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最近,看了一位妈妈在TED的主题演讲——我的儿子是校园枪手。
1999年的某一天,儿子像往常一样从家里离开时对她说“再见”,随后儿子在校园里开枪射杀了12个学生、1位老师之后,开枪自杀。
这场校园惨案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十几位受害者,更有对校园师生长期的心理阴影,对他们家庭所在社区的长期影响。
惨案发生后,很多人责问她:你怎么可能没有觉察到?你是怎么做母亲的?
那时,她才意识到:自以为最了解孩子,却没发现儿子早已不是她熟知的那个男孩。
惨案发生前,她一直自认为是一位好母亲——努力教导孩子成为体贴、身心健康且负责的人。
却唯独忘了,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和点滴感受给以更多关注。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忙于工作,只想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却疏于对孩子心灵健康的关注。
事实上,除去先天性遗传因素外,很多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都是在被父母忽略的点滴事件中,逐渐累积直至最后爆发的。
02、惨案发生后,沉浸在悲伤与内疚中的她开始思考: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
她发现了更多让她内疚和自责的事实:她从儿子生前的日记中了解到,原来两年前儿子就很痛苦,曾用刀割伤自己,很想结束生命。
原来,儿子学校里经常受到他人的嘲笑、排挤,感觉很痛苦。正好遇到另一个跟他境遇相同的男孩,两人惺惺相惜、一拍即合。
而那个男孩,具有较强的控制欲和明显的暴力倾向。
孩子早已发出预警信号,只是父母没有及时关注到,错失了最佳的干预期限。
儿子自杀后的这些年,她研读心理健康的书籍、请教专业咨询人士、参与公益活动、访谈自杀未遂的人,才逐步了解到——
这些带有强烈自杀倾向的人,很大概率也会转变为谋杀者,及时的专业心理干预和治疗,能较大程度地化解危机。
遗憾的是,心理健康支持体系无法及时关注到每一个人,但孩子却是父母的唯一。
父母必须行动起来,力所能及地防患于未然。
悲剧一旦发生就会成为家庭永远的伤痛,对社会也会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这位妈妈说,儿子的枪杀案后,在美国陆续又发生了多起校园枪杀案,这里面模仿的因素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父母,如何力所能及让这类悲剧的概率降到最低呢?
03、首先,不带评判的倾听和陪伴,鼓励情绪表达
很多父母认为自己经历得比孩子多,懂的比孩子多,当孩子某些事情没做到,父母最常使用的方式是——讲道理、强压或者忽略。
道理停留在头脑层;
强压让孩子自然的感受被抑制;
忽略让孩子不懂得如何恰当表达自己。
三种方式长期累积,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幸福双翼很多父母学习后,开始关注孩子的情绪,示范并引导孩子表达感受。
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之后,在未来遇到外界压力时,就懂得有效恰当释放自己的情绪,不至于累积下来。
有一位妈妈,她的儿子曾在班级中受到其他人的排挤,回到家后妈妈发现儿子比较低落。
简单了解事情经过后,妈妈没有告诉孩子要怎么做,更没有安慰孩子不要介意别人的看法。
而是通过倾听、陪伴、鼓励表达、启发思考等逐渐深入的方式,帮助儿子充分表达和释放情绪。
当妈妈充分同理孩子之后,儿子在妈妈的引导下,主动提出了下次面临这种情况的解决方案。
对情绪、感受充分的关注和恰当的引导,能及时、有效地疏导孩子心灵深处的创伤。
正如演讲中那位妈妈所说:我们应该全身心地聆听他们无声的哀嚎,不带着评判的眼光,也不要急于给予解决办法。
不带评判的倾听和陪伴,就是如此重要。
04、其次,不断加深对人的了解、更新教育理念
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孩子们成长在一个时刻变化的世界,他们的身心特点已经与父母大不相同。
王者荣耀,为何如此吸引他们?
“自杀游戏”满足了他们怎样的内心需求?
他们是怎样与人互动与沟通的?
在不同年龄段孩子最核心的需求是什么?
作为父母如何尽力满足这些需求?
如果已经错过孩子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怎么弥补?
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永远不能辞职的职业,很多父母却处于“无证驾驶”的状态。
以往的农耕社会,几十代人都是相似的成长环境、思维方式,上一代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延续到下一代,问题不大。
如今孩子们成长的社会,瞬息变化,如果父母还沿用上一代的教育方式,就会在日常养育中埋下隐患。
无论以前你是怎样教育、陪伴孩子的,但从此刻起,你可以有一个新的决定:力所能及,去深入认识和了解人、去学习科学养育的理念和方式。
演讲的结尾,这位妈妈说:因为爱,我们必须永不言弃,去探索未知的人心。
作为父母,我们至少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给孩子心灵健康力所能及的支持。
05、想起一个特别让人感动的故事。
有一个上幼儿园的男孩,在某天妈妈来接他时,大哭大闹要换掉午休用的被子。
妈妈非常困惑和生气:这可是专门给你买的,很贵的!
孩子只是哭闹,妈妈已经不耐烦,准备强行拉走儿子。
这时,一位很关注孩子感受的老师请妈妈等一等,她蹲下问孩子:这条被子哪个地方让你感到不喜欢、如此伤心呢?
孩子不说话,但指了指被子上的图案,那是一条可爱的鳄鱼的图案。
老师摸着他的头继续问:是鳄鱼让你感到很不喜欢对吗?可以跟老师说说为什么不喜欢吗?
孩子感受到有人懂自己后,逐渐停下哭泣,呜咽着说:小朋友都说鳄鱼是坏蛋,如果我盖这个被子,就没人跟我玩了。
原来,老师曾给大家讲过一个故事,故事中的鳄鱼不受欢迎,孩子盖了这个被子后,其他小朋友说“你是鳄鱼,我们都不跟你玩”。
小小的他,拼命哭闹要求换掉被子,是因为害怕自己被孤立。
如果没有这位老师耐心蹲下来,敏锐地从孩子哭闹中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在这件事上至少要经历两个创伤——来自小伙伴的嘲笑和孤立、来自妈妈的不理解。
孩子的言行背后,传递的往往是对爱、价值感和归属感的渴望,以及渴望而不得之后的恐惧。
此时,简单粗暴的指责或批评都是极其容易的事情。
而有耐心、有智慧、有方法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才是真正的教育要做的事情。
写在最后
因为爱,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去学习、去成长。
因为爱,我们要在孩子一些不符合“期待”的行为发生后,耐心倾听、同理、陪伴,而不是急于说教、批评或指责。
因为爱,我们努力用不断成长的自己,让孩子有更多可能性拥有健康的身心、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