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今天单位事情很多,但我早早下班了,因为我昨天答应小城宝要带他去游泳,回到家后,小家伙就一直围着我转“爸爸游泳,爸爸游泳”,记性可真好,所以,真的不要忽悠孩子,孩子记性很好,对你是那么的信任。
下楼游泳去喽,一路欢声笑语,真的好开心。来到了泳池边,好多人,小城宝恨不得马上就下水。但妈妈还没有从更衣室出来啊,于是我和小城宝说:“城宝,我们在这里等一下,妈妈来了我再一起下去游泳。”
小家伙默默的点了点头~(心想,本大大想快点下水游泳,你叫我等待...)
结果,面对这么大的诱惑,在岸上等待了几分钟,老爸对你的表现给到的是满分。然后,回家后,敲下了今天这篇文章。
▌这件事情,让我联想到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棉花糖实验。
Walter MIschel博士在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进行了这个实验:4岁孩子坐在桌前,桌上放着一块棉花糖。
研究员对孩子说:“我现在要离开房间,如果你在我离开时吃,只可以吃一块。但如果你能等我回来再吃,我会再给你一块。记得哦,如果你在我离开时吃了一块,就没有第二块了。”孩子点点头,然后研究员离开了。
15分钟后,研究员再回来。 实验中,一些孩子不假思索立即吃掉了第一块棉花糖,只有30%的孩子选择等待,拿到了第二块棉花糖。
参加实验的孩子18岁时,Walter MIschel做了跟踪调查,发现那些等待时间长的孩子,学业成功明显超过等待时间短的孩子:他们的SA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平均高出210分。其他方面也显示出优势:社交能力更强、事业成功、家庭和谐、体质指数更胜一筹。
这个实验让我们看到了自控力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其实,随意观察一下身边的人,都不难发现自控力的重要性。
学霸一般情况自控能力强,能根据自己制定的计划,严格的执行,
而学渣们的计划表基本上是用来安慰自己的。工作中也是一样。
▌但多数人是没什么自控力的:整天喊减肥,要练马甲线,却每晚吃零食,大几千的健身卡只能使用1/3;很想考高分,却不好好复习;很想赚钱,但却,晚上想想千条路,白天起来走原路.....
02 那么,自控力是天生的吗?为什么有些人善于自我控制,有些人却做不到呢?
心理学研究证实,自控力还真是天生的,它来自大脑前额叶皮质,由人大脑中的生物能量决定。不过,它也是一种“肌肉模型”,就像我们锻炼肌肉力一样,用进废退。
有人天生强一些,但后天不训练也会退化,相应地,就算天生弱,后期只要训练跟上,一样能变强。 棉花糖实验也说明了这点,研究员们发现那些等更久的孩子并不都是天生自控力强,很多是用了方法,比如转身不看棉花糖或者把手坐在屁股下,让手不能去拿。
既然自控力可以通过从小训练增强,接下来我们就探讨一下,怎样训练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控力。
03 自控力是内化的能力,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是“自己主动去控制”
▌怎么训练孩子自控能力。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发展心理学博士陈忻女士就推荐了三个利用孩子主动性训练自控力的好方法:
1、游戏法:
“请你跟我这样做”:很多幼儿园老师都会带小朋友做这个游戏。这个游戏非常适合三岁左右低龄段的孩子,因为,三四岁孩子的前额叶皮质发育还不完善,这时候的自控力训练更多是实现行为与意志的配合,游戏过程中,孩子要集中精神,跟着做出同样的动作,就是意志控制行为的最佳练习!
“躲猫猫”:另一个游戏是“躲猫猫”:你会发现,孩子越小,越容易暴露目标,经常自己忍不住就蹦了出来,大一点的孩子则更沉得住气,这就是自控力发育的体现。经常玩“躲猫猫”游戏,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自控力的充分锻炼。还有“木头人”、“谁先笑”等游戏,效果都不错。在游戏的情境里,孩子更乐意主动控制自己。
2、不打断孩子自言自语
家长们如果有留心观察孩子,你会发现,孩子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会自言自语的讲步骤。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解释了孩子这一行为:这是孩子自控力发展的自然表现,因为自言自语时他们可以更专注更持久。
孩子通过自言自语重复步骤,既有助于他们记住这些步骤,同时更是把原本需要父母或老师给出的指令,变成自己可以控制的行为,所以,当我们发现孩子做事时自言自语,千万不要打断他们。
3、短暂等待
短暂等待和延迟满足不一样,它给了孩子一个确定的指向,并且时间相对较短。很多时候,我们容易低估孩子的等待能力,因为他们总是表现出马上就要反馈的样子,让我们觉得孩子都是急性子。其实,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一岁到三岁的孩子,慢慢就具备了短暂等待的能力,比如他们能等到别的小朋友玩过后,再玩同一个玩具。
生活中,我们可以有意制造这样的机会。比如:当孩子请你帮他做一件事时,你可以告诉他:“妈妈还有事,五分钟后能帮你,你可以等一会吗?”;当孩子问你问题时,你不妨说:“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让妈妈想一下,你也再思考下,五分钟后我们来交换答案好吗?”;当孩子渴望立即得到回应,兴奋地要跟你讲一件事时,如果你正在忙,大可不必停下手中事转向他,而是可以让他稍作等待。
短暂等待不仅能提高孩子自控力,还有很强的现实作用。孩子总归要进入集体生活,在学校,在社会中,别人不再像爸爸妈妈一样关注他随时给他回应,从小练习过短暂等待的孩子适应起来应该容易很多,也更能体谅他人。
这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关于孩子自控能力的文章,参考了不少资料,也结合了之前自己教育过程中的一些理念,过滤整合后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