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打人,怎么办?
妈妈来信:我的宝宝变成“混世魔王”了?
宝宝2岁多,还没上幼儿园。最近发现他“脾气有点大”!只要不高兴或者他的要求没有被满足,就直接动手。
奶奶告诉我,不管在家里、小区游乐场,宝宝和其他小朋友相处的时候,都习惯去推搡别人、争抢玩具。只要是他喜欢的东西,就一定要抢过来,抢不到就打人或咬人。如果不顺着他的意思,还会倒地大哭。
对家人也是一不满意就开打,除了对我。我发火,他会怕。我一般的处理方式是批评他,感觉道理他也能听懂,也承认错误,但是过不了一会就忘记了,实在令人头疼。
有一天,我无意间发现他在小区微信群出名了……其他小朋友的家长都说他是“小恶霸”,都不准自己的孩子跟他玩。
作为母亲,看着孩子被孤立,我心里也很难过。该怎么办呢?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见到“脾气大”的宝宝。跟其他小朋友在一起,很容易发生矛盾冲突。重则动手动脚,轻则尖声哭闹,简而言之,“一点亏都吃不得”。
一部分家长觉得孩子性格略“强势”,但没有将其真正放在心上,更不会视为问题行为。他们有的人认为“孩子之间的问题,我们大人不能去干涉”;有的人认为“如果我阻止了孩子,他会不会没有安全感”;还有的人认为“孩子懂得争取自己的利益,以后不容易吃亏”。所以,即使孩子稍不高兴就对家里人大打出手,他们仍然乐乐呵呵,眼神充满慈爱。
当然,也有一部分家长感觉非常焦虑。特别是,当她们意识到孩子因为攻击性行为而显得不合群、甚至产生社交障碍时。此时,她们的处理方式要么是声色俱厉地阻止与呵斥,要么是苦口婆心地拉着孩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这几年,关于“熊孩子”的报道频繁见诸报端,有些有多可恶多可怕无需多言。我一直认为,之所以有“熊孩子”,大多是因为有“熊家长”。像上面说的那几类家长,他们的孩子就有可能发展成“熊孩子”。即使,“熊家长”本身温文尔雅,知书达理。
宝宝为什么打人?
实际上,2岁的宝宝出现攻击性的举动是正常表现,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当我们发现宝宝开始“动手动脚”,先不要急着“贴标签”,指责孩子不懂礼貌、“暴力”。我们只要心下明白,“该来的阶段终于来了。”
现在,让我们看看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开始“动手”,并爱上用“武力”解决问题。
我们按照宝宝的年龄来分析。
1、一岁内的宝宝
宝宝9月龄左右的时候,手的功能分化有了突然的发展,手腕到上臂的支配能力有了很大的突破。拍打会让他们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乐趣,就像我们突然之间会了某种技能一样,很愿意使用。
家长抱着宝宝嬉戏的时候,有时宝宝会无意识地拍打大人的脸,而且开心地咯咯大笑。大人们往往觉得宝宝的样子特别可爱,就夸他们长了本领“做得好”、向其他人“炫耀”、一遍遍地引导宝宝重复这些动作。大人也哈哈大笑。他们的过度反应,强化了宝宝的行为。宝宝觉得打人不但是合理行为,而且还能获得家长的关注与表扬,自然就会将这个行为持续下去啦!
