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来没有错,只有不成熟。用“犯错误”来评价孩子的某种行为,本身已是错误;以强制的方式要孩子符合成人要求,更是错上加错。
1我是一个害怕冲突的人,在大女儿还是个爱哭鼻子的小小孩儿时,儿子就来了,意外的怀孕让我有些犹豫。
别的问题好说,如果两个孩子打起来,手心手背都是肉,我该帮谁呀!虽然有焦虑,还是咬咬牙,心想“到时候总会有办法的”。
果然不出意外的,从儿子会爬开始,我家的吵闹声出现了井喷之势,以往的宁静一去不返。这时候,大女儿四岁。
女儿正是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别人是什么状态她可不怎么关心,在我开火炒菜的时候,她也会要求我马上去给她找掉在床底下的玩具,拒绝正闲着的爸爸帮忙。对于新来的小弟弟,她好像没多大感觉,不喜欢也不讨厌,这种态度好像是在说:不烦我就好。
安宁的日子过了几个月,事实证明,事情总会发展到人心愿之外的方向上去。以弟弟会爬这件事的发生,作为新时代到来的标志,女儿的好日子——哦不,是我的好日子,到头了。
2儿子的身体得到了解放,他可以去那些让他好奇的地方了,尤其是,姐姐的玩具箱子。那里本已是姐姐的“冷宫”了,可看着弟弟一件件探索,姐姐的护物之心也被唤醒,重新“宠幸”起它们。
凡是弟弟要碰的,姐姐会赶忙抢回来,护着,冲弟弟大喊“这是我的,我的”!接着是弟弟大哭。我跑过来替弟弟说情,姐姐若是心急了,就也哭起来;若是心情不错,答应借了,然后弟弟拿来突然往地上一摔,坏了,最后姐姐还是大哭收场。
终于没多久,姐姐忍不住上手了。
大孩子占优势,姐姐本能地上手一推,不到一岁的弟弟不只玩具没抢到,自己还四仰八叉地躺倒在地板上,后脑勺和地板之间发出重重“咚”的一声,马上哭。
哭法和想吃奶不一样,委屈,愤怒,小脸的五官恨不能挤在一点上,只有嘴巴咧得老大,好像在说:“世界好残酷,我以前怎么没发现?”
女儿紧紧抱着“战利品”,怔怔地在一旁呆住,不去扶,也不说话。此时,需要我出手了,我心想着一定要先教育女儿懂得“不能动手”这个基本底线。
“过来,宝贝,跟弟弟说对不起”,我温和又严肃地说。
“哼!”
“你也知道你把他弄疼了对吧?你该道歉,说一声‘对不起’,这不难。”我坚持。
“哼!”
“难道你弟弟撞到地板你不心疼吗?”我有点急。
“哇——”坚持了很久的倔强崩溃了,仿佛决堤的大坝,女儿大哭。
3到了这一步,再想说什么也进行不下去了,分开挨个安慰一下,不了了之,是最好的结尾。
为什么我没有坚持让女儿道歉?
我想的是让女儿尽量早一点知道心疼弟弟,理解他人,懂得怎么和别人相处。让她说一句“对不起”,确实是个手段,但也是最简单、初级的一步。就算女儿嘴上说了,其实心里也并没有真的觉得抱歉。
从女儿的角度看,她维护自己,没有做错。她只是还不懂用什么方式能做得更周全。
推人、打人,是孩子保护自己的本能。孩子天性善良纯真,她明白发生了不好的事情,但凭她当时的年龄经历她还不明白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当时女儿抱着“战利品”,小嘴倔强地撅着,身体却缩矮了一截,眼睛看着墙角,眼神怯怯的,不敢直视弟弟,也不敢直视我,仿佛冻在原地动弹不得。
所以,她其实是心虚的,但也不肯输了气势,于是就用“色厉内荏”的表现来掩饰。最终,这个小小的人儿顶不住压力,以崩溃大哭收场。
女儿的内心活动:
“我只是想保住我的东西!我从来不抢别人的东西,他也不能抢我的!”——委屈
“我也不想让弟弟受伤害。弟弟没事吧?我会不会犯了大错?”——恐惧
“除了推他,我不知道还能怎样保住我的东西了。”——无助
女儿当时僵硬而倔强的样子,是委屈、恐惧、无助这三种情绪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不是我一厢情愿给孩子加内心戏,而是基于我对孩子的了解和观察得出的结论,它能帮助我理解孩子。
实际上,孩子们之间发生争抢打闹,如果非要找个责任人的话,也是我,而不是孩子们。
我的责任:
一、我早就该和女儿商量,在女儿护玩具之心被激发之前,她一定会乐意把那些她很久不玩的东西贡献出来的。
二、我的处理方式没有缓解女儿的恐惧,也没有释放女儿的委屈感。
三、在此之后,女儿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依然无助。
可能有人会觉得,需要培养孩子敢于负责任的品质,不了了之不是纵容孩子逃避责任吗?
据我的观察,孩子的天性并不害怕承担责任,相反,孩子都是很愿意承担责任的。
为什么?
