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妈妈发来消息说:最近孩子总是说自己不行,听着都烦,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比如,孩子在玩积木拼图,有时候拼不好,或者找不到那个位置时,就会哇哇大哭,然后会说:为什么它不让我拼,为什么我总是不行。
这位妈妈说她告诉孩子:可以的,加油,你可以完成的,可以拼好的。
她想树立起孩子的自信心,但是孩子还是哭着说:为什么就是不行,为什么总是不行。
孩子处于情绪之中,哭闹着就想要妈妈来完成拼图。
这位妈妈想多鼓励下孩子,偶尔也会动手去帮孩子,但是,她认为这是孩子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于是总是试图在旁边告诉孩子,可以怎么玩。
每次听到孩子这样哭闹着说自己不行的时候,总会有股无名火冒出来。
有好多次,妈妈自己也没有了耐心,怼回孩子:你爱玩不玩。
虽然知道自己的做法不妥,可是该怎么办呢?
很多父母可能都碰到过类似的问题,孩子说自己不行,或是说自己很笨。
于是,父母便开始试图说服孩子:你可以的,你不笨。
这让我想起一个笑话,是一段父子间的对话。
儿子:我很笨。
父亲:你不笨。
儿子:我就是很笨。
父亲:你不笨,还记得你小时候,老师常常夸你聪明呢!
儿子:我是笨,看看我考试的分数。
父亲:你不笨,只需要再努力一些就好了。
儿子:我已经很努力了,我就是很笨。
父亲:你很聪明,我知道的。
儿子:我知道我很笨。
父亲说:你不笨,笨蛋!
当孩子表达否定自己的想法,或是处于消极状态的时候,我们的鼓励或是对这种状态的否认,并不能帮助到孩子。
当孩子很哭闹地说自己不行、很笨的时候,父母常常会试图马上纠正孩子的想法,因为孩子的哭闹让父母产生了焦虑。
于是,我们也处于焦虑的情绪之中,都忘记去看看,孩子哭闹的背后有什么情绪的困扰。
其实,此时,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共情。
精神分析里面有个术语,叫投射性认同。
它的意思是,你透过行为或态度,使别人受到激发,而产生一些不好的情感体验,而那种情感体验正好是你不喜欢在自己身上发生的。
简单来说,就是让他人感受到你身上的不愉快的情感体验。
就像那个笑话中的父亲,还有那位充满无名火的妈妈,他们体验到的,都是当时孩子难受的情感。
孩子无法用语言把这些难受表达出来,而父母的沟通并没有去共情孩子的感受,孩子就会在和父母的沟通中使父母难受。
其实孩子并不是想让父母难受发火,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沟通状况,是孩子潜意识发出了信号。目的是为了让父母体验他的难受,希望父母可以因此理解自己的感受。
所以,当孩子在和我们抱怨,或者哭闹说起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需要先关注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这件事给孩子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我们要先回应的,也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孩子的感受。
比如文章开通那位妈妈的困惑,当孩子在诉说他总是不行的时候。
如果只是对孩子说:加油,你可以的。或是给他一些建议,该怎么找拼图。也许并没有什么作用,甚至可能会降低孩子的自信心。
但是,我们可以试着从他的感受来回应他。
他之所以说总是不行的时候,很有可能是因为,他已经尝试了很多次都不成功。
父母可以回应孩子:有些拼图玩具确实是挺难安装的。总是安装不了,你觉得很难受是吗?你刚刚一直在很努力地在尝试,安装不了会让你很难受。
当孩子知道自己的感受可以被理解的时候,情绪的困扰就会大大地降低。
当我们可以这样告诉孩子的时候,孩子会觉得他的难受的、不好的情绪被接纳了。
接下来的对话,就相对容易多了,孩子可能会告诉你更具体的事情,他在玩拼图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是哪个拼图拼不好等等。
把情绪和现实的问题区分开,处理了情绪,现实的问题也许只是个很小的问题。
如果是孩子的确遇到了困难无法完成的,我们可以对孩子表示,愿意在帮助和协同他一起完成。
但,如果那是孩子可以完成的事情呢?
比如,他知道怎么拼,以前也完整地拼好了这个拼图,或是完成过这件事情。那孩子的哭闹,也许在表达另外一种情感。
等孩子的情绪稍好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和孩子澄清:妈妈觉得,你不是不能完成,而是你想妈妈帮你完成,是吗?
这样做的目的,首先,可以对孩子肯定他的能力。他可以的,他有能力完成这个拼图。
其次,和孩子确定他真实的需求是什么。
比如这个孩子可能是希望妈妈来帮助他,也可能是他喜欢妈妈来帮他的时候,让他有一种可以和妈妈一起玩的感觉。
也有可能,是孩子担心因为自己玩不好,所以自己就不够好,他害怕妈妈因此不喜欢他了。
我们可以对孩子做多个澄清的解释:
“你尝试了很多次都不能完成,是不是怕妈妈不喜欢你了。”
“你尝试了很多次都不能完成,是不是想妈妈来帮助你一下。”
“但是妈妈没有帮你,你觉得妈妈不爱你是吗?”
我们可以尝试地问孩子诸如此类的问题,来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和情绪。
最重要的,是要明确的告诉孩子,你对他感受的理解,这种共情可以让孩子印证父母对他的爱。
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当孩子有各种难过苦恼的情绪,我们很自然的会想着给评价、方法,甚至会见诸行动的去帮助孩子,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认为问题解决了,孩子就不哭了。
但是,孩子并没有在我们身上学会处理情绪的方法。
镜映,是心理咨询里面的术语,说的是咨询师会像镜子一样,让来访者看到自己。
我们看着镜子,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模样。
当我们可以对孩子共情和镜映孩子的感受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教会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比如告诉孩子,“如果需要帮助的话,可以用语言来表达,如果你哭闹着说话,妈妈未必马上能够理解。”
告诉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而不是哭闹来表达。
也许,这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有显著的效果,但如果可以这么操作的话,你会发现,孩子越来越能够清晰地表达他的诉求,同时,也学会更好的处理自己的情绪。
当我们给予孩子共情时,其实也就给了孩子一个信息,“你的感受很重要”,“你的感受对爸爸妈妈很重要,我们希望可以理解你的感受。”
而这个信息的背后,便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与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