2、1-2岁的宝宝
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准确地表达出来,对1岁多的孩子来说是件很困难的事。正因为如此,孩子还没法独立和他人确立有效的沟通,于是他选择咬人或是打人,来宣泄自己的不满感情。
有时候孩子打人,确实是出于一种自卫,可能是小朋友抢了他的奶瓶和玩具,或者有人先打了他,再或者是有小朋友抓了他的头发。宝宝绝不会容忍自己被欺凌,他会尽力保护自己的利益,这只是一种本能的反应。
孩子在心境欠佳的时刻也想要宣泄不爽情绪。如在他饿了、累了、尿布湿了时,他的心境就会很糟糕,这时最容易出现孩子之间的相互打闹。此外,1岁的孩子正出于学习各项能力的阶段,当他遇到困难时可能会有挫败的情绪,打人的举动也有可能出现。
如果攻击行为能够让他们轻易达到自己的目标,那么这样的行为就会被保持下去。哪怕有些妈妈一边批评孩子,一边做出妥协。也就是说,只要最终结果是孩子获得了想要的东西、实现了想要的活动,那么孩子就会觉得“动武”是有效的沟通方式。
行为被结果强化而被固定,这一行为原理可以解释孩子问题行为的形成。比如其他一些负面行为——宝宝生气、情绪发作时,把东西往地上扔;想喝水了,妈妈晚来了几分钟,宝宝一把推开水杯……
有的妈妈们觉得孩子的情绪需要被接纳,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包容、退让。也有的妈妈选择了“以暴制暴”,“让她知道被打有多疼,她就不敢打人了!”然而,这些处理方式都可能反而强化孩子的攻击行为。比如,大人的激烈反应也是一种关注,而这对于那些渴望获得大人关注的宝宝来说,同样能对其行为起到强化作用。
3、大孩子
除了以上原因,还有一部分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孩子,本身就是被家长用“武力”方式教育的。
因为大孩子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行动力也越来越强,并不像小时候那么听话、可爱,俗称“不好管教了”。所以,很多大人会忍不住一打了之,有时候是为了自己宣泄情绪,有时候是误以为这种方式是“捷径”。
对于武力惩罚,我的态度一直是很明确的。对于孩子的教育,不能简单粗暴,因为你所有对孩子的作用力,孩子都会以同样的方式反作用出来。孩子被打以后,可能暂时不会继续犯错,但是并没有学会如何正确处理问题,反而学到了以武力解决问题的方式,将其发扬光大。
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谈具体的做法之前,我要先推荐一本书给大家。
是的,手不是用来打人的!《手不是用来打人的》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作者是美国获奖儿童作家玛丁妮·阿加西博士。作为一个行为治疗师,她在学区、社区、看护院以及私人诊所负责过儿童和家庭事物咨询,有着丰富的经验。同时,她还是相关研讨会和小组的负责人,在沟通技巧、抚养下一代、制止滥用药物、虐待儿童、离婚和自尊心等方面提供建议和咨询。
玛丁妮·阿加西博士在扉页写的这段话,深得我心。分享给大家。
“亲爱的大人们:
能够成为孩子人生的一部分,无论是作为父母亲,老师,还是朋友,都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作为照顾孩子的大人,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逐步将正确的人生观告诉给孩子,以便引导他们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其中最重要的人生观之一就是拒绝暴力,行为举止要平和友好。
——玛丁妮·阿加西《手不是用来打人的》
我们必须帮助孩子们认识到暴力永远是错误的,他们可以做出更好的选择,表现出友善和关爱。这也是《手不是用来打人的》一书的中心主题。这些主题都与爱、友好、赞同、尊重、耐心、鼓励、坚持、荣誉以及忠诚紧密联系在一起。所有孩子都能学会用自己的双手照顾自己,并且关爱他人。
“我希望你们能够一而再,再而三地与他人分享这本书,以便孩子们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能力。我相信,所有的孩子都能学会用正确的方式使用自己的双手,以及身体的其他部位。”
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你们要知道,如果孩子有了“动手”的习惯,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深远的。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小,不懂事,大了自然就会改”,也不要嗤之以鼻,更不要反而暗自得意。
因为,不能用正确方式进行社交的人,会逐渐失去朋友。这亦是一种社交障碍。将来真正吃亏的是你自己。
为了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当看到他“动手”的时候,我们具体的做法是——
无论如何先冷静!
1、不强化坏行为。
对于刚学会“拍打”技能的小宝宝,家长们要控制住自己的感情,不要兴奋夸奖,也不必如临大敌。
我们要教会宝宝,什么东西是可以拍打的,什么东西是不可以拍打的。让孩子学拍鼓、玩拍掌游戏,并对合适的行为予以强化。如,当他刚举起手时就和他做击掌的动作,嘴里可以有节奏地说“你拍一,我拍一”,引导孩子玩拍手游戏!
