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朋友吃饭的时候聊到一个问题,说的是“人性中的恶到底有多可怕"。生活即江湖,明暗幽深,勾心斗角,总有阳光所照射不到的地方。 一个朋友跟我们分享了他前段时间在饭店里遇到的一件事。
是一个熊孩子。
过年前楼下的火锅店迎来了年末的生意高峰期,人来人往一片嘈杂。那熊孩子是跟随家里人一起来的,一家人点了很多东西,围起来,热腾腾地吃。在他们侧后方坐着的是两个女孩,应该是很久不见的闺蜜,看起来也相谈甚欢。
以上为故事的主人公和背景。
熊孩子吃了一会,天生好动,开始趁着大人干杯喝酒的时候在饭店里到到处乱跑。朋友说看到他把服务员给人倒好的茶水故意撞到了,大吼大叫,又趁乱踢其他人的桌脚。被人阿斥了也无所谓,人声嘈杂,他就混在人群里,一副笑嘻嘻的模样,大概是还想找些东西玩。
于是这个时候,他瞄上了在角落里相谈甚欢的那两位女孩。
其中一个女孩拿着手机,再给另外一个女孩看一些东西,两个人都在笑。熊孩子就绝到那两个女孩的桌底,一边探头看,一边想要偷拿其中一个女孩放在桌角的手机。女孩子发现了 ,阻止了他,把手机收了起来。
熊孩子似乎很不斤心,跑回到一群家长的位置,拉着他老妈的衣角,指着两个女孩说妈妈她们不给我玩手机。
熊孩子的妈妈一脸宠溺的模样:哎呀,你就跟姐姐好好说,让她借给你玩一下玩嘛。
于是小孩又跑过去,要拿手机玩。
女孩不给,小孩索性站到椅子上,往女孩的火锅里吐了几口口水。两个女孩均吓了一跳,把小孩子赶跑,又找店老板又找了小孩的父母。
结果小孩的父母甩下一句:小孩子嘛,不懂事啦,让一让不就好了 。
倒是店老板一脸歉意的模样: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再给你们重新弄一锅吧。
两个女孩也不想追究,就说算了 ,换个汤锅就行。
期间熊孩子一直躲在大人后面,两只眼晴看向两个女孩,一脸洋洋自得的模样 。女孩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其中一个大概是去上厕所,当然不忘带上手机。
这个时候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幕出现了 。
熊孩子见到有机可趁,竟然趁所有人都不注意的时候,一瞬间窜到了离开那位女孩的座位上,只见他拎起滚烫的汤锅,对着对面的女孩子劈头盖脸地淋了上去!
一瞬间,女孩尖叫,场面大乱!
刚上完厕所出来的那位女孩直接惊呆了 。
后来朋友因为跟店老板比较熟的缘故,打听到了那位女孩的状况。据说是半边脸严重烫伤,一张脸蛋算是毀在那熊孩子手里了 。
人之初,性本恶。有时候真不是说说而已。 一个有力气拎起汤锅的小孩,起玛己经具备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可就算如此,仅仅是因为女孩不肯把手机让给他玩,就直接让人家付出了毁容的代价。
还是不可避免地想起了以前在网上看到过的北京女孩事件。 说的是在等地铁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妈妈带着自家孩子站在一位女孩身边。
女孩手里拿着鸣排,小孩想吃,女孩没有给 ,结果就在地铁来的前一面,小孩跑到那位女生身后,用力一推!差点把女孩推下地铁!
还好当事人眼疾手快,抓住了女孩,才避免了一桩惨案发生。可反观那位母亲和孩子,她脸色微变,竟然一句道歉也未曾有,只管急匆匆拉着自己的孩子上了地铁离开。
这样的事情简直数不甚数。
是因为他们分不清善与恶的界限吗?
不是的。 他们往往是因为纵容,因为家长的溺爱而缺少管教,所以才肆无忌惮 ,无法无天。
看过一则新闻报道,说的是有两个小男孩因为讨厌班里的另外一个男生,他们约定好,要在第二天上学的时候将那位男生杀掉。
结果两个人第二天真的就拿着刀去了学校,将那位男生杀了 。杀了人之后他们没有丝毫害怕,还绝到家里跟家人说自己杀了人。家长以为是开玩笑的,等警察找上门来的时候才发现事情已经失去控制了 。 两个孩子在被警察带上车之后才猛然间发现事情超乎了自己想象,笑闹喊叫,但已经没有任何作用 。
这就是纵容带来的后果。
很多时候,小孩子的恶比成年人的恶要更让人可怕。单纯的恶意,只是出于报复性的恶意,甚至是因为好玩而去伤害无辜的人,有时候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放任他们成长,最终只会成为祸害社会的一份子。
熊孩子的罪恶源头就是对孩子宠溺过度的熊家长。
不就是个孩子吗?你跟他计较干什么?
