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攘攘的广场上,一位妈妈接完电话,满脸不开心,看来遇到了烦心事。身边的女儿一直拉着她的衣角,嚷着要吃冰激凌。
“吃吃吃,整天就知道吃……”妈妈黑着脸,责骂的分贝瞬间高了八度,孩子被吓哭。
“这么大了还一说就哭,丢不丢人!”妈妈怒气冲冲地推了孩子一把。孩子没站稳,一屁股摔坐在地上,哭得更凶了。
妈妈推孩子的时候,手机也不小心掉到了地上。转身捡手机,又撞倒一辆停着的电动车,刺耳的报警声叫个不停。路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了这对母女身上,俨然在围观“事故现场”。
逛街路上,偶然遇到的这一幕在我脑子里徘徊了许久。望着那个妈妈拽着女儿狼狈逃离人群的背影,蛮让人感慨的。当我们控制不好情绪的时候,就像点了把火,四处蔓延,殃及无辜。还会像蝴蝶效应一般,不好的事情一连串地跟着来。如果这个妈妈经常陷入情绪失控,愤怒随时可能转变为语言或行为暴力,真是可怜了小朋友。
更可怕的是,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孩子会如法炮制,照搬到自己身上。你怎样对孩子,孩子就怎样对别人。如果不想让孩子一生气就出现攻击行为(踢、打、咬、骂),咱们自己得先学会处理愤怒情绪,给他们做个好示范不是?!
孩子太熊,没法不生气其实“愤怒”这个情绪本身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真正关心孩子的人,没法做到一直不生气。在孩子面前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必感到内疚和羞愧。孩子们也经常会因为一些挫折产生愤怒(搭好的积木被撞翻了、玩具被小伙伴抢走了)。忍耐愤怒就像在水中屏住呼吸,迟早会憋坏的。父母和孩子都应该学会接纳自己内心的愤怒情绪!
直接跟他说:我很生气!
告诉自己,愤怒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如何表达才是最重要的!
表达愤怒,最基本的原则是:不要把愤怒转化成攻击性的语言和行为。最简单的方式是:用以“我”开头的句子,用正面的语言说出自己当下的真实感受。还可以再解释一下生气的原因,以及希望对方怎么做。譬如:
你可以说——
“我看到你打妹妹,还说了脏话,我很生气。”
“我觉得你躺在地上哭并不是个好办法。你可以直接跟你的小伙伴说:‘这是我的玩具,请你还给我!’”
而不是攻击孩子的人品或性格——
“你这个姐姐怎么当的,又把妹妹弄哭了,还能不能好好玩了?”
“你怎么这么没用,别人拿了你的玩具,你没长手啊,不会抢回来啊?”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释放我们的怒气,同时也给孩子上了重要的一课:愤怒不等于“拳头”和“毒舌”,我们可以通过正面的语言,平静地表达愤怒,而不要因为生气而伤害任何人。
发泄怒气,也可以很“优雅”做一些破坏性的事,比如摔东西,也许能暂时发泄怒气,但未必是个好方法。如果孩子耳濡目染的都是这类“粗暴”的发泄方式,很可能会增加他们内心的敌意。你和孩子其实可以更“优雅”地安抚愤怒。
“找树洞”吐槽:麻麻们感觉自己要抓狂的时候,找老公或闺蜜吐吐槽也是比较好的发泄方式。而对于孩子来说,他心爱的宠物、玩具,或是想象中的朋友,更容易让他们敞开心扉。“说出来”,才是治愈心情的良药。
“吹泡泡”静心:当感觉自己快忍不住变身“咆哮马”时,深吸气,长呼气,一遍不够来N遍。调整呼吸有助于缓和情绪。孩子发脾气时也是一样,刚开始他对深呼吸也许没啥概念,你可以教他用吸管在水杯里吹泡泡。到后来就可以不借助工具,只是吸气、呼气,吹泡泡了,任何地方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平息愤怒。
远离“生气源”:无计可施的时候,在卧室里待上几分钟,或是出门散散步,会比你留在孩子面前大喊大叫更合适。不过离开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告诉孩子自己为什么离开,过多久会回来(并保证有其他家人照看)。也可以给孩子设置一个“冷静角”,让他发脾气的时候有地方一个人静会儿。
玩玩这个游戏,孩子就理解妈妈为什么生气了在日常陪娃的时候,可以和孩子玩一些角色扮演游戏,在玩乐中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愤怒情绪。妈妈和孩子可以进行角色互换,甚至可以事先写个简单的“剧本”。
譬如:妈妈(扮演孩子)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孩子(扮演妈妈)被一辆小车绊倒,哎呦一声摔倒在游戏垫上。
孩子:“我被小车绊倒了,摔得好痛啊。看到门口都是玩具,我好生气,我担心爷爷奶奶进门的时候也会被绊倒。”
妈妈:“对不起,妈妈,我以后会在游戏区玩,不会乱扔玩具了。妈妈,你还疼吗?我帮你揉一揉。”
像这样的角色扮演游戏,可以让父母和孩子在互换身份后,更容易换位思考和体谅对方——孩子可以体会父母为什么对自己生气;父母也可以了解孩子犯错误时真正的原因和想法。孩子的同理心,就在这样有趣的互动中慢慢建立起来了。
要说孩子让人抓狂的事儿,那真是数都数不过来。
可是,你发现了没?你越是对孩子暴跳如雷,他越发来劲儿,或者干脆对你的大喊大叫充耳不闻。反而当我们平静下来,严肃地看着他,认真说“妈妈生气了”的时候,他倒是瞬间“懂事”了。
所以呀,不要低估孩子感受情绪的能力。你认真地说话,真实地表达感受,孩子会听进去的。更重要的是,如果你一直在孩子面前以合理的方式表达愤怒,那么,在他以后的生命长河中,都将以你为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