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宝宝育儿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婴儿期 > 婴儿护理

3岁前不能做错的10件事,这是妈妈必须坚持的底线!

出处:本站整理日期:2022-04-30 15:05:16编辑:琴琴妈

本站部分两性内容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如发现本站有不良及违法信息,可通过网页下方投诉举报入口提交给我们!



关于带娃,一百个妈妈兴许有一百种方法。每一个孩子都独一无二,每一个家庭都不尽相同,自然带娃方式也各有不同。你家娃喝奶粉长得高,并不代表要长高就必须改喝奶粉;你家娃穿很少从来不感冒,并不代表穿得少就能换来好体质,也不代表穿得多点的宝宝就是在娇生惯养;你家娃还没到1岁就已经戒掉纸尿裤了,并不代表1岁后还在用纸尿裤的宝宝就落后了……

总之,你家娃看起来长得好并不代表你就真的全做对了,更不代表我和你做得不同的地方就是我做错了。

但话说回来,不管你是准备“粗养”还是“细养”孩子,有些事儿还真不能随着性子来,该听专家的时候还就得听专家的,不过这个“专家”不是指某一个人,而是指那些相关权威机构和国际组织,它们的建议和指导一定都是经过无数次科学论证后给出的,哪怕你仍处在“一孕傻三年”的魔咒中,这10件事都千万千万不能忘了,更别犯傻!就算是和婆婆、老妈吵翻天,咱也得挺住了!

一、出生后第一口奶应该是母乳

中国营养学会2015年8月1日发布的《0-6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指南》就曾明确强调:坚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是母乳。

这是因为母乳是婴儿成长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食物,它含有婴儿成长所需的所有营养和抗体。

妈妈分娩后应该尽早让婴儿反复吸吮乳头,不管你感觉有没有下奶,都应该坚持让宝宝吸吮从而帮助刺激乳汁分泌。美国儿科学会表示:若能在婴儿出生后1小时内开始喂奶将大大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过早让宝宝喝配方奶会大大增加孩子成为易敏体质的风险,今后牛奶过敏、湿疹、鼻炎、哮喘的机会都将明显增多。

总之,婴儿出生后体重下降只要不超过出生体重的7%就应该坚持纯母乳喂养,别总担心宝宝会饿着而早早喂配方奶,实际上新生儿的胃容量很小,有研究显示:新生儿在最初的72小时即使不进食也不会有任何危险。

二、出生后开始每天补充维生素D

母乳中维生素D缺乏,这种维生素是骨骼发育的必要元素,并且可以预防疾病,如佝偻病。

因此,美国儿科学会建议:母乳宝宝和混合喂养宝宝都应该补充维生素D,从孩子一出生开始就应该补充。(之前很多说法是“出生后数日”或“出生后两周”开始补充,最新版《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已修改)

(1)纯母乳宝宝必须坚持每天补充400IU(国际单位)维生素D,最好不要停停补补;

(2)喝配方奶的宝宝如果奶量达到800-900nl/天,则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否则需要计算维生素D差额补充至400IU每天。

(3)无论哪种喂养方式,6个月内的婴儿都无需补钙。

三、坚持纯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

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儿科学会(AAP)以及中国营养学会都一致建议:宝宝出生后的0-6个月内应尽量纯母乳喂养。

世界卫生组织对“纯母乳喂养”是这样定义的:

纯母乳喂养(exclusive breastfeeding),即只给孩子喝母乳,除药物、维生素、矿物质滴剂以外的任何液体或固体食物统统不喂。

也就是说不但辅食不能吃,就连水、果汁、蔬菜汁这些都是不能添加的。

不得不说,我们身边坚持做到了“纯母乳喂养”喂养的妈妈真是太少了,一是大家对母乳喂养的常识了解不够,二是老辈们的“育儿经”实在太多了,三是奶粉商们的“洗脑”营销太成功。哎!

四、满6个月大时起添加辅食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进一步证实:满6月龄开始添加辅食对宝宝的健康最有利。

美国儿科学会、世界卫生组织、加拿大儿科学会以及中国卫生部等权威组织机构,都一致建议满6月龄后再开始添加辅食。

太早添加辅食,会给宝宝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带来沉重负担,而且还会增加宝宝食物过敏的风险,类似于拉肚子、便秘等头疼的问题都有可能接踵而来,过早添加辅食还会增加日后超重的风险;过晚添加辅食会带来贫血、营养不良等一系列营养问题,而且也不利于孩子吞咽固体食物能力的锻炼。

五、第一颗牙萌出后开始刷牙

没错,宝宝长出第一颗乳牙后就需要刷牙了。

关于如何保护乳牙,下面几个建议一定要记住了:

(1)没出牙前,每天早晚用指套或纱布擦拭宝宝的口腔和舌头;

(2)长出第一颗乳牙后就需要开始刷牙,建议使用专用婴儿牙刷或纱布蘸清水刷牙;

(3)乳牙长齐后,建议用豌豆大小剂量的含氟牙膏刷牙,不会吐的宝宝建议使用米粒大小含氟牙膏;

(4)一岁之前就应带孩子看牙医;

(5)养成睡前清洁牙齿的好习惯;

(6)最好改掉一边喝奶一边睡觉的习惯;

(7)少吃甜食。

六、1岁前辅食不能加盐

这个想必很多年轻妈妈都已经知道了,只是生活中要施行起来那叫一个艰难,婆婆、老妈们个个跳出来阻止你,哎,难哪!

