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过度干涉的家长,会让孩子感到不舒服,觉得做什么事都不自由,常不能令大人满意,这让他感觉很烦。于是他慢慢变得不听话,没有自控力,不自信,笨拙而苦闷。所以,家长一定要对“过犹不及”这回事有所警觉,不要在孩子面前充当权威(尽管是以温和的爱的形式出现)。
儿童不是一块石头,成人刻刀所到之处留下的,并不完全是雕刻者单方面的想法。假如一定要把父母比喻为一个雕刻师,那教育这种雕刻所留下的痕迹则是雕刻与被雕刻双方互动形成的。
有一次,我两岁多的小女儿,因为一件事情我无法满足她,非常的失望。然后在那里痛哭,喊叫发脾气,不依不饶。
无论我怎么安慰她陪伴她,她都无法停止。爸爸已经愤恼地离开这个房间。
于是,我陪着她。
我观察着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保持清明。女儿用尽全身的力气痛哭,哭声撕裂了夜空。她抱着我的腿,嘴里不断喃喃地念着她没得到的东西,满脸都是眼泪和鼻涕。并且,拒绝我给她擦拭。
我看着她小小、涨红的脸,此刻,被悲伤和愤怒完全淹没。我内心突然充满了慈悲。
我知道这对两岁多的孩子来说,很不容易。她并没有太多的智慧来选择不同的情绪去处理这件事。
她还无法理解什么是“商店关门了”。
她所能感受到的就是「渴望无法被满足」的失望和伤心。
这份伤痛对她来说很真实,而这就是她成长必须要经历的。
这是人们从蒙昧到清明、从本能到智慧、从弱小到强大的必经之路。
无论对孩子或是成人,都是如此。弄丢一颗棒棒糖,好朋友的离开,错过喜欢的学校,失去一个爱的人,损失一笔金钱……
那些我们曾经以为,自己无法承受或者无法失去的东西;
那些我们曾经以为比天还大的灾难;
终究有一天,我们会从中成长。
我们会以更有力量和智慧的状态,微笑着去接受它。并且,从这些经历中拿到对自己充满价值的东西。
这些体验都是极其个人化的。
旁人无法替代,也不需要替代。
此刻,作为妈妈,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自己的中正和稳定,然后,去陪着她。
我抱起她小小的身体,她在我的怀里放声大哭,甚至,因为愤怒还拉扯我的衣服。
我把她的头捧在怀里,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安静地轻抚着她的后背。
慢慢的,女儿在我怀里安静下来。
我知道,在她成长过程中我能做的很少。
唯一能做的就是:
在她面对丧失时,不带评判地陪伴她受伤的心;
在她收获成就时,敞开心分享她的喜悦。
因为,并不是每一次她心碎的时候我都会在;也不是每次喜悦,我都有机会可以陪她分享。
经验是无法传承的,只有自己来体验。
当父母的力量不够、内在太虚弱时,就无法承载“孩子的选择可能出错”的事实。
任何一个“不确定”的感觉,都有可能引发出内在的焦虑。
为了逃离这种焦虑感,他们通常会有两种方式来控制。
Part 1 过度干预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让孩子面对这些困难是非常有必要。这是极其珍贵的学习机会。
譬如,幼儿学吃饭、穿衣服。
对他们来说,这些事真的很困难。他们可能要笨手笨脚折腾好久,会把饭菜弄得衣服上桌上全都是,或者,因为扣不上扣子而急的大哭。
这些状况的发生,往往容易引发“内在无力的养育者”的焦虑感。
他们会为了避免经历这些内心的动荡,而阻止孩子的尝试,直接自己代劳:
爬行的孩子正在努力试图拿到两米之外的一个小玩具,旁边的成年人看到后,直接“帮忙”,把那个玩具拿过来递给孩子。
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过度干预」。
事实上,这种不请自来的帮助对孩子是一种打扰,甚至说是“伤害”亦不为过。
这令孩子们没有机会在合适的时间面对困难,并体验到面对困难的挫败、恼怒、泄气、烦躁等情绪。
如果在孩子幼小的时候没有练习面对这些,大一点之后,会以更大的强度爆发这些情绪。
