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世间有很多父母觉得自己强势一点,就能逼着孩子自信勇敢起来。
所以常常会看到恨铁不成钢的父母指着孩子的脑袋大骂着。
殊不知,结果让孩子变得更加懦弱可欺。
那天,我带儿子在广场玩。
他一到那边就是四处跑,看能不能找一个小伙伴玩。
但是常常很难融入,因为早到的小伙伴都已经玩在了一起。
他就在边上看着,有时幸运地碰到一个新到的孩子。
也许就能一起玩耍了。
那天有两个男孩在滑滑梯玩着拼插的汽车。
一个5岁左右的男孩就走了过去,问“能不能跟你们一起玩?”
其中穿蓝色衣服的男孩霸道地说:“不行,这是我的”
“我想跟你们一起玩。”
“不行,你走开”
这个孩子就走了,刚好他妈妈看到他垂头丧气的样子。
然后就开始骂了,“又怎么了?”
“他们不跟我玩。”孩子小声地说着。
“为什么你总是跟我说别人不跟你玩,为什么你就找不到朋友?”
说得急时还用手指指着孩子的头,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你以为外边的人会像你奶奶那样把你当作宝贝一样捧着吗?”
“你为什么不去跟他们说说,你想跟他们一起玩。你为什么不说?
然后她还低下头,在孩子的耳边说了教他去找小伙伴的话。
孩子全程没有吱声,就是低着头听妈妈教训。
最后急得冒火的妈妈给了他一个选择题,“是选择去玩,还是现在就回家?”
孩子犹豫了一会,又跑向了孩子群。
这次他就在一旁看着那两个孩子玩,也挺好的。
我能感觉到妈妈爱子心切。
但是她的焦急和不闻不问,让孩子平白挨了一顿骂。
我实在忍不住。
跟她说了一句“其实,您孩子刚刚跟那几个孩子说了‘我想跟你们玩。’但是那两个孩子没有同意。”
她听到后很惊讶,觉得错怪了孩子。
因为她骂孩子就是觉得孩子胆子小,不敢说,想逼他勇敢。
妈妈的主观判断往往影响着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
很多时候,就因为父母觉得孩子如此,就必如此。
而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站在孩子角度考虑。
在那挨批评的瞬间,受了委屈地孩子往往不知怎么辩白。
反而让妈妈更觉得他胆小不争气吧。
而妈妈这样强势的爱,只会让孩子真的滑向自卑胆小。
2、孩子的自信来源内心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
而在最初的成长时期,父母的信任会让孩子搭建自信的基础。
但现实是,很多父母喜欢主观臆测孩子的行为。
有时不相信孩子,而只相信自己的观念。
曾看到一个故事,一个作家爸爸在家写稿时,他4岁的儿子吵着要他陪。
爸爸很烦,就将一本杂志的封底撕碎,对他儿子说:“你先将这上面的世界地图拼完整,爸爸就陪你玩。”
过了不到5分钟,儿子又来拖他的手说:“爸爸我拼好了,陪我玩!”
他很生气:“你想要我跟你玩可以啊,但如果你说谎话就要挨打的。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拼好世界地图!”
儿子非常委屈:“可是我真的拼好了呀!你来看看就知道了。”
他一看,果然如此,心里打起了鼓:“不会吧?家里出现了神童?”
他非常好奇地问:“你是怎么做到的?”
儿子说:世界地图的背面是一个人的头像。我反过来拼,只要这个人好了,世界就完整了。
有时是没有顾及孩子,而只是顺着自己的意愿行事。
叶圣陶先生曾在文章里面写的一段话,他模仿他的女儿口气来说:
“不管是什么食品,你们高兴的时候,便是粘韧难以消化,也同喂猫狗一般给我们吃了,我们所需要的营养料你们反而不给,你们觉得没有意思。
不管是衣物还是你们觉得可以装饰小孩儿的时候都是笨重累赘的,我们所需要的是轻暖舒适的服饰你们不给,你们不喜欢。你们喜欢赌博,就给我们一副纸牌,叫我们照样下去,这就是你们所给予的玩具。”
很多时候,我们藉由“管教孩子”为名,把自己不喜欢或是看不惯的东西发泄在孩子身上,美其名为“对他好”,却伤害了孩子。
这样的教养下,孩子往往变得暴躁多疑,缺乏安全感。
有时否认自我,哪里有让自信生根的土壤呢?
3、不管孩子是挨了批评,还是被人否认。
父母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身边给孩子信任和支持。
而不是用那强势的语气和态度指责孩子的不足,逼迫孩子去自信勇敢。
曾看过一个感动的故事:
有位妈妈每次参加家长会。
幼儿园的老师总会跟她抱怨:“你的孩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3分钟都坐不了。”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老师说了什么,她鼻子一酸,差一点落泪。
“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够坐3分钟了。别的家长特别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
第二次家长会,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你儿子数学排49名,我怀疑他有智力问题,最好带他到医院看一下。”
回家的路上,她哭了。
回到家里,看到诚惶诚恐的儿子时,她振作精神:“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你并不是一个笨孩子,只要你能够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
说这些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亮了。
第二天上学,儿子比平时起得都早。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的成绩,考重点中学有点危险。”她还是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中学。”
后来儿子考上了重点大学,当把录取通知书交到妈妈手里时。
眼里的泪水早已忍不住往下掉。
这个妈妈的行为是值得敬佩的,因为她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孩子。
而且给了孩子信任和鼓励,不是用手指指着孩子的脑袋大骂说孩子不争气。
孩子从一分钟到三分钟、名次暂时落后的鼓励,告诉孩子要努力。
我们大部分的孩子天赋都差不多,但有的孩子为什么能成才,大抵跟父母的信任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4、请常常听听孩子的心声,让我们的爱恰如其分!
也许你会说,孩子犯错了,也要鼓励,不要管教吗?
当然,我们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引导,让他明白界限。
让孩子的行为能更好地融入群体和社会。
但重点在于管教时的态度、方法。
你是带着愤怒的情绪,还是带着平和的爱?
我们常常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听听孩子想说的话:
“你们似乎都很爱我,你们迫不及待地把自己认为的爱和期待交付我,但实际上,我们是两个世界独立的个体。”
在养育孩子的路上,我们要时刻记得这句话。
孩子不需要你强势的爱,只需要你恰如其分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