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3岁宝,总是让我一遍遍给他搭积木,然后他再推倒。刚开始我还比较有耐心,后来搭了七八遍,还让我搭。哎,心好累!”
“我家也是,读个《青蛙弗洛格》,一本能让我念二十几遍。我都烦了,她还正兴奋,读到某处还总是嘎嘎笑。”
虽然很多爸爸妈妈都知道“重复”对孩子好。但是,“为什么”,大多数人是不知道的。能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下来的,就更少了。
今天咱们就讲讲,孩子为什么喜欢“重复”?
这是“操作条件反射”的作用
北美著名的行为主义者——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理论。他认为“在动物或人的动作之后,会紧跟着出现一个结果。如果这个结果是愉快的,动物就会重复该动作,如果结果是不愉快的,动物就不再重复了。一般来说,学习只有在结果的多次重复后才会发生。”
在“操作条件反射理论”下,孩子是在一遍遍重复的行为中来体会和发现新的东西。
孩子喜欢听同一个故事。听第一遍的时候,他可能只是对故事产生了好感,觉得喜欢;第二遍的时候就会很认真地去听;第三遍的时候会关注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第四遍、第五遍......这过程中,孩子会从故事内容的熟悉到学会思考,这时他就会有各种问题冒出来。
孩子学习知识要经过四个阶段
某位做过早教老师的朋友说过:孩子在认知或学习某些东西时,一般都是要经历接触、接受、吸收和表达四个环节。
孩子开始接触某事物或学习某技能,当他觉得有意思时会慢慢接受它。在通过分步骤学习、吸收其中的要点后,孩子才会真正掌握这项技能,并且利用这项技能去学习其他的东西。
不过,因为孩子的记忆能力有限。虽然孩子对某件事感兴趣,但是却不能完全掌握它,这就需要不断的“重复”。
在“重复”中获得安全感
也许你会觉得,自己家的宝贝就是一个小王子/公主,全家都得听TA指挥。其实,在孩子的内心世界,他们知道自己的渺小。之所以在听故事或玩玩具上面总是重复,更是想展示自己的能力,获取安全感。
一个宝贝,当他要求妈妈播放某一首歌或者某个动画片时,这时他拥有选择的自由。
当他温习同一个故事、反复做同一个游戏时,能够感到自己可以掌控局面。
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他能感觉到独立和力量,内心获得满足,进而获取安全感,建立自信心。
在“重复”中获得父母的关注
如果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比较少,或者即使在身边却在玩手机或者做别的事情。孩子就会用自己的方法去“提醒”父母来关注自己。
如果他正在读一本绘本,便会让你给他读,而且会读了一遍又一遍。
如果他正在玩某个玩具,便会让你陪他一起玩,而且在某个让他兴奋地点,让爸爸/妈妈重复地做。
“重复”的学问
了解了孩子重复行为在心理方面的解读,那么爸爸妈妈们,以后面对宝贝类似行为时,请多些耐心。同时也要知道以下这些。
如果你原来能忍3遍,请提高到20遍
孩子学习需要重复、重复再重复,重复、重复再重复......重要的事情岂止三遍。你给他换过的尿片有多少,请在教育孩子上的预备忍耐度提高到多少。毕竟,生孩子、养孩子不易,教育孩子更不易。
“重复”也有学问,要避免机械化
例如,给孩子读同一个故事,请将每一遍讲出差别来。可以是语气,可以是重点,可以是具体表述词汇等等。
细心观察,了解孩子的学习高度
曾经有个妈妈,在孩子爱坐摇摇车那段时间,兑换了几十块钱的硬币,就为了让孩子把喜欢的摇摇车坐个够!
她在孩子坐摇摇车的时候,观察孩子不断上车、下车、摆弄车上的音乐和灯光按钮。后来孩子不愿坐摇摇车后,妈妈了解到孩子已经对家附近的摇摇车研究了个透彻。知道哪个摇摇车好坐,哪个不好坐;知道每个摇摇车的音乐是什么......
孩子是张白纸,假如你已经买了最好的油彩,还在乎在最好的位置上多刷几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