因为承担责任意味着没有违背他们善良的天性。
当小伙伴受伤了,孩子天性是同情的,如果是自己弄伤别人的,孩子本能会内疚。但在他不知道怎么表达这份内疚之前,孩子感受到的是尴尬,僵住了,只能呆呆地望着,不敢说什么,有的孩子会干脆跑开,因为害怕。
这是他们在害怕承担责任吗?不是。他恐惧的是这件事情带给他的尴尬,那种不知所措的感觉。
这时候如果妈妈只顾着指出孩子的错误,或非要讲一些孩子还不能消化的道理,会强化孩子的恐惧感和无助感。这种不好的感觉要么会转化成委屈压抑自己,要么转化成攻击性发泄在别人身上。
4从孩子生下来开始,只要我不小心弄疼了孩子,我都会说一声“对不起”,现在我的两个孩子也都是这样,经常会自觉地说“对不起”,然后不好意思地一笑。
但两个人在经历了争夺,矛盾僵持之后就说不出来了。这是害怕被对方指责,害怕被抓住辫子不放造成的。
这个时候,辨明是非黑白、抓住罪魁祸首会恶化双方关系,也解决不了长远问题,我的目标是,让孩子们适应矛盾,从而自发解决矛盾。
要达到我的目标,我必须改变一个思路。我要用我的态度和行动告诉孩子们,有了矛盾不是必须说“对不起”。
争抢玩具几乎每天都要上演:儿子先闯祸惹恼了姐姐,愤怒的女儿把儿子打哭。我先看一下儿子挨打的地方,然后轻轻抱抱女儿,微笑着告诉女儿“还好,他没有受伤,没事的”。
这个举动有两个作用,一是释放女儿当时的内疚和恐惧情绪,让她放松(所以心疼儿子不要立刻表现出来);二是暗示女儿,生气归生气,动手也没事,只是别把他真的弄伤了。
然后安慰儿子,“你抢姐姐东西啦?姐姐打你啦?疼吗,哪里疼?生姐姐气啦?”一边给孩子吹吹疼。再问问女儿“你也生气了吗?他又弄坏了你的东西,很难过,太生气了才会打他的,是不是?”
事实+感受,安抚让他们得到理解,就没那么生气了。当面确认双方的情绪,有利于让他们理解对方。表明妈妈的态度:这是一个意外,我不是来责怪谁的,双方的责任是均等的。
“这个玩具弄坏了,咱们看看还能不能修好呀?”
一开始弟弟可能还懵懂,妈妈可以代替他给姐姐收拾他弄的烂摊子。妈妈自己高高兴兴地收拾、修复玩具,也会带动孩子们参与进来,矛盾的敌我关系就变成了有着共同目标的战友关系。
试着引导情绪比较好的那一个先承担责任:
(弟哄姐篇)“修不好了,它坏了。姐姐一定很伤心,你愿意把你自己的玩具拿出来哄她开心吗?”
“姐姐还在伤心,要不你扮小兔子逗姐姐笑一个?”
看到小弟弟拿着自己幼稚的玩具来“赔罪”,姐姐会很容易被气得乐了,或是我们一起嘲笑一下弟弟模仿小兔子的笨拙,弟弟的可爱模样反而更深刻地印在姐姐心里了。
(姐哄弟篇)“弟弟一直哭,这里可能很疼,咱们俩一起帮他吹吹,他会不会感觉好一点呢?”
“我记得,你做的鬼脸很棒,咱们试试看能不能逗笑弟弟吧!”
“逗笑”是更加适合家人,也更适合小朋友之间的道歉方式,这就是各自承担责任的部分了,比说“对不起”有趣,更让孩子乐于接受。如果孩子不愿意也不必强求,可以另想更适合的办法。
当然,要引导孩子用“自嘲”而不是“取笑别人”的方式逗笑,家长平时也得懂得运用这种幽默,不要以取笑孩子为乐。这样,孩子在无助的时候才会明白,这个事情大家都会轻松面对,不必紧张。他们完全有能力挽回自己的“冲动”,这个过程不会令人难受,相反,还可以很愉快。
5孩子们只是一开始不知所措的时候,才需要“调解员”。
渐渐地,姐姐越来越大方,弟弟越来越懂得界限,天然的爱让很多问题消失于无形。就算偶尔还会打架,他们也能自己处理。
现在弟弟快三岁了,他和姐姐的矛盾早就不再需要我介入了,争东西的时候他们会自己想办法解决。这都是他们自己发展出来的,不是我教出来的,什么“温良恭俭让”的美德教育都省了。
矛盾还是会有,但两个孩子的感情越来越好,动不动就甜腻地抱在一起。即使玩疯了扭打起来,下手也很有分寸,生怕不小心打到对方。也经常“相视一笑泯恩仇”,或者干脆一转眼就忘了刚才的矛盾。有时候还会主动给对方找解释的理由。
不只是二孩家庭内部,孩子和其他小伙伴的相处也可以运用这个背后相通的原理:在孩子和世界相处时,不让孩子尴尬、难堪,就是在保护孩子天然的责任心。
在孩子恐惧、无助时,适当的正面引导,能让孩子尽快适应。当然,自由的孩子迟早会自己懂得和他人相处的技巧,加快孩子的适应过程不过是为了减少像我这样比较害怕冲突的家长的麻烦罢了。所以,大人介入不过是为了大人自己,并不是大人们口中的“为了孩子”。
今早,他们俩轮换着扔一个弹力球,玩了半个多小时。我是听着
“该你了!”
“该我了!”
“一人两次!”
“你耍赖!”
这样的对话醒来的。
当我赖在床上假装没醒的时候,一个弹力球三两下弹进卧室,好巧不巧砸在我脑门上。接着他们两个跑进卧室,我的倒霉样,让我们三个笑成一团……
走出门去,我在前面昂首阔步,两个小不点在后面边闹边走。小区里的邻居们会带着羡慕的口气问问:这俩孩子打架不啊?
我们总是一起大声回答:“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