你这个人怎么这样,这么小气吧啦的,让一下小孩子呗。
这种无限制的级容,导致熊孩子无法无天,什么都不管,甚至因为一件小事而害人性命,种种罪行,皆出于此。
在知乎看到一个整治此类熊孩子的案例,简直不要太爽:
说的是作者本人在茶楼打暑假工,有客人带着孩子来打牌喝茶。期间熊孩子各种疯跑,还跑到其他客人的房间吵闹.跑到厨房弄脏一些菜等等。但是客人的孩子嘛,你又不能打骂。于是主人公就到了前台给一群孩子点了很多饮料零食,让他们安安静静地吃,安安静静地喝。
结果那天晚上,客人结账,诧异地发现费用是平时的五倍。
于是当晚,茶楼里响起了孩子们惨烈而美丽的哭声。
可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们看过整治熊孩子,对抗熊孩子的案例看了这么多,其实也没有达到根治的目的。因为只要熊家长的存在,熊孩子就算受过一两次教训,时间长了依旧会卷土重来。
忽略孩子人性中的恶,放大孩子人性中的恶,这才是熊家长令人咬牙切齿的地方。
所以,在此也应该对各位熊家长们说一句:你家孩子熊,你家孩子不听话 ,你家孩子出来害人,不止是他的错,同时还是你的错。
问题来了——
如何避免孩子变成“熊孩子”呢?
美国著名儿童问题治疗师JennBerman根据理论和自己养育两个孩子的经验,给出的十条建议:
1、真正倾听孩子的声音。用和孩子平等的身体语言(俯下身,平视孩子),关掉电脑电视手机,用心倾听孩子的话,并透过孩子的只言片语来了解真正的需求。
2、尊重孩子的感情。倾听孩子的描述,并将孩子你的理解表达出来:孩子是通过成人的反馈来了解感情和自己行为正确与否的。如果一个孩子的感情能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正常释放,就能更好地成长。
3、建立孩子的成就感。孩子总是希望取得父母的认可的,即使有时候他们表现得好像专门和你作对,你也一定要明白这不是他们的本意。例如有时孩子不断说脏话,其实是希望得到你的关注和回应:他们会认为如果不说脏话,你就不会第一时间跑到他们身边去。
4、让孩子感到自己被了解。如果孩子能感受到自己被了解、关心和重视,他们就会更主动地学习、与人合作和关爱他人。大喊大叫、羞辱、伤害或者命令的方法,只能适得其反。
5、避免争夺控制权。越是试图控制孩子,越有可能与孩子发生争执。虽然不主张让孩子来制定规则,但建议父母使用一定的技巧和语言让孩子一起来做事,而不是抵制你。孩子的突出特点之一,是渴望帮助和取悦爸妈,作为父母应该满足孩子这种需求,并给孩子一个独立自主的空间。
6、建立明确一致的行为准则。尊重孩子绝不是值没有任何规则,相反,孩子是需要规则和限制的。在表达的时候,务必确定你能清楚地向孩子表达这些规则和限制的意义,不要进行空洞的威胁:孩子们往往在不断观察父母是否真的会监督他们按规矩行事。
7、言传身教。礼貌言行是逐步形成的,这需要孩子能了解他人的感受并且控制自己的行为,对孩子来说是比较高的要求。只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能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潜移默化。
8、认识到你所使用的语言的力量。父母必须谨慎措辞,尤其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就事论事地叙述你的看法和期望,而不是打骂、不雅昵称、不恰当的褒奖或者盖棺定论的判断。
9、给孩子留出过渡的时间。孩子有自己的活动节奏,并且比成人的节奏慢得多。因此,如果希望孩子进行下一项活动,需要提前告知他,耐心地提醒几次,并且可以使用一些固定的程序。例如要把孩子从游乐园带走时,可以和孩子一起唱你们编的“再见歌”,从而帮助孩子实现心理上的过渡。
10、恰当地对孩子说“不”。不纵容孩子的重要法则之一,就是学会对孩说“不”。但是,需要以恰当地方式说“不”。你可以告诉孩子,他还能做什么;试着告诉他不希望他这么做的原因;分散注意力;给出另一种替代方案;提供两个你能接受的选择;阐明规则;推迟满足孩子的需求;幽默地化解孩子的问题;认可隐藏在孩子未被满足的请求下真实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