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缺乏创造力和自主意识,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就爬不起来。事实上,问题就出现在爸爸妈妈和孩子每天的互动中,接下来说到的这几个容易忽略的日常举动,可能就会阻碍孩子创造力的发展。
1.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有一个阶段非常喜欢玩泥巴、沙子,或者是喜欢在泥地里面奔跑。每当遇到这种情况,相信爸爸妈妈都会下意识地阻止:“太脏了,不许玩!”
解读:孩子一出生就喜欢和大自然亲密接触,接触的过程也能够让孩子学习到基础知识。相关专家这样跟我们说:“我们通过研究发现,让孩子在游戏、运动中全身心的投入,就算把自己弄得脏脏的也有利于身心健康。”爸爸妈妈不让孩子在泥地里面玩,剥夺了孩子接近大自然的权利,阻断了孩子对自然界的认知,对孩子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爸爸妈妈可以陪孩子一起在野外游玩,并在玩的过程中教给孩子一些知识,同时避免受伤。
2.孩子想自己拿着勺子吃饭,但在吃饭的时候却弄得到处都是。这时妈妈一把夺下勺子说:“我来喂你吧,看看你弄得这么乱”
解读:像吃饭、穿衣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是孩子最早锻炼自主意识和动手能力的机会。所以不要因为孩子不能很好地完成就阻止孩子,并且代劳,这样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正确的做法是,给孩子专门买一把适合的椅子,盛上小半碗饭,告诉孩子正确吃饭的方法。如果不小心弄到外面,不要一顿批评,最好是要纠正孩子拿勺子的姿势,然后鼓励宝宝。
3.吃完饭,孩子步履蹒跚地走到厨房,伸出小胳膊,说:“妈妈,我帮你洗碗。”妈妈赶紧把孩子带出去:“自己看电视去,你会把碗给打碎了。”
解读:在孩子的眼中,帮妈妈做家务就像游戏一样,不仅打发了时间,还可以学到本事,从而养成爱劳动的习惯。爸爸妈妈如果像上面那样拒绝孩子的话,会让孩子觉得劳动是一件非常累的事情,以后会对劳动产生本能的排斥反应。爸爸妈妈在孩子表现出劳动热情时,不能因为害怕孩子搞砸就拒绝孩子。不妨帮孩子开小水流,看着他洗碗。如果把脏东西弄到身上,或者不小心把碗打碎了,一定要赶紧安慰、鼓励,不能让孩子讨厌洗碗。
4.孩子上学时,多数家长会说:“你要好好学习,不知道的东西不要乱讲。”
解读:中国传统思想是隐忍、含蓄的,所以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都会采取比较内敛的方式,不让孩子随便乱说话,怕孩子说的不对遭到别人的取笑。这样会造成孩子以后只会接受、从众,缺乏创造力,甚至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因此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让孩子不懂就问,而且要当面问,不过要跟孩子说明,在问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礼貌。
5.中国家长最常说的一句话莫过于:“你读好了书就行,什么都不要你做。”
解读: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学习看得非常重,对思想品德、劳动意识等方面却不重视。但一个心理健康者,除了智商高,情商高,其他方面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爸爸妈妈不要放弃这些培养孩子责任感的细节,经常让孩子做做家务培养动手能力,让孩子广泛交友。
爸爸妈妈要多注意和孩子之间的日常互动,让孩子的创造能力得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