对于更大的孩子来说,早晨不停地催促孩子快点起床、穿衣服、不要迟到、盯着孩子做作业......也是过度干预。
父母们完全没有意识到:选择要不要赖床十分钟,还是先看动画片或先写作业……这些都是孩子自己要去学习和探索的过程。
ta每做一次选择,都会体验到这种选择相应带来的后果。
可能会迟到,可能路上会很慌张,或者很困了作业还是做不完......孩子都会从这些选择中体验到内在的感受,不断自我观察,并在下一次优化自己的选择。
但如果父母从孩子很小就不断介入孩子的选择,那么,孩子就会丧失自我观察和反思的能力。
外部控制和指责的力量越大,孩子所有的力量都会用来保护自己、进而启动「防御模式」来对抗养育者。
这样一来,ta就没有多余的注意力来关注“事情本身”了。那么,自然就丧失了自己从中学习的机会。
Part 2 过度严厉
这类父母碰到有行为问题的孩子,最喜欢用的归因模式就是——“溺爱”。
而他们所认知的溺爱,其实就是前面所说的「过度干预」的教养模式。
是一种不顾孩子的真实需要、一股脑儿地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到孩子的生活中的模式。
所以,这类严厉的父母,在没有搞清楚什么是“溺爱”的情况下,为了对抗溺爱所带来的后果,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他们非常相信:孩子要变得坚强,必须要经历挫折。
在某种层面上,这种认知也并不是完全错误。但是区别就在于:挫败感、失落感、无力感……这些负面的感受不该由父母「人为」创造出来。
比如,为了让孩子学会等待和自律,在ta要求某样东西时,刻意的延迟满足或不满足,让孩子绝望地哭得歇斯底里。
或者在孩子遇到挑战、手足无措时,告诉孩子一堆看上去无比正确的道理,并施加压力期待对方能立刻做到、坚持下去:
“你不能这么没用!”
“你要坚强!”
“你不要怕他!”
“你要好好说!不要一直哭!”
并期待以这样的严格要求让孩子成为一个坚强、独立、勇敢的人。
这样是没用的!(猛敲黑板ing)
请记住,孩子能够成功地走过挫折,是因为:
在他们受伤无助时,有父母坚实温暖的拥抱在支持和陪伴他们。
父母不带评判和焦虑的、稳定的、充满接纳的支持,可以启动孩子内在力量,让孩子可以去面对困难。
并且,久而久之,这种稳定而接纳的力量会逐渐被孩子内化,成为他们自己的人格背景。
但很多父母给的是评判和焦虑,所以没有任何悬念的,他们的孩子自然是把评判和焦虑内化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
孩子最应该学会的就是:如何在生命中做各种各样的选择。
可是,父母如何能教会孩子做「选择」这件事呢?
答案就是 —— 不用教,让他们多去做就好了。
因为,一旦父母开始告诉孩子「选择」这道题的答案,或者,直接帮孩子做「选择」,
那么,父母实质就不是在“给予”孩子学习「选择」的能力,而是在“剥夺”他们学习「选择」的能力。
作为妈妈,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女儿做了一些选择、但结果她自己并不满意的情况下,不带评判地陪伴她。
而不是趁此机会,利用她的脆弱、来彰显自己的正确,告诉她:让你听我的不听,你看吧!
这样,我不仅失去了支持她的机会,也失去了她的信任。
如果我这么做,她除了学习到“犯错之后千万不要告诉妈妈”之外,什么也学不到。
这不是我想要的。我想,也不是所有父母想要的。
如果明明知道,这样做不会有任何好结果,可还是忍不住想批评教育一番——
那是因为,自己在当下失去了中心,内在的焦虑和无力被勾出来了。
就趁这个机会,好好面对自己的功课。
天下间,再也没有比“养孩子”这件事,更有机会看清自己的了。
当你学会了对孩子“不够完美的选择”有更多的接纳,自然也就能接纳自己很多个时刻“不够完美的选择”了。
本质上来说,在这个「生命」的学校里,父母和孩子是校友关系。
父母和孩子,不就应该是这样:
彼此犯错、再彼此原谅,相互陪伴着成长吗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