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些美好愿望的实现,首先考验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自己。因为我们很容易在不经意之间,就将自己不好的习惯,不正确的教养方式投射到孩子身上,阻碍了他们的发展。
01、孩子的习惯从哪里来?
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成长和学习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模仿。
模仿谁?一定是每天朝夕相处的爸爸妈妈。
孩子身上大部分的习惯,都是从大人不经意的言传身教中学会的,孩子最初看到的世界,来自于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02、影响孩子一生的20个父母坏习惯
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他们认识这个世界的第一媒介,也是学习的标榜。我们常常忽略了家庭的精神环境,自觉或不自觉地制造精神垃圾,侵蚀、毒害孩子纯洁的心灵,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下面这20个父母坏习惯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坏习惯1:工作繁忙压力大,回到家看到4岁的女儿不是时候地又吵又闹,你终于忍不住大吼起来:“怎么老是哭啊哭啊!别哭了,真是个烦人精!”
提醒:一个自尊并且尊重他人的孩子,一定是先得到过成人的尊重。如果我们不给予孩子这种尊重,对孩子很粗暴,孩子也会想当然地认为别人就应该按照我说的去做,难以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坏习惯2:结婚多年,你和爱人经常为一些“为什么买鸡不买鸭”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当着女儿的面吵翻天,事后又言归于好。
提醒:我们的敌对、争吵,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坏榜样。我们吵架时的神态、姿势、语气语调、用语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日后孩子在游戏时,就对着洋娃娃嫩声嫩气地骂,狠狠地打娃娃,或者对小朋友说粗话、脏话。
坏习惯3:你辛苦工作,勤俭持家,舍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可是对儿子却很大方,他要奥特曼、要超人都照给不误,也不叫他节省。你想:独生子女社会,不就是为了一个孩子吗?
提醒:我们的这种“爱”,会使孩子只懂得到,不懂付出,孩子怎么能体会到挣钱的辛苦呢?
坏习惯4:每天你下班回到家里,总是习惯性地问女儿:“今天在幼儿园里过得怎么样?”一边问,一边就忙着做饭,整理房间,或者看报纸。
提醒:我们的行为好像在告诉孩子:“我并不关心你的答案,我现在真正关心的是能不能赶紧准备好晚饭,或整理好房间、看完今天的报纸。”这种做法只能从孩子那里得到一个令人又惊又气的答案:“没什么”,“凑合”,或者“还行吧”。于是,孩子从我们身上学会敷衍别人。
坏习惯5:你的孩子为争夺玩具而跟别的小朋友吵架,你罚孩子一星期不许玩玩具。几天后,你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惩罚有些过重了,可是你想:“父母言行要前后一致”,于是说服自己,不想把自己的话收回。
提醒:我们犯了错误,拒不认错,孩子也跟着一错到底。
坏习惯6:家里电视机坏了,你请儿子的舅舅来帮忙修理。到了约定的时间,舅舅却打电话说有急事来不了了。你挂断电话,对孩子和妻子抱怨:“你舅舅太不守信用了!以后再不找他帮忙了。”
提醒:责备和埋怨不仅无济于事,还给孩子做了一个坏的表率:在面对失望的时候,我们没有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只是一味责备和埋怨别人。
坏习惯7:晚饭后,女儿吵着要你给她讲故事,可你总是不停地忙着其他的事情:整理房间;回复邮件或者查看一些信息;刚要坐下讲故事,忽然又有什么事情要去处理了。
提醒:我们的行为举止使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中只有工作没有娱乐,家庭中只有家务没有游戏,为了在这个社会里生存和生活,必须一星期7天每天24小时无休止地工作。
坏习惯8:你和儿子排队在超市等着付款,一位妇女插队站在了你的前面,你要求她到后面排队去,但是她对你的话置之不理,于是你提高嗓门,与她理论,最后争吵了起来。
提醒:我们的做法对孩子进行了错误的社交技能训练,使孩子误以为吵架、谩骂乃至打架都是解决冲突的好办法 ,你就会经常看到孩子为了争抢玩具而与小朋友吵架或者打架。
坏习惯9:你是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成员,老师请你帮忙写几篇小文章用在园报上,可是你一直很忙,截稿前一天还不能完成这几篇文章。这时候,你打电话给老师,告诉她你病了,让她再找其他家长来写。
提醒:没有尝试就先退缩,那么,我们平时告诉孩子要“说到做到,决不食言”的光辉形象就毁于一旦,孩子学会了把许诺抛之脑后,靠撒谎而使自己轻易推脱。
坏习惯10:婚姻之路终于走到了尽头,你心中充满了对另一方的怨恨。于是你对6岁的女儿历数另一方的不是,并且告诉女儿:“爸爸/妈妈不要你了,你从此再也不要理他。”
提醒:这样做,孩子学会了恨,在达不到目的时就搞破坏,捣乱,进行报复。
坏习惯11:某一天,你突然发现爱人有外遇了!从开始时的震惊和恐慌,到最后的容忍,你告诉自己:“只要他/她还要这个家就行了,你还图什么呢,不就是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吗?”