但,该坚持的必须得坚持!

奶和天然食物中含有足够的盐(钠),完全可以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摄入过多盐会加重宝宝的心脏、肾脏负担;盐摄入过多还会影响孩子体内对钙、锌的吸收,容易导致孩子缺钙、缺锌;婴儿的味觉还处在发育当中,加盐或其他调味品容易导致孩子挑食或厌食。

所以,孩子1岁前的辅食不单单是不能加盐,其他各种调味品比如醋、味精、酒、胡椒粉、芥末、花椒、咖喱、调味汁等,都是不建议添加的。1岁后的饮食也应该以清淡为主,尽量少添加调味品。

七、1岁前不能喝纯牛奶

纯牛奶无法被婴儿轻松地完全消化,而且营养成分也不如配方奶均衡,另外所含的脂肪类型对这个阶段的婴幼儿也不是最健康的,所以最好不要给1岁内的宝宝喝纯牛奶。

但咱们国内的普遍现象是,1岁后很多家长也不敢给孩子喝纯牛奶,这就有些走入误区了。

(1)1岁后,婴儿就可以喝纯牛奶了。较胖的宝宝建议喝脂肪含量只有2%的低脂奶;

(2)2岁内的宝宝不建议喝脱脂奶或1%脂肪含量的低脂奶;

(3)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婴幼儿满6个月后就可以尝试喝酸奶了。因为牛奶制作成酸奶后,牛奶蛋白已经被部分水解了,乳糖也被分解了,所以酸奶比牛奶更不容易引起过敏,而且更易吸收,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喝酸奶反而更加适合。

八、1岁后最好戒掉奶瓶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最好在12-24个月内戒掉奶瓶。

美国儿童牙科学会则建议:婴儿应该在12-14个月内就戒掉奶瓶。

为什么要这样建议呢?这是因为研究发现,使用奶瓶的时间越长,宝宝长龋齿的风险会明显增加,而且长时间使用奶瓶还会影响牙齿发育。口腔门诊发现,大部分牙齿咬合不正(如地包天)都与长时间使用奶嘴有关;长时间使用奶瓶容易摄入过多的乳汁或含糖饮料从而导致肥胖;宝宝使用奶瓶时间过长还会导致手部功能缺乏锻炼。

孩子满6个月大之后,妈妈就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宝宝学会使用杯子(如鸭嘴杯、吸管杯)喝水或喝奶了,直至学会使用直饮杯。

九、1岁半-2岁后再开始如厕训练

不少家长尤其是老辈们总认为孩子拉大小便这件事应该早早训练,这样宝宝才能早点甩掉尿布、纸尿裤,实际果真如此吗?

大部分宝宝到18-24个月大时,他的控制排泄的肌肉才发育成熟,所以提前进行如厕训练并没多大意义。

如厕训练建议至少在1岁半-2岁后再进行。宝宝一岁半以后,已经可以灵活地坐、站、走、蹲、起了,也能听懂大人的简单指令了,这时就可以开始有意识训练他自己坐盆大小便了。

那到底能不能给宝宝把屎把尿呢?

我个人的建议是:观察到宝宝有便意了,及时把一下也无可厚非,没必要为此内疚不已;稍大一些的宝宝每天出门前、睡觉前、醒来后偶尔给他把一下小便,也不是不可以;把便时宝宝拉不出来,千万别勉强更别训斥,单次把便时间最好别超过3分钟。

十、2岁前不要给孩子看电视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严格限制或完全禁止2岁以内的孩子看电视。2岁后的孩子也应该限制其看电视的时间和节目内容,这是为什么呢?

(1)影响语言发育

孩子年龄越小,越无法把一个个快速闪过的画面有效组织起来,即使他从电子产品中学到了某些语言,那也是机械的、死板的,他实际上并不懂得如何灵活运用这些语言。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经常独自看电视玩手机的孩子出现说话晚的几率明显高于很少接触这些电子产品的同龄孩子。

(2)减少想象力和创造力

电视节目或手机游戏给出了最直观的动态图像,宝宝根本不需要发挥任何想象力,也没有时间去想象和思考,他的整个“学习”过程一直是处于被动状态的。

(3)影响心智发育

经常接触电子媒体的宝宝会逐渐变成一个被动的“学习者”。有研究表明,孩子在婴幼儿期间接触电视节目或手机游戏越多,他对书本的兴趣就越低;沉迷手机电视的孩子通常更“自我”也更任性。

俏妈说:

不得不说,0-3岁对于孩子的一生来说真是太重要了。

爸爸妈妈多学习一点,也就能少走一些弯路少犯一些错。但话说回来,带娃过程中谁又没犯过错呢?

俏妞4岁多了,就算是我看了一堆育儿书写了几百篇科普文章,可细细回想起来自己犯过的错也不少呢。所以,新爸新妈们带娃时也别太紧张兮兮了,就算是事后发现自己做错了,也别过于纠结甚至自责不已了。

还是我常说的那句话:大错误别犯就行啦,孩子没我们想的那般脆弱。您说呢?

相关阅读

编辑推荐

热点关注