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宝宝育儿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婴儿期 > 婴儿护理

让孩子学会分享,家长可以这样做

出处:本站整理日期:2022-04-11 08:04:12编辑:艾艾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不分享就是自私。”

很多家长都秉承着这一原则,在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时,用近乎命令的语气让孩子懂得分享玩具。

但是,分享仅仅是“交出玩具”那么简单吗?

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亚当·格兰特在《Give and Take》中考察了作为付出者和获取者的两类人在职场中的表现,发现表现最好的是付出者,表现最差的也是付出者。

经过更进一步的考察,发现付出者也可分为两种,一种付出者仅利人,一味的付出而不知保护自己的权利;另一种付出者找到了互利与付出之间的平衡点,能够做到利人又利己。后者不仅职场表现良好,懂得了分享的智慧,对生活也大有裨益。

因此,分享是一门大有深意的必修课,是值得深思的处世哲学。

怎是命令式的让孩子“交出玩具”这一动作就可以完成的呢?

分享背后所体现的共情、物权意识与权利,是父母在孩子还小时就要引导给他们的观念。

那么在孩子还不会分享时,应该如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分享观念?

1.建立孩子对他人情绪的理解力

总有些事情是父母不能做主的,需要让孩子自己有选择权,而孩子选择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不能只想到自己,能够考虑别人的感受,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在别的小朋友想要孩子手中的玩具时,父母可以试着引导孩子去思考:如果你给了小朋友,他是不是会很高兴?

或者:如果你没给,小朋友失望而归,你想看到他这样吗?

如此澄清了对方的感受,孩子就会懂得“分享”这一行为给别人带来的后果,就会自己思考要不要分享,即使这一次还未学会,下次也会再次衡量他人感受。

给予孩子一些时间,让他逐渐形成自发自主的分享行为,这比一次性的强迫他分享要重要得多。

2.培养孩子的“物权意识”

有人认为孩子有了“物权”意识,会不会更加自私,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分享?

但事实正好相反。

一个很早就懂得“物权”的孩子,对自己的东西会更有安全感,他会明白借给你不等于就是你的,东西的主人是自己,从而不介意别人玩一会儿。

而“物权意识”如何培养?

从很小的时候,父母就要在说话时强化“我的”、“你的”“他的”这种字眼,在家里帮孩子确认孩子和父母的所有物,在公共场合时明确这里的东西不比家里,不能乱拿与损坏。

懂得了“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别,孩子会更看重“分享”这件事。

3.保护孩子说“不”的权利

亚当· 格兰特在《Give and Take》中说:要学会识别只懂得索取的人,并且对他们说“不”。

父母要告诉孩子:付出也是要有底线的,如果别人的要求不合理,如果你不想,那就可以拒绝。分享并不是一味付出,并不是有求必应,而是一种在付出与互利之间寻求平衡点的智慧。

保护孩子说“不”的权利,并且在孩子乐于分享时表扬他这一性格品质,逐渐内化为孩子自发自觉的分享智慧。

相关阅读

编辑推荐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