提醒:我们“善意”营造的一个貌似完整的家,并不能给孩子足够的温暖和爱,“同床异梦”和“貌合神离”带给孩子的将是对生活的不信任,对人间真情的误解!
坏习惯12:在结婚问题上,你的婆婆曾经百般阻挠,于是,婚后你从不孝敬老人,也从不带儿子去老人那里玩,背地里还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诅咒老人。
提醒:不为孩子树立孝敬的榜样,那么总有一天恶果会降临到你自己头上。
坏习惯13:你总是习惯随手乱丢东西,妻子会把你随手乱丢的一切东西都收拾好,从来不需要你操心。
提醒:这样,孩子也会养成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别人的习惯。
坏习惯14:你在家总是鼓励孩子学习孔融让梨,而在公共汽车上却与老人、儿童抢位子,或者在“禁止入内”的牌子下让孩子爬到雕塑上摆pose。
提醒:我们说一套,做一套,对于一个没有形成适当的道德感的孩子,当他长大后面对现代社会的种种挑战、种种诱惑时,很难有定力守护好自己。
坏习惯15:孩子在游乐场上迟迟不走,你催了一次又一次,只见小朋友越来越少,你对孩子说:“别的小朋友都回去了,你也该走了吧!”终于把孩子拖走了。
提醒:我们总是用相对于别的小孩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孩子,这会使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和别人比较上,并将此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准则,长大之后做事就会轻易受其他人影响。
坏习惯16:路上又堵车了,你将车从紧急停车道上开了过去。后面5岁的女儿问你:“为什么我们走这边?”你说:“这儿没警察,也没有摄像头,没关系的。”
提醒:当我们在没人监督时违规,孩子就学到:只要不被抓住,做什么都可以。
坏习惯17:你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6岁的儿子钻进来想帮忙,你赶紧把孩子推出厨房:“去去去,小孩子不要‘多管闲事’,一边呆着去。”
提醒:我们对孩子的“爱护”,让孩子认为一切都是父母的事。
坏习惯18:吃饭时,你当着孩子的面愤愤不平地告诉爱人:“小王升职了,他有啥了不起的,不就懂些电脑吗……”
提醒:我们不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孩子就学会以自我为中心,不思进取。
坏习惯19:5岁的儿子试图拆开一只闹钟看个究竟,你不禁勃然大怒:“小孩子懂什么?不准乱动!”
提醒:我们想让孩子知道哪些该做、可做,哪些不该做,可是,简单说“不”只能破坏亲子关系,压抑孩子的能动性,迫使他们转入“地下活动”,到那时悔之晚矣!
坏习惯20:女儿吵着要买芭比娃娃,你想制止她,就连骗带吓说:“不听话,警察来抓你了”,“不听话,爸爸妈妈不要你了。”
提醒:当孩子证明“自己被骗了”,以后就不再相信大人的话了……
03、别为某些习惯和孩子较劲
好习惯是个有用的东西,它是行为的润滑剂和助推剂,能帮助我们的行为自动、顺畅地运行。好的习惯,受益一生,比如爱读书、专心学习、认真做事、爱锻炼身体等习惯都是如此。所以,很多父母重视孩子习惯的培养,这个用意本来是不错的,不过教育之道在于中庸,过犹不及,着急了,强求了,要求太严太多,就不好了。
其实,有坏习惯并不可怕,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在孩子的成长中坏习惯可能就更多了,因为他们还不了解真正意义上的对或者错,这些要靠我们来告诉他们,但是单纯的只告诉他们说:“不对!不许这样!这样是错误的!”而我们自己呢?我们是否遵守了人生和道德的准则?是否在毫不自知地给孩子以错误的引导?很多父母正是如此,为了孩子的一些并不那么重要的习惯问题而和孩子较劲,生出很多烦恼、争执来,给双方造成无谓的痛苦。
一、有些行为没有唯一的标准,不必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孩子
有些行为习惯只是个人爱好,没有唯一标准,或者不同的方式没有很大的差别,所以不必强求。某些习惯能培养当然不错,暂时培养不了也没有大的关系。
比如睡觉,是按时入睡还是顺其自然好,本来就没有定论。孩子还不想睡,就硬逼着孩子睡觉,甚至为此吼孩子,有的孩子在哭泣中入睡,这就没有必要了。还有爱睡懒觉还是爱早起,只要不影响生活学习,有时睡懒觉也无妨。
再比如上课举手。爱举手不错,不爱举手也无所谓,也不大影响学习,为此而纠结、着急有什么意义呢?
