话老师是不是也会批评你啊?”
孩子非常不好意思地扑回爷爷怀里。因为同事态度非常好,脸上一直挂着笑,大爷赶忙说了句对不起,叫孩子以后别按了。
当时我的内心OS其实是,“果然是未经世事的大学生,过两年你就会明白圣母不好当”。
不过当着她的面,我还是夸奖了她一番,小姑娘倒不好意思起来,给我说起她小时候的一段经历。
她是农村人,刚上小学时,村子里来了一个精神不正常的流浪女。这个女人常常衣不蔽体,靠捡垃圾为生。
她和村里的一群孩子闲着没事,常常跑去往流浪女身上扔小石头,等流浪女被激怒朝他们大吼,再嬉笑着跑开。
流浪女越是发怒吓唬他们,她和小伙伴就越是想冒险,想去挑衅她。
一次她和小伙伴们放学回家,照样去“逗”这个流浪女,就在她跑开时撞上一个陌生的大叔。大叔抓住了她,她吓的半死。
大叔在她面前蹲下来,非常和善地告诉她,他们的行为有多危险,“一个被激怒的‘疯子’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大叔还给她讲,这个流浪女是因为自己的孩子被拐卖了才变疯的,出来流浪也是因为想找回自己的孩子。
等她长大后再回想起来,觉得大叔的故事可能是编的。不过当时的她把这个故事告诉了小伙伴们,他们都再没有向流浪女扔石头。
不久后,另一拨朝女人身上扔石头的孩子终于彻底激怒了她,其中一个跑的慢的被她活活掐死。
看到我惊愕的表情,小姑娘有点激动地说道,“真的非常感激在那个时候,有人能用那样的方式告诉我,我的行为是错的,会有多么严重的后果。”
听到这里,我为之前对她的评价感到羞愧,也开始反思,到底什么是“熊孩子”,我们该怎么面对他们。
03、别忘了,除了熊,他们也还是孩子。
一个再没有教养的成人,除非精神有问题,他也不会想到去按电梯玩。好奇、探索,孩子行为的出发点是他们生而有之的欲望。
人性本恶吗?本善吗?都不是。原始的人性是满足自己最直接的欲望。
人在孩童时期,可能都是单向思考的动物——我想要,我就要。而孩子必须学会双向思考,克制自己的欲望,考虑他人的感受。
父母的管教是如此重要,决定了稍大一些的孩子是否能够多为他人考虑。
但仔细一想,“管和教”难道本身不就是一笔生而不公的财富吗?
我们无法选择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无法决定父母是否知道管教的重要性,是否懂得如何管教,或者,是否就是有教养的人。
04、一个人的教养可能体现了几代人的教育传承。
朋友的老公是大家公认的男神,却不是因为外表。
有次聚会,朋友让他开车来接我和另外女生。车停稳后,他迅速下车帮我们拉开车门,并且把右手放在车顶上以防我们撞到头。
聚餐时,他会帮在座女士拉出凳子,也会接过大衣帮忙挂好……
我们开玩笑问朋友是如何把老公“调教”地如此绅士,她说她也问过同样的问题。她老公告诉她,谁都没有教过他该怎么做,只是因为他从小就被父母和周围的人这样对待。
当我们在网上疾呼“我讨厌的不是熊孩子,而是家长的不作为”,“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群熊家长”……似乎很在理,但站在道德高地批判和鄙视熊家长,厌恶这些孩子有什么用?
我们不得不正视的是,我们周围还有很多人,他们收入微薄,每天被生存压的喘不过气,在我们眼里,他们是文化素质低的市井小民。是他们愿意成为这样的人吗?
也许很多时候,他们只是没有抓住时代的机会,没有好的运气让自己变更好而已。他们永远不会看到我们的疾呼,或者看到了也不能理解。
当他们还是孩子时,没能继承到良好的“管教”的财富,而更加可悲的是,这种传承的断裂还将发生在他们的后代上。
在精致的利己主义思潮的泛滥下,我们认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别忘了,这句话反过来同样合理。
05、孩子本身是无罪的,和那些生而贫困的孩子一样,熊孩子何尝又不是一个“弱势群体”呢?
但如今,收拾熊孩子,咒骂他们和其家长已经成了一种新的政治正确。如果你胆敢为熊孩子说一句,便是替人开脱的圣母。
是的,正如网友咒骂的,熊孩子确实会有报应。
今年8月3日,浙江义乌一服装市场内一名6岁男童就因为往电梯控制主板位置撒尿,致电梯失灵,最终自己也从7、8层楼高的半开电梯上坠落。
到目前,搜到的消息是,孩子颅脑损伤、肺大面积裂伤、大骨骼多出骨折。难道这就是我们想看到的“报应”吗?
也许真有人这么想,但别忘了,此前还有一个2岁女孩被熊孩子抱上电梯最终坠亡的惨剧……
丧钟为谁而鸣?每一个事不关己的陌生人,每一个翻着白眼,在角落嘀咕咒骂的人,这个悲剧其实也是我们自己的。
熊孩子的报应是会实现在他们自己身上,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还是会长大成人,生活在你我身边。
当我们站在道德高地鄙视唾弃时,我们没有一点可爱的行动去改变,当悲剧发生时,我们又义愤填膺地让社会给出一个公道。
莫以小善而不为。也许在他们还仅仅是一个熊“孩子”的时候,如果有人能以温柔的方式告诉他们正确的做法,给他们贫穷而黑暗的教养世界一点财富和光明,谁能知道“那只在巴西轻拍翅膀的蝴蝶,也许真的可以掀起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呢?
06、写到这里,好像我自己也有“圣母”之嫌了。
声明一下,我想说的,绝不是让所有的人都要去谆谆教导别人家的孩子,毕竟无论我们的态度多友好,还是会有人觉得我们“多管闲事”。
在能保证自身的安全的前提下,如果有可能,尽可能巧妙、委婉与温和地告诉孩子——你不能这样做。
就在上周,当我经过公园花坛时,看见一对夫妇正带着孩子在摘花,而旁边另外一位老奶奶也带着孩子。
我听见老奶奶对着自己的孙子说,“小宝,公园里的花是大家的,我们只能看不能摘哦。不摘花的小朋友最乖了!”
现实不是因果立现的八点档电视剧,那对摘花夫妇并没有因此也教育起自己的小孩,但我知道,那个孩子听到了。
因为就在这个奶奶说完后,孩子把花扔下跑开了。我想,这就够了。
聚沙成塔,积善从流,也许,这就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