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给孩子选兴趣班?兴趣爱好使得孩子多向发展?当然,怎样给孩子选择兴趣班,要根据孩子的爱好来决定,下面我们看看如何给宝宝选择兴趣班?
怎样给孩子选择兴趣班?
有妈妈问我孩子什么阶段该选什么兴趣班,有没有这么一个时间表?我很认真地想了一下,还真在纸上画了一个时间轴,但发现画了一半画不下去了。原因是,到了4岁开始,孩子的兴趣班就呈发散性急剧扩张的态势。就拿体育来说,4岁是一道分水岭,4岁之前孩子的兴趣班可选择范围还很少,但是等孩子一过4岁,什么武术、网球、游泳,种种活动都可以开始报名了。你知道哪个适合孩子吗?不知道。你知道哪个更好吗?更不知道。
所以,我建议给孩子选择兴趣班,得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8、9岁之前,第二阶段是8、9岁以后。
1. 第一阶段
在第一阶段的时候,我们这些父母对孩子的兴趣和潜力是不够了解的,所以,这个阶段你让我要选择孩子未来的主攻方向,我们给不出结果。因此,在8、9岁之前,我很建议给孩子多多尝试各种项目。什么钢琴啊、游泳啊、篮球啊、乐高、下棋啊,只要孩子愿意,都可以让他们试试看。
但是这个尝试得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一旦给孩子报名了,就得坚持至少一年,否则你压根看不出孩子对这项活动的喜好,以及孩子是否真的有潜力。
每次我给憨憨报名一项活动,刚开始的时候,小家伙都是充满了激情,第一次体验的效果都很好,他感兴趣,老师也是满口称赞。顺便说一句,参加了这么多兴趣班,就没见到哪个老师不称赞的,反正这里都是积极鼓励的教学方式,总之被老师这一夸赞,我瞬间感觉娃立刻充满了天赋 …
因此每个兴趣班,刚开始上的时候孩子的积极性都是很高的。但问题是,孩子的兴趣并不是一条平稳的直线,也不会是一直向上的抛物线,而是有起起伏伏的。往往过了几个月后,孩子的疲倦期将不约而至地到来,这个时候TA的课后练习倦怠了,上课的积极性也不高了。
就比如弹钢琴,本来憨憨很喜欢钢琴的,但大概半年后,他练琴开始遇到第一个小瓶颈,那时就会四脚朝天地往地上一躺说什么也不肯练了,甚至说“I give up”、“I hate piano”之类的话,憨妈无论怎么威逼利诱都不灵 … 那时候真是孩子钢琴的低谷期。
但是一旦这个低谷期熬过了后,他会又开始有兴趣了,然后又充满信心地去学习、去练。所以又会产生一个高潮期。
因此我说你一定得花上一年时间让孩子坚持学习一项活动,只有经历了低谷、高潮,你才知道孩子是否真的对这个项目感兴趣,也是否真的有潜力。
我之前给憨憨踢足球,前后花了2年时间,他喜爱过这项运动,也曾努力过,但最后娃说他确实不想踢足球了,我也看出来了,他也缺少那个足球天赋,后来我们就把这项运动放弃了。虽然付出了2年,但是这两年的学习孩子也收获了很多,他明白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懂得了如何给自己做出选择。
2. 第二阶段
全面摸索只适合在8、9岁之前进行,小学3年级是一道分水岭,等3年级以后,父母不能再全面开花了,一定得聚焦!这个时候的父母一定要知道孩子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要找到孩子的优势和兴趣所在,给TA做针对性的选择。
任何一项活动,想稍微出点成绩,一定得需要长时间的练习练习再练习,一般来说坚持个6、7年,这项活动才会稍微学有所成。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计算,从小学3年级开始,坚持个6、7年正好到高中,而高中3年是各种竞赛最频繁的时刻,高中阶段获得的竞赛成绩也会对孩子大学申请产生很大的帮助。因此如果孩子从3年级就开始聚焦、去锲而不舍地练习,自然孩子在高中阶段出成绩的几率会大很多。
退一步说,就算孩子未来在这项活动上没有什么大发展(比如取得什么竞赛成绩),但是因为他在这项活动上一直坚持着,就会对这活动有了很深的理解,将来无论是在大学社团,还是在各种社交场合,都会很有帮助。比如说孩子钢琴弹了很长时间,那么即使TA没有在比赛中获得什么名次,但是孩子的钢琴功底会一辈子陪伴着TA,大学里可以参加乐队,对个人的气质修养也是提高很多。
此外,美国大学申请,最看重的就是孩子的坚持。孩子可以没有取得什么骄人的成绩,但是面试官一看学生的履历表上对一项活动坚持了那么长时间,面试官就会认为这个孩子对人生规划有清晰的目标,做事也很有决心,这特别符合美国大学的录取标准。
因此我说,孩子小学3年级以后一定要开始聚焦,选择优势项目开始坚持长时间的练习,不可以再到处尝试了!
兴趣班里父母的角色?
很多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的目的之一,是给自己减压。把兴趣班当托儿所一样,把孩子往那一扔,自己就可以轻松几十分钟了。
其实不然,如果希望孩子兴趣班学得好,家长一定得高质量的陪同。我前文所提到的那位妈妈,孩子的击剑课,她都一丝不苟地在旁边观看,有时候,看见孩子哪边做的不够好的地方还会拍下来,回家后给孩子指点。另外,每次下课后,她都会和老师沟通,比如孩子的学习进展怎样,哪方面还需要加强等等。
其实,我以前一直都对和老师沟通不感冒,但后来发现,其实多和老师聊聊,在老师面前刷存在感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往往一个兴趣班有好几个孩子,老师不可能每个孩子都能管得很细致,一般就是TA教完一遍后,孩子们跟着做,如果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老师看到后会纠正一下,但如果没看到也就这么过去了(这也是为什么一对一私教课效果更好的原因),所以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的出面。
比如憨憨练武术的时候,一个队6、7个孩子,有时候小家伙动作不标准,但是因为师傅在纠正别的学生,就把他漏掉了 … 于是,憨妈后来跟师傅提到,说憨憨有时候马步蹲得有问题,背不够直,结果下次锻炼的时候,大和尚就特别站在憨憨的旁边盯着他的动作,小家伙想偷懒都不成 …
回到击剑也是一样,我们这个击剑学校有个金牌教练,他平时不轻易招收学生,据说他挑学员时还会面试家长,“你们喜爱击剑运动吗?为什么喜欢击剑?”,如果家长的答案让他能感觉到,家长对孩子学习击剑能够付出时间和精力的话,他才会考虑招收这个学生。然后,他还特别喜欢每堂课结束后,家长来向他提问题,这样他才觉得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足够重视 …
所以我说,偶尔在老师面前刷存在感是很有必要的,这间接影响着老师对孩子的重视程度。
总而言之,小时候多让孩子去尝试,等孩子稍微大点后,尽快给他们找到兴趣点,并坚持下去,这才是我们这些父母最需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