孩子有礼貌,见人就问好,招人喜欢,不错的习惯。但是有的孩子不喜欢打招呼,其实也没关系,没什么大的影响,最多让父母觉得没面子。夏山学校不要求孩子有礼貌,不也挺好的吗?有的妈妈逼着孩子问好,最后孩子因此压力很大,以至于有了交际障碍,就糟糕了。
有的孩子对自己的东西很仔细,很在意,比较谨慎;有的孩子不太在意,甚至大大咧咧,有时丢三落四。这两种习惯哪种好呢?不好说,前者是很多妈妈喜欢的,爱护东西,但有强迫症倾向;后者很多妈妈不喜欢,但更加放松、自在。可能适度就好吧。
有的孩子喜欢物品井然有序,有的孩子喜欢怎么舒服怎么放,只要不构成障碍,我觉得都可以。
生命在于运动,我是喜欢锻炼身体的。但是有的孩子不太爱锻炼,只要不是太影响身体,我觉得也可以。有人不是还说生命在于静止吗?
规规矩矩地坐在那儿专心吃饭是不错的习惯,不过如果边听点东西边吃饭也可以更好利用时间。细嚼慢咽不错,看到好吃的狼吞虎咽似乎也可以。
二、有些行为习惯培养需要一个过程,不必太着急,慢慢来
我们会倾向于培养孩子某种习惯,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过有时孩子不能马上做到也没关系,慢慢来就可以了。
讲礼貌不错,但如果孩子暂时不愿意也没关系,可以慢慢引导,没有压力,模仿其他孩子,逐渐就自然愿意问好了。
上课举手也是如此,不爱举,先不着急,不给压力,适时提醒一下,可能就逐渐愿意举手了。
书写认真的习惯较重要,但是不必要求孩子马上认真,不认真的地方也不必要求重写,只要多去鼓励孩子写得认真的地方,可能就逐渐认真了。
运动太少,想引导一下,也要慢慢来,逐渐让孩子体验运动的乐趣,操之过急,反而让孩子厌烦。
喜欢读书的习惯很重要,但是需要一个过程,不要着急,慢慢等待孩子爱上阅读。
孩子写作业磨蹭、不专心的习惯必须改变,但是改变需要较长时间,也需要方法,慢慢来,女儿一年级的时候,我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才改变了这个习惯。
自理的事情,顺其自然就好了,重要的不是要孩子做多少,而是让他觉得做得开心。
分床睡的习惯,也不着急。如果孩子害怕,或者还不愿意自己睡,也不用强求,顺其自然。
三、灵活宽容,有弹性
讲究卫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如果太邋遢,病从口入。但是很多孩子可能不爱洗脸,洗手,说起来不太好,但是不爱洗脸实际是不影响健康的,回家不洗手,只要吃东西前洗手也可以宽容。如果没有好的方法引导,为这些事情和孩子闹得很僵,影响了亲子关系就得不偿失了。
弹钢琴,有的父母要求每天必须弹多长时间,以期养成习惯。不过孩子是“人”,有不想弹的时候,此时勉强去弹,会影响兴趣的,可以适当减少时间。如果怕孩子得寸进尺,那就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不然即使逼迫孩子每天坚持也是效果不好的。
执行计划的习惯是不错的。但是有时情况变化,就不必坚持这个习惯,灵活些不错。
磨蹭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但是磨蹭的问题比较难改变。如果时间不是太紧,有时可以尊重孩子的节奏,如果只是磨蹭几分钟又有什么关系呢?
四、爱比培养习惯更重要
父母尝试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是需要的,但是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因此而忽视了孩子的感受。
不要太在意某些习惯,给予孩子爱的滋养可能更重要。就像小树苗一样,要是给它足够的空间阳光水分等生长必要的因素,正常情况下自然也会根深蒂固,长成大树抵抗大风大雨。孩子也一样,心灵吸收到足够的营养后才会有足够强大的内心面对长大后的各种问题。
一位妈妈说:孩子初二了,我俩经常为一些所谓的习惯问题较劲,两败俱伤,看了您的文章,我明白了,有爱的孩子不用愁他的成长。感谢您,让我不再纠结。
另外一位妈妈说:较劲这个事,从来都没在和儿子的较量中搞定,最后都是妥协,奶奶说我养了个犟种,看了维尼老师的很多博文,我试着先妥协,孩子似乎很快学会了让步,这就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孩子遇强则强,要想他屈服,大人得先当弹簧。
另外一些妈妈:老师,你的话总是让我有大吃一惊的感觉,你真的和别的老师观念不一样,很接受这个观点,人无完人,何况一个孩子,弄得大人累,孩子更累!只要合理引导,只要心中有爱就不愁她不成长。
这不是一个非白即黑的世界,生命之美在于多姿多彩,
如果只有一种颜色就单调了。教育需要有一颗包容的心。
PS:孩子从来不是我们的工艺品,但我们有责任让孩子成为一个有个性有教养的人。不磨平孩子的个性,也不纵容孩子的缺点。未来的某一天,希望她活在人世,对于她自己,是一件高兴的事,而对于人间,是一个美好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