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只是个孩子啊,不能打他(她)。”现在这句话终于有了科学依据。据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和哈佛大学联合研究显示,3岁半孩子被父母打过屁股的,比起没有被打过的,“不能进行对话“”不能守信守约”的风险大幅增高。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研究已经控除了家庭经济、教育程度、性格等因素,也就是说,在同等的经济条件、父母教育程度、孩子性格等因素下,打屁股来教育孩子的方式会让孩子更加叛逆,更不听话。
这份研究和传统中人们的印象大相径庭,古人推崇“棍棒底下出孝子”,而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家长将体罚当做教育的最后的手段。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四分之一成年人曾自述幼时遭受过身体虐待,这些童年阴影往往一直伴随到成年。而遭受过体罚的孩子只会暂时压抑心中的怒火,并没有让孩子心服口服。并且这种暴力方式会间接影响到天生爱模仿的孩子的社交方式,有样学样,许多有暴力倾向的成年人往往在小时候有遭父母虐待的经历。
事实上,暴力体罚和语言管教之间有很大的空间,许多爸妈抱怨说自己往往是先好言相劝,但是孩子屡教不改,这才不得已动手,但他们却忽略了自己管教的时机、目标可操作性。从而使孩子陷入了“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境地。
1.管教目标、时机
部分家长喜欢给年龄过小的孩子树立过高的要求,从而让宝宝感到困惑和迷茫。家长可以先给宝宝定个小目标,然后层层递增。比如对于刚开始走路的宝宝来说,先让他明白咬、踢、打等行为是不好,随后把重心放在公共场所大喊大叫、乱扔食物的坏毛病。而且对于宝宝做不到的一些情况可以迂回处理,例如与其禁止宝宝触碰某些危险物品,不如将这些东西锁起来不让碰到。
此外,一些家长犯的一个误区在于宝宝做错事才给予惩罚,而在宝宝做得好的时候没有给予足够的激励,正所谓只惩不褒或多惩少褒。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自父母的表扬和赞美可以最大程度地让他(她)感到开心,从而激励孩子遵守你定的合理规矩。
2.平静中断法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当孩子过于淘气做错事时,不用提高声音,而是严厉地告诉孩子这是错误的,并且将其抱起坐在椅子上,让他的后背朝向你。接下来等着他自己平静下来,方法就可以结束了。需要注意的是这样一次可能失败,但家长一定要在每次发生类似情况下坚持下去才有效果。而如果宝宝在公共场所发脾气,则是平静地将其带到洗手间或一些没有人的地方,待其安静下来。
3.转移注意法
实行这个方法前,家长必须很清楚孩子什么情况下会发脾气,接下来在孩子快要哭闹之前,先声夺人安抚或转移注意力。举例而言,如果宝宝总是在逛超市时,看到想要的东西却不能买,就尖叫哭闹,那妈妈带宝宝逛超市时,就尽量不要让他看到喜欢的东西,若孩子大一点,可以在家先约法三章。如果这些预防措施都失效,那么在宝宝看到物品吵着要买之前,就马上问他:“我们今天的点心吃苹果好吗?妈妈帮你削成兔子耳朵的形状。”用其他能让他感兴趣的物品,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通常宝宝就会忘记前面想要生气的原因是什么了,妈妈也可以趁机带他离开相应的展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