教宝宝正确的情感模式,例如教宝宝亲吻家长、轻轻抚摸家长,以表示对家长和别人的爱。有些爸爸妈妈喜欢在宝宝面前互相拍打调情,这样,宝宝可能会误认为“拍打”就是表达“高兴”和“喜欢”情感的方式。所以,我们大人应该注意言传身教,做好表率。
对于更大一些的宝宝,我们要记住的原则也是:
不要让孩子通过攻击得到任何好处。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最好要明白孩子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在当下,不能让孩子通过“动武”达到这个目的。举个例子,如果孩子的攻击行为,是为了逃避某项活动,那么,这么时候如果用“time out”,就反而强化了孩子的这一行为。反言之,如果是为了获得关注,那么妈妈的拥抱和“长篇大论”对纠正孩子的攻击行为亦没有什么帮助。
2、教孩子合适的替代行为,并强化之。
大家可能会困惑了,宝宝如果是为了获得关注,我们为什么不能给他关注呢?
我们当然要给孩子真正的关爱与高质量的陪伴。但是,在孩子发生问题行为的当下,我们如果采用了不恰当的方式,反而助长了问题行为,反而是一种伤害。
那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平时多关注孩子,关注孩子好的行为,并予以强化。
另外,在问题行为发生以后,除了要及时阻止,比讲道理更重要的是,要教孩子合适的替代行为,并予以强化。
比如说,正确的情感表达模式、正确的社交沟通方式。
例如,先对问题行为本身进行处理。当你的孩子打了其他小朋友时,最好给受伤的宝宝更多关注。然后,教您的孩子重新以合适的方式与同伴沟通,包括正确地使用语言。最好能重新进行一次“场景回放”,让孩子感受到两种沟通方式带来的不同结果。当孩子知道,打人没有用,而另一种方式可以轻松地达到目的,而且这个方式还能得到大人的认可与夸奖,他当然会选择这种方式!
对此,家长应做好“桥梁”作用,包括取得其他家长的支持、让其他孩子配合帮忙等。如果孩子在幼儿园里有“打人”的习惯,最好主动和老师、其他家长充分沟通,制定个性化成长方案,共同帮助孩子学习正确的社交模式,并及时予以相应的强化。逃避和粉饰太平,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任何帮助。
例如,教孩子认识自己的“愤怒”,并表达出来。对此,家人应充分肯定、及时回应。
例如,在孩子烦躁想攻击别人的时候,可以为孩子提供其他选择,给他一个枕头,让他随便处置,还可以教他使劲跺脚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或者教会孩子如果下次他生气了可以到你身边寻求帮助。
例如,当孩子没有依靠攻击而解决问题时,你应该多多鼓励他的这些行为,让他能意识到这才是对的。比如你可以表扬他的行为“你懂得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也可以出其不意地送他一个更好玩的玩具等等。
……
有智慧的爸爸妈妈们应该还能想出很多合适的替代行为。
3、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讲道理”
可以读一些关于认识情绪、正向行为支持的绘本、歌曲、动画片、舞台剧等。例如上文提到的《手不是用来打人的》系列。
这套绘本关注2-6岁孩子身心发展,包括《手不是用来打人的》《语言不是用来伤人的》《尾巴不是用来扯的》《细菌不是用来分享的》,以切实有用的方式,引导儿童,正确使用手与语言与外界交流、释放善意。学会控制情绪,以获取友谊,避免冲突。书中设有特别写给大人的话,里面有众多和孩子一起讨论的话题和相关活动的建议。
4、家长也需要情绪管理
不要随意训斥打人的宝宝,宝宝并没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你突如其来的训斥只会让他感到莫名其妙。
不要因为孩子打人,就让他也尝尝挨打的滋味:孩子不会理解你的用意,他只会觉得你是在伤害他,最坏的结果可能让孩子不再信任你。
另外,我还观察到,有些家长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高兴的时候,孩子拉过来一顿揍。过后又觉得对不起孩子,抱着孩子又是道歉,又是流泪,还亲个不停。平时对孩子的管理也很随心所欲,觉得自己应该要爱孩子的时候,孩子的什么要求都可以满足。这种激情型家长,对孩子的伤害真的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